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浅谈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何佳怡

博阳设计院(广东)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日常进行游戏活动,亲近自然的重要空间场所之一。随着自然教育理念的发展更新,如何更好地为儿童身营造更优质的连接和体验自然的活动空间,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成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探讨自然教育理念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从自然教育的角度,分析和总结出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自然教育理念;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1.前言

热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探索世界,获得成长的能力,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于社交的需求,以及心灵的慰藉。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孩子日常游戏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但有各种游戏设施,还有各种自然元素,是儿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体验自然的媒介和载体。但是由于城市化、环境污染、以及来自网络、电视等虚拟世界影响,大部分的儿童在生活中生对自然的认知和体验缺失严重,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各种问题。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在儿童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中,融入自然教育的理念,满足儿童的快乐和安全需求,并有效地培养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自然教育理念

自然教育从学科分类上应属于环境教育的范畴,在西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对自然的探究和学习。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教育就应该顺应人类的自然天性,在认知自然的过程中,理解自己和我们的社会关系”;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也认为自然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非常重要,应鼓励孩子在自然中学习,并运用于生活。如今国内关于自然教育的定义有多种的表述方式,最基本的理解就是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学习,建立与自然的联系,从而形成爱护自然及保护自然的意识形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

  1.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现状

近年来,自然教育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在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方面,融入自然教育理念的实践和尝试也呈现增长的现象。但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一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结构单一,分区混乱,无明确的活动路线或安排不合理;(2)设施单调,缺少创意和互动性,而且有时候儿童游戏设施会和成年人的健身器材混合设置,没能很好地满足各年龄需求;(3)对儿童心理感知的自然教育需求有所忽略,自然要素较少,对植物设计也不够重视,同时缺少丰富的自然感官体验;(4)过度采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设施,同质化问题明显,缺少主题和特色;(5)部分细节设计对儿童不够友好,存在安全隐患,(6)空间塑造过于注重视觉效果,脱离实际需求;(7)过度关注经济效益,材料质量差,未能满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虽然面临着种种的问题,但从一些比较优秀的案例中,依然能看到很多有益的探索、实践和尝试。如安吉桃花源的鲸奇谷,其项目本身就置身于山野的自然环境之中,设计结合山体、树林、水池、放大微小动物的家以及各种设施等,给小朋友搭建起和自然连接的桥梁,这也给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带来新的启发。

4.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4.1功能需求

自然教育的内容多是围绕自然界的事物、现象以及演变的过程来展开的,涉及到意识、知识、态度、技能、行动等目标层次。其过程包含四个环节,即“走进自然—认知自然—探究自然— 回归自然”。实现的途径常常结合自然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笔记、自然游戏等,融合了科学、艺术、数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多学科手段。因此,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儿童活动空间,需要为这些内容和活动提供合适的环境场所、配套设施和景观要素,以满足孩子们实现参与亲近自然、科普认知、感观体验、户外课堂、自然探索、游戏化学习等一系列自然教育活动需求。在功能分区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内容该如何的安排与布置,并做好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流线设计和衔接。

4.2设计策略

4.2.1结合自然的适度设计策略

自然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亲近自然,那么基于自然教育理念设计首先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儿童活动场地的选址,要尽量选择在自然资源、自然要素较为优质良好的地方,并且要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场地的自然优势进行空间与景观设计。如果不具备较佳的自然环境条件,设计也要从修复自然、学习自然、模拟自然的角度,结合实际对现状进行适度设计,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为儿童走进自然,参与自然教育活动提供物质和环境基础。

4.2.2科普认知与五感体验策略

自然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认知自然,那如何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自然科普知识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设计内容。人们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机能从外部环境获得信息,经大脑处理后,形成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儿童对这种五感认知更为敏感。所以,在进行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时,在开展自然科普知识解说与传达的内容中,可以将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五感体验与景观元素和设施相融合,营造多感官体验活动环境,在丰富儿童的感官体验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感知能力去了解和认识自然。例如,设计时可以考虑儿童的视觉偏好,采用一些夸张手法,打造一些新颖、有趣味性、能引发童儿好奇心的景观形象和景观空间。在声音感知方面,在利用原有自然环境中的声音资源外,还可以适度的设置一些能带来听觉感受的景观元素和科普互动设施,如流水景观、模拟自然界动物声音的互动装置、或者是一些引导儿童寻找声音之源的小设计等。在触觉方面,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质组合,特别是选用一些更自然的材料、如石头、木材、泥土、细沙、碎石、树皮等,让儿童用身体在探索触摸的过程中感受到粗糙、柔软、光滑、细腻、冰冷、温热等多种外部环境刺,增加自然认知的体验和学习,而不再是单纯传统知识的灌输。在嗅觉和味觉上的感知上可以借用来自植物的芬芳、果实的味道进行设计。

4.2.3游戏化与情景化策略

儿童参与到游戏中的内在动机和游戏的目标就是让原本缺乏乐趣的事物变得有趣。游戏化设计就是要能够让参与者完全沉浸其中,并获得愉悦地体验。自然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通过增进参与者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关系,更高层次地激发出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并且产生“让喜悦之情弥漫心间”的感受。研究也表明认知和学习是具有“情境性”的,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产生的情绪、感官体验会和认知所在的空间场景一起打包存储在记忆中。所以可以采用将游戏化和自然情景化结合的策略,一旦参与者在所设计的游戏化情景中获得良好的情感共鸣和体验,便能获得积极的效果。比如将情境化自然体验植入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松塔乐园,就是以自然松塔为灵感,加入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和浸入式情境再现,打造出极具参入感和互动性的自然探索空间。

5.结语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从相关理论和案例中总结出一些设计的策略和启示,期待更多的相关研究,为推动自然教育和儿童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发展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小兵.自然教育理念下的森林公园儿童活动区景观设计[J]. 现代园艺, 2021,44(18):96-97.

[2] 陈洋平,王淮梁.儿童自然教育主题乐园的景观设计研究——以周庄绿乐园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2):38-40.

[3] 闫淑君,曹辉 .城市公园的自然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J].中国园林,2018,34(5):48-51.

[4] 理查德·洛夫.王西敏,译.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