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创新科学云端实验教学评一体化初探——以教科版四上《声音》单元复习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创新科学云端实验教学评一体化初探——以教科版四上《声音》单元复习为例

谢达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    322201

【摘要】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突发校园公共卫生事件不时发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带来了挑战,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学校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云端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尤其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因其操作性、过程性、互动性等特点,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展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教学创新型研究与实践,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积极使用评价结果,加强针对性的储备、更新,以期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特殊时期里保证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小学科学;云端实验教学;教学评一体化

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和特点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1],如非典疫情、新冠疫情、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诺如病毒感染等。学校是特殊的场所,具有社会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此特点有关,如传染病,社会提供了病原体的输入,学校提供了疾病传播的场所和易感人群的聚集,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易造成蔓延扩散形成暴发。

二、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现实困境

各地针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和措施并不雷同,但总体不外乎在规模较小时,组织引导涉事学生积极就医;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则涉事班级、学校就需要停课,涉事学生需要就医及隔离。在应急管理和危机处理的同时,听课不停学、涉事学生、班级、学校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当下的主流趋势。

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下的云端教学存在“放任不管,不可行;鞭长莫及,难管控;实验教学,难实施”的现实困境。

三、创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一)设计六要素

1.明确理念:使得涉事学生云端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进度、质量与现实课堂保持同步、一致。

2.把握内容:加强对学生探究实践学习的研究和指导,精心组织,加强监控,激发兴趣,组织起有效的教学活动。

3.分析学情:要充分考虑到涉事学生的身心状态与以往在现实课堂中存在较大的差异,也要充分认识到涉事学生的自主性、受监控程度、活动场所、实验器材在客观上与以往现实课堂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机制上作出相应的改变。

4.制定目标:希望学生能获得与以往在现实课堂中纵向比较相对一致的学习体验、实践参与度,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习惯,尽最大努力提高云端实验教学的。

5.选择方法:“教”——教师定制、特制微课(8~15分钟)开展云端实验教学,“学”——学生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以单元为单位完成作业。

6.评价结果:用非纸笔、操作类的作业测评云端教学中学生表现,定制作业测评及评价标准,根据目标达成,发现问题、给出反馈,做出教学调整。

图1 设计理念图

四、创新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特点,教师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再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目标为导向的多种实践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云端教与学,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同时积极合理地使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评”,也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评”,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一)评价实施方案

教师可以以单课或单元主题乃至整册大结构合理设计命题,本案例以笔者线上教学实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复习为例:

1.教师合理设计非纸笔、操作类评价命题,将命题线上通知涉事家长和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通知到位;

2.学生在规定时限内拍摄实验操作微视频、填写自评表,线上提交;

3.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微视频作出评价,并综合学生自评、家长评、师评作出综合评价。

(二)评价内容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生活中处处充满的声音产生原因、传播原理、特性等的机会,以实验教学为主。笔者通过实验测评的方式,进行401班的第一单元阶段性测评活动。

本次实验测评设置的实验是:《演奏我的小乐器》。具体实验命题和自评评分标准参考自评表评分细则:

表1:401科学第一单元《声音》测评自评表

实验

演奏我的小乐器

分值

自评

家长评

得分

扣分原因

得分

扣分原因

实验器材确认

准备1个弦乐器或弦乐器玩具;或者自制1个有2根及以上不同弦的小乐器

5分

实验过程

1.用不同的力拨弹同一根弦,将你的发现填写在记录单上。

5分

2.持续用相同或差不多的力拨弹同一根弦,将耳靠近乐器或远离乐器,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5分

3.分别拨弹粗细不同的弦,你有什么发现?

5分

4.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高的变化。

5分

5.拨弹同一根弦,再试着把它绷紧或放松后拨弹,体会声音的变化。

5分

及时记录

认真观察并及时记录实现现象或结果

5分

实验器材整理

将实验过的桌面、物品收拾整理得整洁干净

5分

总计

40

表2:401科学第一单元《声音》测评师评表

项目

演奏我的小乐器

分值

师评

得分

扣分原因

主题内容

内容合理,重点突出。

10分

实验

同学生自评表项目

40分

视频设计

设计合理,语言清晰。时长不超过 5 分钟,具备必要的讲解说明。

10分

讲解说明

讲解表达富有逻辑,层次分明,简明扼要,体现对微课的重构而不是重复,体现知识内化和个人风格

20分

创新改良

能因地制宜地对实验仪器、材料进行替代、改制、创新等。

10分

合作交流

能积极寻求家长的帮助,但不让家长包办;能与家长交流,积极吸取家长的经验和建议

10分

总计

100分

总评

以师评+自评×60%+家长评×40%计算总分,85+计为“优秀A”,70+计为“良好B”,55+计为“合格C”,55以下计为“不合格D”

(三)评价结果分析

1.实验测评的成效

本次测评总人数44人,不及格人数4人,优秀率56.81%。

2.实验测评过程中反映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1)脱离小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低下。

测评实验为课堂实验组合而成,其分实验学生均在线下课堂教学新授课时操作过,课堂中6人为一小组,每个小组均实验成功,结果准确。而在本次实验测评中,每人独立操作,步骤错误、实验记录出错、表述不完全正确或不正确等问题均有出现。

(2)纸笔成绩高,实验测评成绩低。

一部分纸笔测评得分较高的学生在本次实验测评中得分不理想。一部分学生录制的微视频中反映出自我表达展示能力的缺乏,语言缺乏逻辑性,虽然掌握了判断物体发声强弱、高低的基本的科学知识,但是科学思维能力、表达讲述能力等仍待提高。

(3)预设还应更充分,实验测评标准还应细化。

本次测评实验都是课堂教学中进行过的实验,难度不大,优秀率高,实验具体评分细则中的得分点列出较少,难将学生的考察结果差度化。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一)测评结果指导以后的课堂教学

教学和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两个重要环节,相辅相成。针对本次实验测评中反应出的脱离小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低下问题。需要在新学期时教师合理发挥主导作用,适当调整组员,确保各小组水平相对均衡,给予小组分工合作的指导,每次实验轮换组内“工作”,确保小组合作的有序高效。其他普遍或个体反映出的问题,都应尽量地给出反馈。

(二)测评结果指导教师针对性教学筹备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践行把评价活动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丰富教学评价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其针对性与实效性。尤其是要加强和储备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资源,追求能因时制宜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云端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自我学习。

参考文献

[1]姜玉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高校公共体育在线教学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6):141-146.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