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审美与产品定位:产品外包装VI设计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大众审美与产品定位:产品外包装VI设计的策略

张小洛

上海米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030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产品外包装VI设计的策略,主要从大众审美和产品定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大众审美方面,需要注意不同消费者群体审美观念和流行趋势,选择符合目标客户群体特征的设计元素,并避免过于激进和夸张。在产品定位方面,注重传达产品属性和品牌精神,选择符合企业品牌理念的设计元素,加强品牌意识和竞争优势。在实施设计策略时,需要确定目标客户群体,保持设计元素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并持续创新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本文提供了对企业制定产品外包装VI设计策略的指导,并为营销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大众审美产品定位产品外包装VI设计

1.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外包装VI设计成为了企业在营销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外包装的吸引力和专业性,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利用VI设计提升产品品牌形象、营销效果和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目前已有诸多关于产品外包装VI设计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传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表面的设计元素选取和搭配,而缺少对于其背后的战略思维和理论探讨。因此,本文旨在从大众审美和产品定位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产品外包装VI设计的策略,以期为企业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方案提供有益的思路。

2.大众审美与VI设计

2.1消费者群体的差异

在产品外包装VI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因为不同消费者群体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消费需求,选择符合目标客户群体审美特征的设计元素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企业也需要避免过分追求激进和夸张的设计风格,以免引起消费者反感。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审美观念和消费需求是存在差异的。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通常会更喜欢时尚、个性化、新潮等元素,而中老年人则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因此,在选择设计元素时,应该根据目标客户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然后选择符合其审美特征的设计元素。在零售食品行业中,针对青少年市场,可以使用年轻化、时尚化的色彩和图案,强调独特性和创意性;而对于高端白酒市场,需要采用简约、高贵、大气的设计,突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除了符合目标客户审美特征外,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分追求激进和夸张风格。某些企业可能会倾向于使用过度激进、夸张的元素,以引起消费者注意和共鸣。但这种做法有时会让消费者感到不适和反感,从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因此,在选择设计元素时,应该坚持创新与保守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好设计的尺度和度量衡。

2.2大众流行趋势

大众审美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在时尚饰品行业中,年轻人对于丰富多彩、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感兴趣,而中老年人则更注重质感和实用性;在家居用品行业中,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于舒适、环保、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因此,企业需要紧密跟踪消费者群体的审美观念和消费需求,从而提前把握下一个流行趋势,并将其应用于VI设计中。及时了解大众的流行趋势对于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了解大众的需求和喜好,才能够进行正确的设计决策,并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流行趋势。在设计过程中,企业可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积极针对消费者喜好和流行趋势进行调研,通过大数据分析、社会媒体挖掘等手段,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灵感。在整合符合产品属性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元素时,应该注重创新和差异化。只有在其中融入自己品牌的特点和文化内涵,才能够实现独特和个性化,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3.产品定位与VI设计

产品外包装VI设计是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注重设计元素的传达效果和准确地表达商品特点,可以为消费者树立清晰、鲜明的品牌印象。同时,产品外包装VI设计也是品牌精神的展现方式之一,通过慎重选择符合企业的品牌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设计元素,并将其应用到整个设计中,能够增强品牌意识和竞争优势。

3.1产品属性的传递

在产品外包装VI设计中,产品属性形象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元素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到产品所具备的功能、特点和目标市场等因素,从而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来准确地表达商品特点。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产品,选择的设计元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例如,在食品行业中,会采用色彩鲜艳、食欲诱人的图片元素和字体,以吸引消费者;在高端手表行业,会选取精细、时尚、高贵的元素来传达出品牌的高端定位和品质保证。

3.2品牌精神的展现

除了产品属性形象的传递,产品外包装VI设计还是品牌精神的展现方式之一。企业的品牌理念和文化内涵是品牌形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也是产品外包装VI设计应该体现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选择设计元素时,要慎重考虑到企业的品牌定位、特点和文化内涵,选择合适的颜色、字体、图案等元素来准确地传递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品牌个性,增强品牌意识和竞争优势。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的设计元素“红色外加波浪线”就是紧密结合品牌名字中的文字与音响的元素,体现了其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品牌精神。

4.策略实施

4.1目标客户群体的确定

在实施产品外包装VI设计策略前,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属性特点和面向的市场需求,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精准地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其目标客户群体也会存在差异,因此企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1)在确定目标客户群体时,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因素,从而精准地定位潜在的消费群体。例如,对于美容化妆品行业,目标客户群体往往是女性,年龄在18-40岁之间,且有一定的购买力;对于高档奢侈品行业,目标客户群体则主要集中在收入较高、地位较为显赫的人群中。

(2)除了明确目标客户群体,还需要确定符合其审美特征和消费需求的设计元素。设计元素是VI设计的核心,包括颜色、形状、字体、图案等方面,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目标客户的影响和吸引力。例如,对于儿童玩具行业,设计元素应该选择可爱、华丽和色彩鲜艳的图案和形状,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对于高端珠宝行业,则应选择简约、奢华和高贵的设计元素,营造出优雅、尊贵和精致的品牌形象。

4.2元素整合的协调性

在产品外包装VI设计中,不同的设计元素之间需要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品牌形象和商品价值的传递性。因此,在实施VI设计策略时,元素整合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是需要重视的。

(1)注意设计元素之间的协调性是必要的。这些元素可能包括颜色、字体、图案、形状等品牌元素,它们应该在设计中相互配合、呼应,让整个设计看起来更加和谐、自然。例如,在食品行业中,通常会选用与产品相关的颜色和图案,如红色代表激情和活力,黄色象征温暖和欣喜,同时加上易于识别的企业LOGO,这样能够更好地维系品牌的连贯性。

(2)通过巧妙的排列和配合,让整个设计更加协调、有序、美观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设计元素应该根据其特征、意图进行布局,使得整个设计的各个部分紧密联系,清晰有序。例如,在家居用品行业中,对产品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进行合理排列和组合,使得整个外包装能够既美观又实用。

(3)重新关注设计的细节是整合元素协调性的关键。注意小细节的搭配和选取,如字体的大小、颜色、对齐,或者线条的粗细以及图案的排列方式等,在每一个环节的考究中,使设计能够更加完美。例如,在时尚衣物行业中,设计师们会花费大量时间来确定每一个标签的字体大小、样式和位置,以此追求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

在实现元素整合协调性方面,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①确立品牌整体形象和风格指引,将其应用于VI设计中;

②建立品牌视觉元素规范化体系,保证一致性;

③利用科技手段和设计工具,提升元素整合效率;

④不断进行设计创新和改进,从中寻找差异化优势。

4.3持续创新的营销策略

品牌的生命力来自于不断创新和更新,通过持续创新的营销策略,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尝试,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在整体市场中脱颖而出。营销策略中的持续创新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在产品设计上,可以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在营销渠道上,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将产品推广更广泛、更精准地投放到目标受众中;在品牌宣传上,可以不断探索更具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广告策略来增强品牌传播效果等。这些都是可以实施的创新方式,对于保持竞争优势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新产品、新渠道或新宣传策略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企业的市场定位。持续创新的营销策略需要有稳定而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在营销预算中,要适当保留一部分用于创新实践,同时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提高市场敏感度和反应速度,为企业提供创新和变革的动力。

5.结论

结合目前市场和消费趋势来制定产品外包装VI设计策略是企业提高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探讨大众审美和产品定位两个角度,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关于VI设计策略的思路和方法。企业需要在设计中注重目标客户群体的特点和消费需求,同时符合产品属性和市场需求,加强品牌意识和精神内涵的传达,才能够打造出有品质感、有个性化的VI设计,并形成良好的品牌印象,吸引并留住目标消费者。此外,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将会更多地应用到产品设计和VI设计中,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和创新的设计手段,未来的VI设计发展趋势仍有待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伟. 基于大众审美的产品外包装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8(2): 22-26.
  2. 张明. 产品定位对产品外包装VI设计的影响研究[J]. 包装技术与市场,2019(4): 14-17.
  3. 胡雁. VI设计在企业品牌形象中的应用[J]. 广告研究, 2018(5): 82-83.
  4. 王娟娟. 大众审美与VI设计策略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3): 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