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乡村振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乡村振兴

潘罗婷

广西智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530201

摘要:种类繁杂且数据体量浩大是数字经济综合体系最基本的特征,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再满足对这类数据进行获取、管理以及处理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数字经济还具备数据处理快速、优越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等主要特征。因此,在国家振兴乡村的宏观背景下,发展数字经济需要紧紧依托信息技术基础。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能够对数据来源进行更加深度的探索和挖掘,对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和相关性进行深刻分析,进而提炼出最有效的信息,服务于乡村重要的发展决策。总而言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并运用于建设乡村振兴工作中,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经济效益快速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乡村振兴

引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在传统行业应用的领域和应用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得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大数据技术已成为广大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术,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的存储和处理。相对于城市建设而言,乡村建设在数字化发展和数字产品的普及上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要想切实推动乡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应当充分发展数字经济。

一、数字经济下大数据发展概况

能够在庞杂的数据系统中及时准确挖掘出有效信息,并分析出数据间的相关性,将数据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大数据信息的基本职能。“互联网+”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常态,大数据技术因此也成为一种主流的、被广泛使用的高科技技术。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因此为了获取核心竞争优势,各个行业都应该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尽快提升自己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能力、充分运用其优势,大力建设大数据平台,并对其个性化发展方向进行深度探索。大数据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数字化的监管下,确保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目前,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都基于数字经济的支持下,利用编程系统对数字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管控。从我国目前乡村振兴和发展的现状来看,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一方面能够让乡村建设自动化机能更加完善,同时也能实现数据信息的智能化。

二、我国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被正式提出,并作为国家发展目标是在党的第十九大会议上。数字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因此充分发展并利用数字经济能够提升乡村资源的使用效率,稳步推动乡村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落地。发展数字经济,在推翻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也提供了农业生态发展新方向,能够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工作的结果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整体的经济水平持续上升、国内的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的背景下,国内的整体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全面提升。其中工业行业的发展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巨大贡献,但发展有利必有弊,工业行业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破坏,产生的工业废料如果不经处理就排放到河流中,会严重污染水资源,除此之外,农民如果对农药污染的认知水平不够,直接将农药残渣排放到水中,也会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污染程度。

三、数字经济下推动乡村振兴的策略

(一)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向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为了更快适应这种转变形式,各级政府也积极投入到行政法治建设和财政改革建设等领域,作为推动中国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工作任务。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城乡之间的差异化值达到巅峰。自此社会主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之后,振兴乡村建设工作逐渐受到政府的广泛关注,要想实现社会的平衡稳定发展,振兴乡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是我国对农村饮用水资源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言,大部分农村的蓄水标准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因此,为了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不存在质量问题,国家进一步细化了农村饮用水的各项指标数值,包括PH值、细菌含量等。但大多数偏远山区的饮用水资源质量不佳和国家标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微生物含量严重超标。为有效推动城乡建设进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应当作为目前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重点且紧急的工作之一。

(二)科学利用数字经济,提高居民思想观念

要想实现城乡发展平衡,从根本上降低二者之间的发展差异值,首先要求相关政府单位对自身固有的工作思维进行转变,从意识上提高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新的时代发展需求下,不仅要求城市建设工作人员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创新意识,也应当不断强化乡村建设工作人员的基本服务意识和创新发展意识,鞭策鼓励其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发展工作当中去,系统规范管理医疗服务建设和社区开发工作。

在科学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对目前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启发并积极引导乡村振兴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的同时,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从整体上提升乡村建设工作的可执行性。在合理配置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的基础上,对其职责和权属进行明确区分,避免出现管理交叉或者管理空白区域。同时应当结合乡村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建设发展统筹部门,加大对农村自然资源的保护程度,合理规范各项资源的使用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

农村管理机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机制进行合理分配并有效协调各机制间的职责。因此,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农村管理机制的设置以及合理运行。因此,推动乡村建设发展进程,首先应当制定详细且严密的工作执行计划,将质量安全作为乡村建设工程的第一重要原则,同时对其进行合理的监控和预测,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乡村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搭建数字销售渠道,提高乡村产品流通

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深化和运用,线上销售的渠道也从各类购物软件拓宽到各项社交软件中,网销模式由淘宝等转移至微商就是很好的印证。尤其近年来,“直播带货”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主流销售渠道,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更加多元化的销售模式也会逐渐出现。因此,要想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进程,应当积极拓宽各农副产品的销售路径,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推广和营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的有力保障。政府应当重视对媒体网络的应用,在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同时也能奠定乡村振兴工作的良好基础。

结语

综上,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数字经济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要想从整体上提升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进程以及发展质量,就应该科学有效使用数字经济,利用数字经济开辟出一条乡村振兴建设的新路径,实现城乡发展平衡,缩短城乡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小龙.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21(07):10-13.

[2]]刘骄剑.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大动力[J].网信军民融合,202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