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7
/ 3

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陈玉清

身份证号码460022198508201517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5G基站的建设、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跌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创新基础设施七大领域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正在全球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了产业端,也重塑了商业模式。根据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要从2020年7.8%的水平上提升至2025年的10%。同时,进一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并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电网行业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是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电力行业,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design enterprises in power grid industry

CHEN Yu-q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even fields, namel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struction of 5G base stations, big data centers, industrial Internet, ultra-high voltage, charging pile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intercity high-speed road fall and urban rail transit innovation infrastructure, digital economy is rising rapidly globally, changing people's lifestyle, profoundly affecting the industrial end, and reshaping the business model.According to The State Council's 14th Five-Year Plan for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share of core industries in China's GDP will increase from 7.8% in 2020 to 10% in 2025.At the same time, further promote the industr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digital industrialization.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power grid design enterprises is no longer an option, but the only way ou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1


1

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内不少电网行业设计企业都提出了转向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公司的发展思路—以设计为基础,通过向前后两端延伸,整合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实现由提供单一电网行业服务(设计为主,EPC为辅)向提供产业链一体化的服务转变。从行业价值链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使设计企业实现了由价值链上一个“点”向整条“线”的转变。

2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1 快刀斩乱麻,快速完成转型

一些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认定EPC业务是工程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设计企业规模做大、管理提升的必经之路。

可以说,观念问题是根本。作为设计企业在电网行业拿项目年年艰难,延伸电网行业外业务及海外业务市场扩张是优选路线。根据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要从2020年7.8%的水平上提升至2025年的10%。同时,进一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并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电网行业南网电网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2022年~2023年规划投资上百亿人民币。机遇对设计企业转型需要寻找平衡。

综合分析“对于快刀斩乱麻,快速完成转型”对于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不适合。

2.2不为所动,顺其自然的转型

一些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认知EPC业务的种种风险和企业管理上的巨大差距,另认为设计业务更加稳妥。

这样看来,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在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面对重重困难。设计企业的创新、灵活反应的机制,已进入大型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非电网行业)EPC项目工程建设,并积累经验。设计企业而言,跨电网行业发展长远规划才有出路,也是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向整条“线”的转变。

因此,“不为所动,顺其自然的转型”对于设计企业是不适合。

2.3稳步推荐,有计划的转型

从市场情况“对于快刀斩乱麻,快速完成转型”和“不为所动,顺其自然的转型”来看,在转型过程中,转型成功的是寥寥无几。原先做纯设计业务的设计企业要转向做设计、采购、施工的综合性的工程公司,到底应该怎么转?这其中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导致一个企业的覆灭。

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如何选择转型升级,经分析,没有最好,选择合适是关键。设计和EPC两块业务同时、同心、同力推进,两类业务各自独立,资源投入设计混杂复合跨两类业务,管理模式同样采用两套,纯粹的设计业务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管理,对EPC业务设计专业是弱化的,由EPC项目管理主导则按照工程公司的方式进行管理。

好处:兼顾了设计业务和EPC业务的同步发展,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兼顾了两种业务的区别。

坏处:一方面平均用力会造成资源分散,可能弱化设计业务原有优势;另一方面可能造成设计业务和EPC业务的人为隔离,不利于资源整合。

存在问题及解决:

1)设计企业80%以上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结构相对单一。但是,对于工程公司而言,需要增加很多专业管理人员。管理人才结构的缺口如何补充便是摆在当前转型的设计企业面前的巨大问题。全部采用外部引进在成本和人员管理上是不现实的。此外,一些管理人员(例如计划、控制)需要非常熟悉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相关工作,也很难一下子引进合适的人员。因此,对于设计企业而言,需要考虑在传统的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通道之外,定期对老员工标准规范业务升级培训,另外,开辟项目管理类职业通道,稳妥地完成人才结构上的转变。

2)技术只是设计企业转型的开端,“国资委法治讲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加强出口管制与合规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央针对有进出口业务的央企调查约83%的企业对于标准合规是空白”,看来,转型之路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当下,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设计企业标准规范不执行,企业不定期培训宣贯企业管理制度标准,专业技术人员则反思维认为没必要性、无用性、浪费时间。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技术是开端,电网行业设计企业都提出了转向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公司的发展思路—以设计为基础,设计人员专业性须跟上大势,新体系正在形成,设计企业高度重视,从我做起规范设计和EPC两块业务设计标准合规,不仅是设计企业整体的提升,也是对于技术专业人员面对设计业务和EPC业务专业解答客户的质疑,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并提高客户的工程质量服务。

3)数字技术与电网的要素、业务、流程有机结合,重塑电网运行、管理和经营模式,并为产业链上下游、数字政府、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国网、南网利益服务,正在发展为综合能源、电力和信息服务融合的多样化服务,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愿景所在。“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已占中国GDP的三分之一。“数字中国”建设也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化市场对于设计企业商务多样化服务认知及规范标准合规是大挑战,摆在设计企业面前诸多因素。面对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商务“三无”标准,无自身标准,无遵循企业标准,无学习其他企业执行的标准。数字化转型EPC项目前期招投标文件的策划、评估、分析、执行工作做好是项目签订合同后,EPC项目执行中提高利润的关键。急需设计合理的有激励性的人力资源政策,引导部分商务人员自觉的进行职业方向的转换,同时辅之以外部引进或从内部技术人员补充商务血液,才能比较稳妥地完成人才结构上的转变。

对于设计企业而言,转型成为工程公司需要提升很多管理能力,例如项目管理能力、商务和法律能力、专业采购和分包管理能力、信息化建设和运用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摆在传统设计企业面前的新课题,需要企业像重视专业业务建设一样,安排计划并投入资源予以解决。

3 结语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趋势下,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唯有顺势而为,“稳步推荐,有计划的转型”,主动拥抱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设计单位作为传统的实体企业,实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更是势在必行,这既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综合项目管理能力、商务和法律能力、专业采购和分包管理能力、信息化建设和运用能力等引领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数字技术与综合能源、电力和信息服务融合的“数字化服务”,既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基础,又是设计企业的创新焦点,也是实现设计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支撑,必然成为电网行业的设计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参考文献

[1] 李君,邱君降,成雨.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业务综合集成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2019(8):114-119.

[2] 肖静华. 企业跨体系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适应性变革[J]. 改革,2020(4) :36-47.

[3] 李纯,张毅,李秋. 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建筑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 建筑经济,2021,42(10):54-57.

[4] 刘铮,杨华金,郑文. 传统设计院转型升级如何进行组织重构[J]. 中国勘察设计,2018(11):101-106.

[5] 李巍. 基于新建设模式下设计院转型策略研究——新动力,新赋能,新发展[J]. 建筑设计管理,2021,38(10):44-49.

[6] 关凌松. 企业管理数字化重构的认知[J]. 现代经济信息,2019(23):7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