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心理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浅析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心理因素

顾西凤

北流市审计局  537400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表面上审事、审物,实际上是审人,归根到底是审人性。运用心理学效能知识可以更快更准识别问题,提高审计效率。本文通过对审计中出现的心理误区导致的审计失败风险,来寻找获取审计效率和成效的新突破。

关键字:审计心理 职业判断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一、前言

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法定的形式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审计实践。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审计机关法定职责之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人,评价的是人而非单位等法人,这种审计方式意味着审计与人更为紧密联系起来。

二、研究心理误区对审计风险的重要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来源是复杂多样的。首先,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多是在单位具有一定决策权的领导人员,审计对象较为敏感复杂,审计路径是从事及权再到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通过财务、内控等资料去了解被审查领导干部对的决策,从而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的审计类型。另外,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经济责任审计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但是相关的具体工作依然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去实施。因此探讨一下审计人员作为审计主体在审计时的心理影响审计成效很有必要。

三、分析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审计主体心理误区

审计主体是指在审计活动中主动实施审计行为的机构。审计机构是由若干审计人员组成的群体。审计人员的感知、动机、注意力、情绪、态度能力职业心理等因素会影响审计主体心理。

常见的心理误区:

(一)自傲和自卑的误区。审计人员往往有一种优越心理,仿佛主动权就在手上,可以高高在上对被审计单位指指点点,命令式要求提供资料,这种心理只会让被审计单位敬而远之;反之就是得罪人,害怕被社会关系孤立的自卑心理。当遇到对被审计单位处罚或者退款时,同情被审计单位,从而错失正确的判断,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判断失误的风险。

(二)跟风性误区。当某种隐形违规在被审计单位各年度大量出现时,不止一个单位其他各个单位也同样出现擦边球式违规时,当经过巡视、巡察也不列为问题时,审计很容易被前者影响判断。审计人员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应该坚持自身的独立性。

(三)人情误区。与西方社会所存在的公平法则需求法则不同,中国上下五千年讲究的是有恩报恩。在这种关系网中,构成社会关系的双方均以来而不往非礼也作为社会准则来维系双方的关系。审计人员和被审单位会有必要的工作上的沟通,和必要的人际交往,被审计单位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提供这种便利,而被审计单位与审计主体的地位关系必然会导致其利用趋同效应达到自利的目的。再进一步通过宴请、恩庇、裙带关系形成人情关系,由于审计工作中有四严禁八不准工作纪律,明确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礼品礼金,宴请、娱乐、旅游等安排。因此审计中出现的人情往来表现得更为隐蔽。

(四)态度误区。当审计人员缺乏心理技能,既不了解自身所处的误区,也不能理解被审计单位的态度,轻者很难开展工作,对方迟迟不提供资料,重者误入被审计单位的圈套。被审计单位的心理常有忧虑、恐惧、侥幸、逆反、抗拒、防范、积极等心理。有些被审计单位表现得很忧虑、恐惧,其实是非常担心舞弊行为被发现,表现在外的肢体语言为:比如参加某种贵重物盘点时,监管人员声音、手都发抖等;侥幸心理是明知自己舞弊,侥幸认为审计不出问题,介绍情况时遮遮掩掩,有所保留,企图蒙混过关;有的表现为抗拒、逆反、防范心理,其实反映其对审计工作不理解,不配合,迟迟不提供资料都是舞弊审计的消极态度;有的表现为积极热情,容易被认为该单位工作坦荡,无舞弊行为,但是存在管理层舞弊的情况下,这些积极热情往往是迷惑审计人员的招数。有心理自知敏感的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观察审计客体的行为、表情、语言等方面发现线索。

四、如何破解各个误区困局

(一)考察国家审计人员时要偏向综合能力的人才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会做很多工作。比如在基本的账项审计中用到财务和计算机的知识技能,在获取证据过程中要用到心理学沟通技能。若仅仅靠后天继续教育会严重降低审计效果和效率。更何况个别精专财务的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并不适合审计工作,因为无法调转审计思维来进行审计。因此,在选用人才时要注重除了财务、审计、计算机专业外,其他比如心理学专业的综合素质的考察。

(二)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应将舞弊风险考虑贯穿整个审计过程,一旦发现蛛丝马迹要做到一查到底。可以想象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阻碍,比如会有黑势力保护恐吓等巨大的心理压力,及种种棘手的问题出现。在日常工作中,审计人员要不断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及时对自身不良心理状况进行疏导,以便应对更为复杂的审计工作。

(三)合理运用心理效应

我国是一个人情关系对经济关系影响深远的国家。利用好人情关系心理效应可以高效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反之被人情关系效应利用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导致经济责任审计作出错误职业判断的风险。审计人员应该利用人情效应在审计初期进行有效沟通,打消被审计单位顾虑,让被审计单位明白,审计是一种帮助而不是一种威胁。在取证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把复印的资料做到详尽,获得对方认可。在涉及谈话时,要注意谈话的环境选择,谈话对象的选择,适当使用遗忘效应重新问一次或者分别问不同的对象,单独问来寻找问题矛盾点,发现问题,提高审计效率。在整改后期,面对整改难度大,尤其是可以整改而又不整改的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以恐吓方式解决,而是摆法规,讲上级检查资料压力,一次不行两次三次,慢慢攻破其心理防线,达到整改成效。

(四)改变审计人员绩效机制,提高薪资待遇激发审计人员的审计动机

心理学上需求理论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理论认为行为发生是由动机决定的。一个无欲无求的审计师和一个力争上游的审计师相比,肯定后者更有胜任力;一个自我需求满足层次高的审计师比一个满足层次低的审计师更有能力抵御各种人情诱惑,降低审计失败风险。所以改变审计人员的绩效机制,提高薪资待遇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需求层次,将自我实现作为追求目标,为更好地实现国家审计目标服务。

五、结语

审计职业判断对审计工作而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审计技术持续更新,日趋完善。而被审计单位的舞弊手段也会花样百出。审计人员则要时刻保持清醒,保持实质性独立的职业判断精神,凭借越发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重点审计领域和关键审计事项做到有的放矢。为此,审计人员为提高职业判断能力,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心理认知水平及专业判断能力,从而帮助审计人员提供正确的审计结论,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张小凤.经济责任审计反腐作用研究[J].财会通讯,2014(34):68-47.

[2]史爱珍.试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J].中国内部审计,2013(06):86-87.

[3]陈伯屹.基于审计心理学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商.2015(15):139.

[4]王会金.审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及发展趋势[M].审计与经济研究期刊,2011.9-15.3.

[5]黄加敏.心理分析在审计全过程的运用[J].审计月刊.2016(07):18-20

[6]景玲.浅析审计职业判断[J].财会学习.2018(16):132.

[7]郑先弘.职业判断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N].中国会计报.2018-03-30(3).

[8]洪红.浅谈如何加强乡镇内部审计监督--”监审合一”模式初探.中国集体经济,2013,(25):6-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