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分析与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30
/ 2

长输管道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分析与选择

张元朋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145

摘要:20世纪70年代,我国最早在大庆油田开始“八三”管道工程项目建设,截至2021年5月,我国的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已达16.5×104km。长输管道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是指参建各方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组织形式。通过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可以合理安排与分配参建各方之间的权责关系,促进各方之间高效合作,从而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因此如何选择适合长输管道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通过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保证项目优质高效地建设及运行,是管道建设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长输管道;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引言

但是,近年来天然气已成为发展各种天然气需求增长的重要资源,长输管道工程的建设项目数量仍在不断增加,直接由于工程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影响了输气安全,本文就长输管道工程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确定安装、焊接、设计等领域的质量控制要求。这样可以提高管道建设的水平。

1长输管道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演变

近年来,我国长输管道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经历了由传统建设模式、管理型建设模式逐步向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的过渡,不同类型的长输管道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1)传统建设模式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管道建设投资主体为单一的国有企业,管道也多以原油管道为主,所以通常都采用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进行建设。传统建设模式指管道建设项目确立以后,业主先选择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待设计完成以后再选择施工承包商进行项目施工。(2)管理型建设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管道工程项目的增多和管道里程的增长,管道建设模式在经历了探索、试点、推广三个阶段后,逐步向管理型建设模式过渡,即业主委托承包商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策划、管理和控制或者委托代建,承包商不但要负责工程施工,还要负责项目的总体管理与组织实施工作。(3)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逐渐推广以设计为龙头的EPC项目工程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管道建设工程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承包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工程总承包商在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以及工期全权负责。在国内油气管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管道建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管网公司成立等大背景下,我国管道项目建设管理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又衍生和优化出一些新模式。比如采办(P)+设计施工(EC)工程承包模式、设计(E)+采购(P)+施工(C)工程承包模式,同时业主管理由PMT发展为IPMT模式,项目咨询管理也从单一的第三方监理模式发展为PMC、PMC+TPI(监理)等模式。

2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天然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工程建设管理要求比较高。虽然工程项目方建立了项目经理负责制,但是,很多施工人员不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施工,容易引发天然气泄漏,容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

2.2监督力度严重不足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在现场设立一个专门的监测站,负责监测施工人员的行为、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合理地纠正问题,以及对技术和质量意识等人员的相对较高要求。

2.3现场管理难度大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大多数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山区、郊区的野外,这些地方交通落后、施工范围广,管道工程受到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影响比较大,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爆破、铺设管道等各种施工工艺交叉进行,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都可能诱发施工安全事故。

3选择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3.1重视管道设计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长输管道的施工质量,还应注意管道设计质量控制(1)设计人员应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并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知识,设计长输管道,以便人们制定明确的设计质量控制目标,在长管道工程设计完成后,可以组织质量检查以评估设计(2)设计结果的关键是确定设计文件中的质量问题,而对于某些长管道设计质量控制问题,施工单位可以同时使用专业的分阶段质量评估模型来评估长管道设计中的复杂子项目。确保设计可靠性的评估和评估(3)长输管道设计质量时,应着重分析设计的“效率”,例如,在长输管道设计中,设计者应结合地质、环境和人道主义条件,合理设计长输管道的防腐和隔热方案,由施工人员指导长输管道的放坡,以确保长输管道的施工质量。

3.2工程设计安全管控策略

在地质勘察报告、与所采集水文信息基础上,合理规划天然气长输管道线路,做好施工选址工作,尽可能避开复杂的区域,还应该提前开展模拟施工作业,综合评估施工安全风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规避风险源。开展深化设计与施工图审核工作,及时发现与解决所存在的设计问题、图纸碰撞与专业碰撞问题,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提供必要保障。

3.3对比能力和资源要求下适合的建设管理模式

如果前两步得到的最适合的建设管理模式不一致,则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看企业是否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弥补不足(例如通过资源调配等解决能力的欠缺或资源的不足),消除前两步结论中的分歧,确定一种建设管理模式。

3.4创新管道质量管理模式

长输管道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复杂。为了提高管道工程的质量,人们可以根据EPC模式来创新使用EPC模式来控制长输管道工程质量的管道质量管理模式,应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方案,并与长输管道工程概况结合使用,分析施工过程、主要程序、工程特点等,进而分析与解决方案相关的管道工程方案选择,并使用EPC合同中规定的多级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标准化的责任体系,如长管道施工管理中EPC模式,管理员可以从不同阶段开始,系统地监控项目的施工活动,解决施工的各个阶段的质量问题,制定质量管理计划,设置详细的和参考的质量标准,以便设计人员能够正确地执行长管道施工任务,同时确保管道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并能够完成符合管道质量要求的工作。

3.5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

应该明确安全生产的目标,结合施工单位施工场地施工设备的各种情况,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让所有人员都能够对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予以重视,施工企业要将安全责任制度贯彻落实到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继而整体上提高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其一,加强监管力度。建设单位作为管道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人员,加强监管的力度,如果发现相关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其二,加强管道安装的施工安全管理。其三,加强对点面的重点控制。所涉及的施工环节比较繁琐复杂,施工的规模比较大,所以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要求和安全管理性要求。施工单位应该立足长远,立足大局观,对施工建设环节的安全性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这一环节当中,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率。一方面,施工单位可以将隐患与管理有效衔接、联合,对于施工环节安全性比较差、危险性比较高的工序,重点监管控制。另一方面,对于安全管理标准进行优化调整,提高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点面的有机结合,从技术、工艺、措施等层面着手,尽可能地降低施工的危险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高,如果管道质量不合适,管道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肯定会增加。由于管道工程相对复杂,且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相对较高,因此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需要采取几种类型的措施来解决当前的质量控制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管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晨.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工程的管理及安全控制分析[J].化工管理,2019(32):160.

[2]林王清.天然气长输管道施工安全的对标管理[J].石化技术,2019,26(10):290-291.

[3]刘军.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地面建设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门窗,2019(20):185.

[4]谭红梅.成品油长输管道项目建设及安全管理办法探析[J].化工管理,2019(18):79-80.

[5]崔巍.石油燃气长输管道地面建设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5):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