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4
/ 2

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吕飞

新疆喀什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摘要: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下降,课堂的教学效率差。同样的教学标准,有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很容易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因此,下文对初中体育的差异性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差异化教学是指在教育体系中,教育者根据学生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所组织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特殊才能迅速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几千年前,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对现代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要清晰地看到,因材施教主要针对个别教育,强调的是“教为中心”。对于班级教育教学而言,教要为学服务。差异化教学则强调以“学为中心”,在混合能力班级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差异性教学的重要性

促进初中生全面成长。在初中体育课程活动中运用差异性教学,能够促进初中生全面成长。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兴趣爱好都不同,如果采用统一的体育教学方案、标准开展体育活动,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体育教学进度。只有利用差异性教学开展体育课程活动,才能促进初中生全面成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运动需求。在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体育项目活动,男生比较喜欢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而女生更喜欢氇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通过差异性体育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体育运动优势、特长,锻炼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全面成长、发展。

2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部分体育教师仍然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对学生发号施令,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整个体育课堂枯燥沉闷,学生找不到参与活动的乐趣,师生之间也产生了隔阂。在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按照教师预设的方案进行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整体发展。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的时候没有参考学生的意见,学生不愿意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每次体育活动的时候班级都如同一盘散沙,有的学生非常积极,有的学生在一旁观看,不符合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

3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3.1与时俱进,树立差异化教学观念

教师秉承的教学观念集中体现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以及对差异化教学理论的认知。一直以来,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初中体育教师常常束缚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按照班级中多体育生的学习需求,采用“统一授课”的模式进行,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鉴于此,在开展差异化教学之前,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改进和优化传统的教学观念。具体来说,教师应加强对体育新课程标准、差异化教学理论的研究,在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关注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设计出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使得所有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体育训练中有所成长和发展。

3.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安排教学任务

要想展示初中体育课程差异性教学活动的优势,教师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掌握更多体育运用技能、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习惯。一方面,教师要科学制订体育教学目标,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标准、目标,让学生通过体育训练活动感知存在感、成就感、荣誉感。另一方面,因为学生是持续进步、不断变化的,教师要定期为学生重新划差异化次,以此激励学生进步、发展、提升,之后重新为学生设定教学任务,营造励志的体育训练氛围,激励学生不断勇于挑战自己,掌握更多体育运动技能、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

3.3教学方式差异化,因材施教

在自身差异的影响下,初中生的体育基础截然不同,使其学习能力不尽相同。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异的基础上的,因此要想使差异化教学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调整教学方式,落实因材施教。对此,教师需要分别探究基础组、发展组、强化组内初中生的体育素养差异特点,研讨趣味教学、针对性教学、探究自主型学习特点,将其与学生差异及特点一一匹配。

3.4着眼于学生的弱点,给予针对性指导

开展差异化、分类教学应该把教学目标、评价指标、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指导等方面视为重要的对策,由于差异化、分类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育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此教师更要着眼于体质偏差、兴趣较弱、机体失调的学生,给予他们科学、有效的训练意见。例如,学生在学习篮球课有关“三步上篮”的内容时,往往失败的情况多种多样:有的学生步伐混乱,有的学生则投篮缺乏精准性,教师面对多种情况就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步伐混乱,就要重视传授调整步伐的方法,指导学生结合呼吸和手部动作等完成投篮;如果投篮缺乏精准度,就要重视传授如何精准投篮,鼓励学生反复练习,找到手感,提高投中率。每位学生的学习弱点都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给予个体针对性的辅导,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技能。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教师应当依据这种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保持同步,促使差异化、分类教学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3.5依循教学实际,推行差异化评价

目前,初中体育教育评价没有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虽然各个班级都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但大多是统一的,比如肺活量、体重指数等指标,这些指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为此,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实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从个体体育基础、身体条件、体育参与状况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根据初中生体质和基本素质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以真实地体现两者的竞技水平,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来促进学生的体育参与;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侧重全面,从体育活动的参与状况到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一些初中生的体育活动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体育成效并不明显,有些参加活动虽然参与的人数较小,但是参与得法、符合身体状况,反倒可以获得一些成果,所以要客观地评价他们的体育参与状况,就需要制定出一个不同的参与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为满足体育学科素养和新课改的要求,尊重班级中不同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体育素质、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特点等,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所有学生均可获得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瞿红梅.应用差异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1(4):69.

[2]何韡.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70.

[3]马泽华.差异化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3):138.

[4]郝连涛.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解析[J].中华少年,2022(2):166.

[5]张建东.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