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张刚

32030519810101271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均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加。同时人们除了功能性之外,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也有了极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最为主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关键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涉及到的工艺和技术非常复杂的。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会受到人为、地质、设备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安全风险,一旦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无法进行管控,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成本。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施工应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因素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虽然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渐上升,建筑行业的安全问题依然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安全成为施工单位迫在眉睫的事情。安全管理作为现场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为此,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建筑施工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基于此,施工单位才能顺畅完成整个施工过程。这不仅有助于保证施工单位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还能提高施工单位在行业内的口碑。确保施工单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自身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工作必须从加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均已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并通过该机构对施工安全进行全面的监管。但是一些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将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上。只进行简单的安全施工方案的制订,责任书的签订和安全管理表格的填写等工作,对于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位。致使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和疏忽,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同时还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在面对着安全与成本投入的选择时,认为安全管理投资会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导致利润下降。从意识上忽略了施工安全对工程整体的影响。

1.2安全检查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及时开展现场检查工作,一方面,可以给予施工人员以警惕,让其做好安全防护;另一方面,可以对现场施工潜存的安全隐患予以挖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由于施工工作极为繁杂,这就给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工作难度。需要管理人员从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保证施工安全。由此可见,在检查工作开展中,其主体就是安全管理人员,而安全检查不到位更取决于安全管理人员。鉴于粗放式管理是当代建筑施工管理特征之一,很多施工单位受到粗放式管理的影响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审查力度不够,导致安全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时出现不专业、工作懈怠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就会导致安全检查不到位,对于施工现场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这样一来,小问题也会酿成大问题,进而形成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害人害己。积少成多,大部分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件都是基于检查不到位引起的。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做好安全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在监督检查工作中,施工单位要做到以下几点。施工单位要做好人员培训,将安全意识渗透到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之中。借此,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提高警惕。与此同时,还要将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并告知其危害性,进而让施工人员多加注意。先做好施工人员的心理建设,是监督检查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只有施工人员予以高度配合,监督检查工作才能高效开展。提高常规检查力度,保证常规检查更到位、更彻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规检查包含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如是否穿戴齐全防护服、是否合理设置安全警示牌等等。安全管理人员要对这些小事情进行认真检查,并将其中的问题及时的改正,确保施工环境安全。其强化对施工过程的巡查。管理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巡查,并将一些潜在问题进行记录。在后续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就可以针对自己记录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应对措施,并告知施工人员予以执行,确保施工安全。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开展,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把控,进而将安全问题彻底解决。监督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予以重视,并将监督检查工作彻底展开。从实际施工现场出发,作出具有针对性的判断和分析,完成因地制宜的安全管理工作。

2.2做好前期工作,实现风险管控

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首先就应该提前的对准备工作进行开展,对工程施工现场可能会存在的一些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对规避和排查的策略进行良好的运用。这样就能够让整个施工环境都得到良好的优化,让工程的建设效果和质量得到持续的增强。在这其中,应该对安全风险预防的方法进行良好的应用,让前期准备工作变得更加充分。应该真正的做到施工现场的合理和科学规划,对组织安排工作进行开展。在夺标之后,在具体的施工生产前应该全面的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单位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科学的运算来制定出形成书面的、完整的安排书和规划书,对于其中的责任应该落实到人头上。对于在工程施工中由于外界自然条件可能会导致的施工暂停的情况,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策略的应对。应该对专业监管小组进行成立来对风险进行合理安排,让监管力度得到加大,有效的解决传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监管的漏洞和盲区。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中的人、物品和机械等进行良好的管理,保障这些物品都可以处在安全状态下。在监管中及时的排查安全风险及隐患,做好及时的上报,对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效的防范和纠正。应该根据工程实施情况来对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进行制定,减少施工中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从而真正的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3深化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理念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从规划到实施都是由多方面共同努力而实现的,对于施工安全的管理也不能仅仅依靠施工单位。能否切实高效地实施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还需要全体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建设、施工、监理、分包以及材料供应单位等均要根据自身的工作,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各司其职,相互沟通,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做出贡献。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其安全管理工作将会涉及到各个不同的方面。因此要确保建筑项目的施工安全,要做到全体成员、各部门参与,并做好交流和协调。如果所有人员、部门、参与单位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都注重安全,并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才能实现安全施工的终极目的。

结语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现场的安全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管控策略进行运用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能够更好的保障项目完工、预防安全事故、提升企业实力,让工程获取到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这其中,主要可以通过做好前期工作、深化安全意识、注重物品管理、做好部门协调、设置应急预案、善用风险转移。让风险管控得到真正的实现和达成,真正的让管控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够达到预期。

参考文献

[1]杜伟,鲁亚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0:248-250.

[2]韩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21,7: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