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曹勇强

430922199107023957

摘要: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测量、设计、管理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学的教学范围,其中包括所有建筑施工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要求。因此,工程测量被安排为所有相关建筑专业的必修科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工程测量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与此同时,技术方法往往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更新。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强调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工程测量不断变化的需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创新人才需求的工程测量专业人才。

关键词: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1工程测量学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也比以前的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程测量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育内容也无法跟上工程测量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工程测量的市场需求,这些问题是困扰工程测量教学的根本问题。由于这些原因,学生可能对内容过时的教科书不感兴趣;落后的教学仪器和技术无法满足市场更先进的需求;缺乏健全的实习制度,实习内容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无法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充分释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专栏的表现将使学生与工程测量相关的基础知识薄弱,使基于薄弱基础知识讨论创新变得更加困难,最终导致在后期实际工作中缺乏应用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和专业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工程测量学教学,改变上述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2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2.1工程测量创新能力内涵和方法研究

以本科生导师制全程指导为保障,实施专业导师制教学管理,旨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优化培养效果。我校实行本科-高级专业导师制,即在大一和大二为学生提供班制导师。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介绍自己的专业,指导他们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提供专业导师,采用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方法。一般情况下,8-15名学生(学生组)配备一名专业导师。专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学期不少于8次或16学时,由学生团体集体指导。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智慧、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运用全面性、超越性、开放性、主体性、实践性、差异性的培养方法,挖掘和培养个体创新能力,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

2.2工程测量科技创新基地构建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和经费,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物质保障。

一是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费逐年增加,特别是确保教学建设和改革经费、学生人均实习教学经费、实习基地建设费逐年增加。鼓励和支持国家和省级相关项目的申报,积极寻求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制定创新实验班管理办法,规范创新实验班的管理,确保创新实验班学生培养质量。鼓励各专业根据发展需求建立创新实验班,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探索拔尖创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工协同教育,培养人工智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打造“理论学习+项目实践+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平台。2017年,制定《闽江学院系(院)创新创业中心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成立闽江学院大学生创客咖啡空间。从2021级开始,对新生入学即进行创新实验班招生选拔,确保创新实验班的系统培养,扎实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充分利用建设资金,提高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水平和办学能力。

其次,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就业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优化五大平台课程结构,强化模块化课程设置,逐步量化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持。实施企业、行业、用人单位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提高课程设置与行业实际相匹配。各专业与企业共建了3门以上课程。开设不低于总学分35%的生产性实习课程,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强调实践课程的适用性,使实践课程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整合课程证书,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第三,以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了实验教学的总体设计。实验项目分为三类:基础训练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

基础训练型和综合设计型旨在使学生全面应用工程测量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测量问题;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测量技术问题;具备正确处理和利用相关测量数据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为本专业工作服务,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要求包括:了解和理解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熟悉各类典型工程的测量技术设计、测量组织实施和测量管理,掌握工程测量的主要技术和方法,重点了解规划设计、施工工程建设的运营管理阶段;掌握工程大地控制网模拟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连接导线的设计、模拟计算、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将仿真结果与角点网络进行比较,识别连接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加深对控制网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理解;掌握基于观测值可靠性理论的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工程要求独立布设控制网并进行内部设计和计算;掌握控制网建立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测量放样的基本方法,灵活掌握各种具体工程施工放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具体工程施工中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

2.3工程测量科研创新团队构建

2018年,我校成立了“闽江学院创新创业研究中心”,旨在团结创新创业创造领域的实践者和理论家,致力于打造创新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新智库,提供思想支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旨在协调创新创业创造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研究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建创新创业创造全过程研究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分级分类的创新创业孵化实践平台;旨在拓宽创新创业创造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渠道,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研究机构的互动与交流,研究和跟踪国内外高校的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前沿。(1)研究方向:创新创业创造教育课程、创新培训体系平台、创业模式与竞赛、区域经济与地方产业。(2)科研特色:激发各类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创造组织的活力,加强学科、双创竞赛和学术科技活动的统筹规划和管理,组织系统、,科学本地化的实践创新课程体系,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打造专制、,专业以专家为基础的“三师”(理论、实践、创业)教学团队,致力于打造师生协同、产教融合、校企双赢的创新创业创建生态系统。

2018年,我校成立闽江学院创新创业导师库,成立闽江大学大学生创新方法研究会,举办“第二课堂”、“名师论坛”、“重点项目校竞赛训练营”、“员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等系列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测绘创新发展大赛、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全国高校测绘科技论文大赛等,组建了以创业导师为核心的学生型科技创新团队,完善了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的人才选拔机制,根据学生自身优势和兴趣,制定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人才选拔标准。

结束语

在工程测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现代测绘技术、科技信息技术为基本教学手段,以市场发展规律为指导,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技能人才。此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脑力,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充分满足社会和企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人工智能+”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大学生创新项目导师团队建设.赖双双;段炼;龙嘉露;廖超明;陆汝成;胡宝清.教育教学论坛,2020

[2] 导师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陈娟.教育教学论坛,2019

[3] 测绘工程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实施与效果分析.花向红;邹进贵;汪志明;向东.测绘地理信息,2019

[4] 测绘工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研究与实践.花向红;邹进贵;王中全;汪志明;向东.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