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工程浸出技术应用要点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矿物加工工程浸出技术应用要点浅析

李宇光

142332199110262871

摘要:传统采矿技术存在生态环境容易受到破坏与污染的缺点,同时还存在危险物质容易泄露,贫矿开采效率低等特征,导致我国矿物资源被严重浪费。而浸出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分离矿物质,同时其分离成效以及分离质量都比较高,对于提升矿物价值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矿物加工工程;浸出技术;应用要点

引言:在现阶段的矿物加工工程当中,浸出技术因其优势得到广泛应用。立足于技术类别,浸出技术可以分为化学浸出以及微生物基础,其原理与应用要点,包括应用成效都存在一定不同。因此,工作人员在矿物加工工程当中,应当充分掌握浸出技术的应用要点,将矿物原料的开发工作落到实处,提升矿物应用价值。

一、微生物浸出技术的应用要点

工作人员在使用微生物浸出技术的时候,应当将浸矿细菌作为主要反应物,以真实应用为立足点,展开分析与探究。浸矿细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别,分别是常温浸矿细菌,中毒嗜热浸矿细菌,以及极端嗜热浸矿细菌[1]。通常情况下,在提取硫化矿石的时候,会更侧重微生物浸出技术,使用的浸矿细菌分别是氧化硫杆菌以及氧化苯螺旋菌。在这两种浸矿细菌当中,氧化亚铁硫杆菌的使用程度相对较高,这种浸矿细菌属于常温菌种,可以在十五摄氏度到三十七摄氏度范围内存活,最好的生长温度为三十摄氏度。伴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微生物浸出技术也得到了一定革新与优化,槽浸与堆浸进程中,本体反应结构体系出现了改变,进而衍生了更多种类的优秀浸矿细菌群体,高温菌逐渐占据了常温菌的地位。

在使用微生物浸出技术的时候,工作人员应当选择最恰当的细菌类型,并且掌握好相应的温度,借助适宜的生长温度以及生存环境,进一步强化微生物矿物浸出技术的成效以及反应效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对黄金矿、铜矿等矿物金属钝化进行抑制,进而提升浸出反应效率。

最后,不同的细菌类型存在一定区别,要求的PH酸碱度也存在差异。PH酸碱度的高低,对细菌生长情况以及氧化后的形态会产生直接影响。在高PH值环境下,浸矿细菌的沉淀形式会发生变化,因此,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浸出技术时,应当科学调控PH酸碱度,在矿石要素与浸矿细菌有效解除的前提条件下,优化矿物质浸出工作效率。

二、化学浸出技术的应用要点

(一)加强温度及时间控制、保障水浸技术应用成效

一般来说,在矿物加工工程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化学浸出技术是水浸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水热硫化浮选方式,借助热压,促使矿物中的硫元素以及硫化铜等物质产生反应,进而推动比较稳定的硫化铜矿物形成,然后将其置于热水当中,做好硫化铜的回收工作与复选工作。在使用水浸技术的时候,有关人员应当着重掌握该技术的温度,如果温度不合适,那么就会对矿物中的物质产生影响。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对矿石粒度大小进行科学控制,并且在恰当的时间,添加矿物元素,进一步加强硫化时间控制强度。但是,由于水浸技术对工作环境的标准比较高,同时也比较严苛,再加上有关人员在矿物加工工程中应用水浸技术的时候,需要产生比较高的能源消耗,所以,该技术在现阶段还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目标。

(二)优选浸出模式、提升酸浸技术应用针对性

在工业领域当中,醋浸的方式使用频率最高,一般来说,醋浸有两种常用方式,一种是在常压条件下,加压进行醋浸,一共有两种,分别是常压浸出,另一种则是单一段加压浸出。第二种是多段加压浸出。在矿物加工工程中,工作人员使用醋浸技术,主要是在分离铝硅酸盐以及硅酸盐矿石的时候,同时也会在共生矿中广泛应用。由于以往的选矿方式无法落实单一精品矿提取工作,而且提取过程以及提取操作并不规范标准,进而会导致共生矿发生停滞生产等问题。基于此,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促进技术,对矿物加工工程中的共生矿进行提取。但是,在提取过程中,要对浸出技术进行严格控制,对浸出模式进行严谨选择,借此强化促进技术的可靠性与针对性。首先,要展开浸铅富流反应,将其温度应当控制在八十五摄氏度左右,时间控制在九十分钟。在这种反应模式下,醋浸技术中的酸可以将铜钼锌氧化物溶解开来,而且硫酸盐的水溶性比较强,所以可以对金属元素的浸出反应产生优良推动作用,帮助矿物中的杂质以及矿物中的金属物质进行有效分离[2]

结束语:

在矿物加工工程当中,浸出技术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反应过程简单便捷,操作难度也比较低,不仅可以将矿物加工工程采矿下限打破,提升低品位矿石开采成效,还能将矿物加工工程中产生的有害离子回收,进一步减少该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浸出技术还能够提升贫乏矿的开采率,对矿区环境进行改良。在该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当选择最恰当的PH酸碱度以及细菌生长温度,第一时间添加营养物质,借此保障微生物浸出技术的成效与质量。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当借助菌种特性以及浸出技术使用环境,对相应过程加强控制,进而为该基础的应用提供保障,强化矿物加工效率与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黄万抚,胡运祯,黄李金鸿,曾祥荣,张天锡.超声技术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进展[J].应用化工,2020,49(12):3172-3177+3184.

[2]田康,邓燕,汤伟,张刘洪.论矿物加工工程中的浸出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