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分析

许兴华

博兴县融媒体中心    256500

摘要:如今,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势必要积极参与,科学谋划,认识到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明晰各自之间的差异与优势,明确现阶段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寻有效的融合路径,以尽快实现媒体融合,发挥现代主流媒体职能。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创新;应用

引言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视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传统电视节目向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平台的延伸,再到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定制化生产和传播,新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产业的应用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电视节目产业的方方面面。

1新媒体技术的概念

新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高科技手段为基础,以数字化为特征,以多媒体交互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手段和应用。新媒体技术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背景

网络环境下,媒介技术的发展促进地方媒体内容生产的繁荣。与媒介相结合的技术,虽然很多都不仅仅应用于媒介,或者不主要应用于媒介,但是技术与媒介的结合,却碰撞出新的火花。技术的发展促进地方媒体内容生产的形式、结构、速度、模式、维度等多方面的发展与繁荣。媒介技术提升地方媒体内容生产的速度。(1)媒介技术对地方媒体内容生产速度的提升,最明显的技术就是机器人写作。虽然机器人写作有其弊病和限制所在,到目前为止也只能承担一些体育、财经、天气之类相对来说主观性不强的报道。但是,机器人写作却包含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并且更先进的技术正在不断研发和创新之中。(2)各种编辑软件的提升和简化,也为除了文字写作之外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便利。就目前来说,短视频新闻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各大地方媒体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短视频新闻作品平台。短视频思维适应了互联网社会信息碎片化的特点,通过图文、图像、声音、现场原音的剪辑,使得信息传播更生动、精彩和快节奏。而这一切的基础来源于智能手机的进步和手机视频编辑软件的带动。媒介技术创新地方媒体内容生产的形式。新技术融入传媒行业,促使地方媒体内容生产的形式多样化。5G技术支持下,各大媒体纷纷亮相新装备和新技术,地方媒体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毫不逊色。例如浙江绍兴新闻传媒中心的4k+5G超高清转播车投入运行,这台转播车具备4个高清光纤信道和2个无线高清信道,适用于新闻、访谈、综艺等室内外活动的现场高清录制,满足各种场景下高清视频节目的直播需求。可见,技术的进步使得地方媒体内容生产形式更加多样化。技术的进步扩展了人们的视界,从而,让人们再接收信息的同时享受高科技的体验。

3新媒体技术的分类

新媒体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社交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1)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新媒体技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软件和通信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等,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协议、路由器、交换机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为其他新媒体技术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2)移动设备技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设备相关技术成为新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设备技术可以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方便,同时也使用户更加便捷地获得信息,参与社交媒体互动。(3)社交媒体技术。社交媒体一般是指在线社交平台,包括微博、微信、QQ等。它们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和社交方式。社交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分散化和去中心化。用户可以通过自媒体、短视频等形式进行信息生产和传播。(4)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媒介技术,能够模拟出各种虚拟的情境和环境,使用户身临其境,增强互动和体验感。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游戏、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等手段,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可以帮助企业和机构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体验。(6)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程序和算法,使计算机系统具有类似于人类的智能和认知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创新和应用。

4传媒技术进步与优化策略

对于新技术推动下对地方媒体内容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部分已经有解决问题的技术支撑,还有一部分可能需要更多的人类智慧去开创。例如最新的5G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为部分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或可预期的思路。当然,更多的问题的解决也需要跳出技术的范畴去寻找思路。5G技术推动新的内容形式的传输、扩展地方媒体新业态。5G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速率、宽带宽、低延时。5G数据传输速率提升了100倍,它意味着网络的超级链接能力有了巨大的突破:网络不再是选择性、分离式、粗线条式的连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万物互联成为现实。5G技术与地方媒体的结合,将为地方媒体提供巨大的助推力量,使以新技术为支撑的内容的传输变得更顺畅。区块链技术重塑媒介形态,遏制虚假新闻。区块链技术是近两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技术,它并不是为传媒行业产生,却被传媒行业寄予厚望。根据维基百科解释,区块链是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也被称为价值互联网。在我国,区块链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核心要求是“去中心化”,是绕过以前传媒机构的传统机制和形态,形成记者与读者的直接连接。其另外一个特点是“可溯源性”和“不可更改性”。在区块链中,每个信息都被盖上“时间戳”,任何与某条信息相关的信息都可以被查询。例如,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发布者,洞察其发布信息的倾向性,任何不良都将付出巨大代价。内容生产要人机合作,更要以人为本。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媒体环境中,机器在信息采集、编辑、写作、分发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不能被机器所羁绊,要人机合作,更要以人为本。例如在信息采集中,机器可以辅助做一些数据搜索、高智能感官信息收集等。内容写作中,人类与机器分工明确,人类的作用应该更加偏向于观点性的内容创造。内容分发中,不可迷信“算法”的推送,防止其推送中存在的陷阱,并且纠正其推送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提升,这对数字媒体技术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怎样有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是数字媒体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在将来,需要基于时代发展潮流,运用不断进步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与时俱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更好地为不同行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助力。最重要的是,传统媒体必须弘扬传统主流媒体精神,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心导向,努力打造富有先进性和时代性的现代主流媒体。新媒体应及时认识到自身不足,吸取传统媒体的发展经验,最大限度地完善自身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苗苗.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的创新路径[J].记者摇篮,2019(12):140-141.

[2]吴刚.基于技术视角下的媒体融合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23):71-72.

[3]刘文化.新媒体时代采编人员新闻采编能力培养探析[J].新闻传播,2019(23):64-65.

[4]韩京辉.数字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3):96+98.

[5]侯永佳.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