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科技活动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科学经验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通过科技活动帮助幼儿主动建构科学经验的策略探究

季芊扦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科学素养,更好的获得知识内容,建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游戏中科技活动充满着趣味性,满足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征,在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幼儿主动的对活动环节、问题展开探索,能够加强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主动的思考一些科学现象和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究能力。本文结合幼儿园的科技活动,对幼儿经验主动构建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科学经验;主动构建;支持策略

引言:在幼儿园科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能力,是游戏活动的重点目标之一。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引导儿童大胆的探索问题和现象,通过自己的能力,构建丰富的学习经验,感受科技活动的乐趣,形成独立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促进身心各方面能力的健康成长。

一、帮助幼儿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引导激发主动探索的兴趣

科技活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尤其是幼儿阶段的课程活动,围绕着身边的生活环境展开,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幼儿形成主动探索的兴趣,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活动展开的时候,让他们主动去摸一摸、看一看,引导其发现其蕴含的现象和道理,激发自主研究的兴趣,或者使用疑问讨论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心理活动环境,感受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如在展开科技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孩子们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们下雨的时候,云朵是灰色的,而晴天的时候云朵是白色的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全班同学展开讨论,并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简单的操作。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儿童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外界环境带动内心想法,激发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1]

(二)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

科技活动和其他领域的活动有很大的区别,活动的展开需要幼儿进行展开实验,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大部分的科技活动,都是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如“光线、植物、天气、空间”等内容,都是源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展开的教学。在进行课程活动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学习全新的知识内容,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构建高质量的课程活动[2]

如在进行活动的时候,部分幼儿会产生拘谨的心理,不敢动手尝试,教师便可以加强引导,使用鼓励的话语,引导儿童展开实验活动。如“你手工作业做得好细致,这种简单的小实验,老师相信你也能做得很好~!”使用这样包容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活动欲望,展开知识内容的主动构建。

二、加强材料投放,提供材料基础

在科技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受到多方面能力的限制,活动材料都是半成品的状态。科技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也是他们验证一些科学现象、原理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要做好材料投放的工作,保证基础材料的数量多且有效,有一定的操作性,能够满足幼儿的实验需求,延长活动热情,做好保障工作[3]

如在进行科技活动《神奇的空气》时,教师要做好材料的投放工作。如打气筒、气球、扇子、降落伞等材料,让幼儿感受空气的神奇,通过自主操作,体验不同状态下的空气变化,如扇子扇风时的感受;降落伞在空中慢慢的降落;气球在空气的作用下一点点鼓起来等。这样的实验方式,能够有效的加强孩子们的能力,利用实验材料,感受活动的趣味性,加强他们的感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达成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探索过程,加强情感体验

(一)引导幼儿主动探索问题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想法,面对不同的事物也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将孩子们的感受放在第一位,鼓励他们大胆的展开想象和质疑,对一些现象展开探索和研究,让儿童主动构建学习经验,更好的深入到学习内容中,建立浓厚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形成科学探究精神,保证课程探索的有效性[4]

如在展开科技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设定一个“小小问题箱”,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利用文字、绘画、手工等形式,说出自己的疑问,并将问题投放在问题箱中。这种学习方式既尊重了幼儿的兴趣,还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天性,在后续的科技活动中,便可以围绕着他们的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加强儿童的情感体验,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困惑,建立主动学习的习惯,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

(二)利用合作教学保证教学效果

大部分的科技活动内容丰富,需要展开团队活动,通过集体的力量获得实验成果。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展开合作教学,让不同的小朋友相互沟通,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和同伴分享实验的现象。这种合作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建立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幼儿自主构建经验的能力。

如在进行科技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鼓励他们和同伴展开沟通和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在展开实验的时候,教师不要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活动,注重观察,非意外或特殊情况,不去强行干涉幼儿的想法,保证合作实验的有效性。其次,还可以展开师幼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孩子们共同使用科学记录表,将问题、过程、结果、验证方式进行记录,对比猜测和实验的结果是否一致,分析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的原因,提升幼儿的归纳、总结能力,丰富科学经验,建立良好的素养,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科技活动中幼儿经验主动建构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幼儿是发展中的人,幼儿期是能力发展的高峰期,在学习活动中,应当充分展示学生们的地位,引导其主动的对知识内容展开探索。作为幼儿教师,应当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结合科技活动的环节,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积极的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构建高质量的活动,达成理想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翁璐.浅谈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求知导刊,2020(44):79-80.

[2]张静.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科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30-31.

[3]李玉杰.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9(18):83-84.

[4]王郡熙.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J].才智,2019(2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