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研究

郭东红 ,吴燕

洛川县拓家河水库管理处   陕西 延安  727400

洛川县农村供水管理总站   陕西 延安  727400

摘要:为充分发挥水资源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应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今天,迫切需要一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水资源

在农业工业化进程中,采用传统的灌溉法,将导致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水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更多地关注,通过对目前我国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采取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以提高作物产量,使其更好地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

一、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在进行灌区用水设计时,应注重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工程实践中,必须引进并加强节水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灌溉体系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工程要素,既有工程技术,也有控制技术。在进行农业灌溉工程之后,只有对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地分析,才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因为北方和南方的环境状况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不同的气候变化下,灌溉和节约用水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人类活动对节水灌溉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在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管理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便是使用了一些先进的灌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不会有太大的成效。由于区域间的地域差异,造成了区域内水资源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有些区域内有大量的淡水降雨,有些区域则有少量的淡水降雨,造成了区域内淡水资源的短缺。同时,这些差别也会严重地影响到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淡水资源利用率

中国淡水资源的分布呈南多北少的特征,北方的降水季节变化很大,冬、春两季干旱频发,造成了我国北方农田水利建设用水不足,用水效率低下,很难满足正常的农业生产需要。另外,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由于很多农户的节水意识不强,没有采取有效的综合节水措施,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因此,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干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要发展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在降雨较多时,要注重对淡水资源的保护,在干旱季节,利用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缓解干旱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了对淡水资源生产能力的最大化,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保障了水资源的安全供应。

(三)提高农业产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的使用节水技术,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比如说可以利用施肥等方法来降低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农田水利灌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它不仅能改善和美化农田生态环境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环保以及绿色生活条件好地方;还能够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带来一系列恶劣影响。所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节水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关键。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和美化农作物,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问题

(一)计划安排不当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水库为中心,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水资源为目标,以节约用水为目的的新型节水灌溉模式。然而,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方式较为简单、粗放,给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困难。当水库实施季节性调水时,会对水库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利益矛盾与纠纷,严重影响了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要想有效地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效率,就需要对现有的灌溉用水进行合理的调配,不然就会因为规划不到位而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缺少灌溉技术评估准则

目前,在中国,大多数的农田节水工程都是将不同类型的灌溉技术直接引入到农田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我国大多数耕地采用了沟渠灌溉和滴灌等现代渠道灌溉技术,部分农村仍采用传统的节水灌溉方式。

(三)灌水方法与时机不成熟

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的过程中,有很多地区的灌水方式不合理,没有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时间来完成。比如说有些地方因为天气不好或者是地势比较低等因素导致了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再有还有一些就是灌溉设备不能够满足需要。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因为节水技术还存在问题而使得没有办法达到高效节约用水这一目的;此外在进行农田水利种植过程中也会受到水资源分布和地理位置影响,而且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地貌都不是很复杂,所以灌溉的地点和时间就会受到限制,在进行农田水利种植过程中,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灌水时机的话很容易造成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四、农田水利灌溉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一)设计科学有效的灌溉方案

由于我们国家土地辽阔,陆地范围相当广,所以我们的天气就相当复杂多变。因为不同的条件要求,各个地区的农作物灌溉效果就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活动的同时,还必须把握好农田的规模、范围、种类,及其在各个时期内所要求的浇灌用水的多少,并经过对灌水方法的正确选择,才能保证灌水工作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耕地的灌溉时间也作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将其与作物的生长规律相结合,从而对灌水时机和灌水水量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做好自动灌溉的设计,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温度等因素,对灌溉时机、灌溉水量进行适当的调节。

(二)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

在对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好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工作。通过网络、电视以及广播等方式对水资源进行实时有效地搜集和整理,同时还要利用广播电台或者电视台来向广大群众传播科学合理高效节约用水理念与生活习惯;其次就是提高农民自身对于节水浇灌重要性认识程度并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树立起良好的意识观念;最后是加大宣传力度并及时落实到位相关政策制度。通过对广大农民进行节水灌溉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自身对于高效节水浇灌技术重要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农田水利灌溉工作。

(三)完善灌溉管道

为了使这种新技术得以更好的使用,还需要对其加以完善,并使之得以进一步地发挥作用。在设计浇灌管路的同时,还应保持适当的用水量,以防止大量的水资源被损失,同时对浇灌过程也加以了优化与改进。另外,还要对农田水利灌溉所在地段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现场水资源的使用状况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以后,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比较合理的用水输送途径,从而实现了缩短用水输送间隔,对浇灌用水加以适当控制的目的。

结语:

总之,只要对农田的灌溉工程进行合理、科学地利用,就可以保证作物的品质得到提高,可有效地保护水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使生态环境得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为此,必须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仔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2021(6):60,62.

[2]黄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9):196-198.

[3]梁宗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消费导刊,2019(52):213.

作者简介:

郭东红,1972.12.4,男,汉族,陕西洛川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水资源和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