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储备林建设推进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浅析国家储备林建设推进举措

张恒,  ,吴让杰

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430079

摘要:现阶段,我国在全球人工林面积以及森林资源增长方面一直在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森林资源增长,主要靠森林面积的增长,森林质量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显然,这样下去是万万不可的,必须大面积、大力度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显著提升我国的森林质量。本文章分析了浅析国家储备林建设推进举措,以期为业内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建设推进;举措

引言

国家储备林是指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和对现有林分实施抚育、改培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保障国家木材安全的重要途径和全面保护天然林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有人把国家储备林定义成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优质木材需要而培育的优质高效多功能森林,用于保护生态环境。

1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必要性

1.1解决木材需求,缓解生态安全矛盾

我国人口众多,生产生活方面木材需求量较大,导致国内木材市场需求有缺口,这一形势与保护森林资源的理念相冲突,形成了木材需求与生态安全之间的矛盾。而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可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人工木材储备基地,可提高木材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升自身木材供给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求,是维护生态安全、缓解国家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

1.2提高森林质量,体现服务功能

国家储备林建设不单是为提高森林覆盖率,更是力求培育珍稀树种与大径级用材等多功能森林,进一步提高林地综合生产力,使森林质量更加健康、优质、高效和稳定。同时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人工林木材储备,对天然林的保护起到一定的资源支持和保障作用,更利于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其服务功能如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1.3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储备林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现大面积返贫的现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的推进需要对林地和林木进行流转、收储,产生了流转和收储费,林农可直接获得该费用,也可将该费用用于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的股份购入,以此获得相应的收入。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实施带动就业,造林、抚育、采伐等需要大量劳动力,当地的林农可就近参与增加收入。

2国家储备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储备林划定以后,围绕储备林管理的统一收储、契约管理、动态监管、动用轮换、采伐利用等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滞后,地方政府对国家储备林建设的主动性不高。国家储备林在造林抚育、经营管理、采伐作业等方面与一般用材林的区别尚未明确,经营主体对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心存顾虑。在金融贷款造林方面,虽然提出全民所有的森林资源可以有偿使用但未细化政策措施,特别是国有林场的国有林地和林木要想参与PPP模式的林业政策贷款项目,需要流转或特许经营,就与现行政策相矛盾,造成大量国有林场的国有资源无法通过贷款资金提质增效。

2.2扶持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近年来,国家对林业方面的投资多用于生态建设,对作为建设林业产业主体的木材储备林直接投资很少。工程规划中明确的公益性国家扶持补助资金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优良种苗补助、营林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资金落实不到位。

2.3缺乏专业队伍,工作推进困难多

国储林建设树种繁多、建设范围广、专业知识深奥,项目收益和成本核算复杂,项目现金流测算难度大,基层队伍专业知识严重不足,项目评估和贷后管理压力巨大。尤其是在贷款担保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绿色权益类担保虽然提供了新路径,但碳汇(碳票)等新型押品因减碳排放量计量难度大、专业程度高,暂时难以在价值评估、碳票办理、质押登记等环节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

2.4科技支撑不足,项目管理难度大

国储林建设点多面广,部分实施点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林区路网尚未形成,缺乏电子化监测设备和科技手段支撑,人工核实工程难度较大。国储林建设需流转大量农户林权,不少群众“宁可丢荒,也不失地”的观念尚未改善,村集体林权边界模糊,加剧项目管理操作难度。3加强国家储备林建设的举措

3.1应制定储备林管理制度

应尽快制定并明确国家储备林在造林抚育、经营管理、采伐作业等领域管理办法;省级林草部门应积极落实推进国家出台的储备林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并出台针对PPP模式的地方性林业政策贷款项目管理办法和特许经营的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经营主体在建设储备林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

木材储备林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政策扶持非常重要。要在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制定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和鼓励政策,在土地使用、资金投入等方面向木材储备林建设工程适当倾斜,为其快速发展营造木材储备林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建立跟踪问效机制,确保政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为木材储备林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3.3引进专业人才队伍

聚焦林业信贷管理,更加注重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招录专业人才。借鉴近年社会招聘经验成果,从林业主管部门、专业领域挖掘林业林草专业人才。可探索组建林业林草专业科研组,深化行业政策分析和模式探索,开展实地调研和实地指导帮助提升基层行林业信贷业务水平。

3.4创新加大科技支撑

在国家储备林营造及后续的经营管理中,涉及林木良种、造林技术、幼林抚育及林分经营等技术措施,以及林下种植、林产品加工等相关技术。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需要推广应用先进林业科技成果,实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可探索接入国土部门森林资源管理系统、林权登记、交易中心等信息系统,依托大数据加强对国储林资源、资产和资金的跟踪监测和管理服务。加强与林草主管部门、森林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动合作和信息互通,准确掌握国家储备林采伐指标、销售渠道、货款回笼等信息,切实有效防控贷款风险。可探索利用卫星云图、配备无人机等方式,推动项目管理实现信息化、科技化,减少项目核查实地工作量,提高工作精准度,进一步保障信贷资产安全。

3.5拓宽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要做好木材储备林建设工程,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展:一是积极开发利用荒地、荒滩和沙化地资源,发展相应规模的片林。二是积极开发河渠、道路两侧绿化用地,建设木材储备林带。三是依托农田林网和大行距间作,发展间作模式的木材储备林。四是充分利用村旁、村内闲散地,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发展木材储备林。五是合理开发山区川地可利用土地,并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发展木材储备林。六是依托国有农林场土地,通过职工自建、承包、租赁、合股等方式发展木材储备林。七是加强残次林改造,在生态状况允许的前提下,通过更新改造发展木材储备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产物,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成效对提高我国森林质量、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和实现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总结大面积试点建设的不足之处,如今各地国家储备林建设正大规模兴起,相信之后随着保障制度健全、融资渠道拓宽、民众参与度增加和营林技术提高等,我国的储备林建设必将有序、稳步、健康的发展,推动林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邱小波.国家储备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2,13(08):106-109.

[2]王君.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南方农业,2020,14(18):3.

[3]张德刚,夏坤.浅析国家储备林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20(03):132-13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