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管理几个细节要把握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高血压管理几个细节要把握好

吴英

(仁寿县龙马镇卫生院,四川 眉山,620572)

高血压这一慢性病体现出多发的特点。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有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高血压病人早期几乎没有显著的表现,直至产生并发症才被发现。高血压是人们身体健康的最大威胁。对高血压来讲,不仅要积极开展药物治疗,还要对其管理细节重点把控。

一、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指心脏向血管泵入血压的过程对血管壁不断增加的压力。血压常规一般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我国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泵注,根据血压升高的特点细分为三个等级,按合并疾病及损害靶器官的程度,对各个危险分层有效辨识。

、高血压的危害

1、引发脑血管疾病

有关研究发现,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病,最典型的是脑梗死和脑出血。尤其是后者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即便身体恢复了,也会降低生活质量,带来多发性血管内皮损伤,加之其不可逆会导致全身血管多发动脉粥样硬化。一旦血管出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则有可能产生血栓,威胁病人的生命。另外,若病人形成动脉瘤,血压持续上升可能使动脉瘤破裂,病人将面临生命的威胁。

2、引起肾脏病

一般情况下,长期高血压有可能引发肾小动脉硬化。一旦肾功能出现衰退迹象,随之引发多尿、蛋白尿、尿中含蛋白等。尿浓缩功能持续降低,导致酚红排泄与尿素廓清障碍,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即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3、引起猝死

猝死是非常严重的症状,多数情况会伴随呼吸紧促、心跳停止、意识模糊等。该病无任何发生前兆,比较突然,60分钟内即会死亡。高血压病人因左心室负荷增加而引起左室肥厚,相应提高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这也是猝死的重要致病因。

4、外周血管病变

高血压还可能引发外周血管的动脉硬化及严重损害外周血管壁,甚至在疾病发展晚期使外周血管发生闭塞,造成间歇特点的跛行。

、高血压管理细节

1、饮食健康管理

1)减少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超过6克。我国居民的饮食以高盐为主,更喜欢选择不同的腌制品与熏酱菜等,故有必要严格限制盐分摄入,减少食用盐分含量高的咸菜、腌制品等。

2)减少脂肪的摄入,补充一定蛋白质: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内陆地区居民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沿海地区居民,除了内陆居民喜欢高盐、高脂肪食物外,还有可能是沿海居民摄入更多含丰富蛋白质的鱼类,故大家有必要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高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多补充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3)多补充钾和维生素等:血压的高低和饮食中纳与钾的比例有着必要的联系。简单分析,少盐多钾在降低高血压方面的作用显著,可选择含有钾元素高的香蕉、马铃薯等;日常适当摄入一些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的食物,它们主要由不同的蔬菜和水果提供。研究发现,素食者中患高血压的比例低于肉食者,可能是水果蔬菜包含的丰富膳食纤维对血压有一定保护作用;此外,还要保证身体获得充足的蛋白质,避免影响代谢率,防止血管老化,降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故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豆制品、鱼类、鸡蛋等。

4)限制饮酒:虽然有研究指出,少量饮酒不会诱发冠心病,但喝酒依然与高血压存在正相关,故高血压病人有必要限制饮酒,每天少于50ml,且不要一次性摄入,严禁酗酒。

5)加强补钙:高钙食物可有效控制血压升高。钙不只可除钠,还能让血压保持平衡。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若每天摄入约1000mg的钙,坚持连个月后,血压会明显降低。主食建议选择杂粮与粗粮,如玉米、小米等,减少白面和大米的摄入,调味料尽可能不用绵白糖,而改用红糖,如此为身体提供充足的铬,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休息与运动管理

要保证劳逸结合,协调好脑力活动与体力劳动。高血压病人早期无需控制体力劳动,但应避免体力工作过重,如果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注意力过于集中或视觉受到强烈刺激,则要适当进行放松,科学分配作息时间。如果血压偏高时,应适当延长休息的时间,当高血压合并心衰、肾衰时,病人要禁止一切活动,绝对卧床休养。

科学管理自己的运动。高血压病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的运动方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等。中老年人选择一些舒缓的有氧运动、伸展运动等,如散步、太极拳、健身操等。合理把握运动强度,每星期进行3-5次,每次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3、心理健康管理

高血压的患病时间漫长,治疗的疗效缓慢,且容易反复出现,病人不得不长期被疾病困扰,易出现负面情绪,身心俱疲,心情压抑等。对高血压来讲这些负面情绪无疑是病情加重的导火索,故高血压病人必须控制好情绪。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如体育锻炼、绘画、声乐等,在活动过程中释放心情,主动与朋友谈心,以获得心灵慰藉,同时病人平时也要放平心态,正确认识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高血压病人日常可自行接受一些心理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如松弛疗法:各种松弛锻炼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哪种锻炼都会有一些共同特点:消除杂念、深慢呼吸、全身放松等。相关研究发现,音乐放松训练可明显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训练结束600秒后,血压回升水平相当于下降水平的40%。可见,这一疗法可行性极强。病人在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非常深刻的体会到全身放松的状态,逐步多次的呈现该种状态,导致血压变成一种能被病人“任意”操作的内脏行为,达到降压的目的。

4、监测血压管理

高血压疾病具有多发性和普遍性,一旦确诊病人将终生带病,所以病人要对自己的血压实时监测,留心记录血压的变化数据,为今后治疗提供参考。血压监测应做好两点,一是测量右臂肱动脉时,读取坐卧状态的数据;二是测量血压时彻底暴露上臂,防止衣物对其造成压迫,手掌张开,掌心向上,避免握拳,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面。如此才可以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

5、用药管理

一旦患有高血压,病人可能要接受终身治疗。首先病人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更换药物,降压不能过快,也不能降的过低,具体是防止血压突然下降引发心脑肾供血不足,造成意外事故,尤其是相对年长的病人,预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轻缓。

对高血压病人来说,除了进行积极治疗外,换要求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严格监测血压,并且根据血压的状况实时调整服药方式或采取其他管理方法。完成对血压的全方位控制,弥补认知不足,消除隐藏的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