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的积极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火电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的积极探索

何禹,胡建琼

(贵州金元茶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金沙   55180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传统火电企业想要在新能源蓬勃发展的今天拥有一席之地,唯有在意识上、管理上、技术上创新、创新、再创新。贵州金元茶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茶园电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工作,通过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完善相关创新制度、建立创新机制激励员工大胆创新等措施手段,对火电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的管理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火电企业创新探索


0 引言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流行词汇,而“创意”“创新”“创业”“创造”这四“创”,以及与之紧密相联的“创客”“创意客”,当属最富生命张力者之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国早已将“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类知识与智慧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累积起来的,创新创造永无止境。传统火电企业想要在新能源蓬勃发展的今天拥有一席之地,那么唯有在意识上、管理上、技术上创新、创新、再创新。

1 搭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平台,营造积极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茶园电厂作为贵州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火电企业,从建厂初期就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把职工创新工作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确立了“在创新中创造效益、在创新中培养人才”的目标。建立组织机构,建成贵州金元首个创新楼暨贵州金元职工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成立张礼强、唐克洪、苏郁、青年四个创新工作室和陈正武、漆泽宇两个工匠工作室,目前,已有两个工作室被命名为贵州金元优秀创新工作室,有四个工作室被命名为贵州省劳模及工匠工作室。均由茶园电厂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作为负责人,从机、炉、电、热、化等各专业开展创新工作,为全员创新提供了硬件保障及技术支持。

强化人才培养、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对有潜力的人才实行岗位动态激励,除分批次安排人员定期参加专业机构的培训外,茶园电厂还通过 “三五计划”“人才三通道建设”“后备人才培养”等,定期开展技术讲课、专题研讨,分批次、分专业组织员工参加创新工作,使他们在项目的推进中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在一次次的观摩中增长见识,全面激发了员工对创新工作的热情,为全员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几年来,茶园电厂通过职工创新培养出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全国技术能手、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电力工匠、贵州省岗位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技能师等,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不断提高。

2完善创新工作制度,落实责任

有了创新平台和人才,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标准,才能提升能效。茶园电厂编制发布《创新创效管理标准》,规范了创新创效项目及合理化建议的立项、审批、实施、评价、申报及推广流程,并为创新工作的奖励与考核等方面提供了制度支撑。每年制定创新创效年度工作清单,将职工创新创效工作作为行动项、硬指标分配到各专业负责人,定期召开创新创效工作推进会,硬指标分配到各专业负责人,着力把创新创效工作聚焦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问题上来,聚焦到价值创造上来。

同时,由党委委员牵头成立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相关科室及党员骨干组成项目工作小组,按照全员参与、专业推进的原则,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工器具改进、工艺流程改善等生产痛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每个创新工作室有负责人,每个专业小组有牵头组长,各成员分工明确,为创新项目有序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3 建立长效机制,激发活力,调动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职工创新工作得到巩固和提升。为了进一步激发活力,建立了长效奖励机制。定期组织各部门申报“五小”(小发明、小改革、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等日常创新创效工作,奖励按月度兑现。涉及公司重大专项的创新项目,根据创新效果按年度评比,并开展创新工作成果展示、发布、表彰、推优以及专利申请等工作,让职工在创新工作中有获得感、价值感。

为提升职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对项目成果进行实时跟踪,当创新成果符合申报专利条件后,安排专人负责专利申报等一系列工作,更加调动了职工技术人员开展创新工作和申报专利的积极性。

4 茶园电厂部分职工创新成果介绍

几年来,茶园电厂共完成了100多项创新创效项目,获得电力行业及国家电投表彰项目40多项,获得了30余项知识产权(含3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及二十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多项专利正在申请中。下面简要介绍其中几项成果。

项目一:自动加氨控制研究,化学炉内实现夜间无人值班。

在贵州各火电企业中,化学炉内运行人员夜班的主要工作就是水质监督以及加药量的调整。加氨量的调整需要人工做样化验后再进行手动调节,存在调整延迟,人员投入大等问题。创新工作小组通过收集各种工况下的数据,根据在线仪表参数及流量参数等各种数据的变化,自主研发了一套新的加氨自动控制逻辑,并经过各种工况的调试,实现了机组凝结水和给水加氨自动控制,同时化学岗位实现夜间无人值班。现在茶园电厂化学炉内的值班人员已由5人减少到3人,倒班模式由之前的“五班四倒”改为“三班两倒”。化学运行人员不再受夜班的煎熬,在使职工幸福感感的同时实现减人增效,每年可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价值几十万元。该项目获得发明专利一项。

项目二:超临界火电机组临机加热系统。这是茶园电厂获得的第一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创新点在节约成本。超临界火电机组开机过程中升温升压要靠燃用上百吨柴油启动,启动成本惊人,亚临界机组有炉底加热可以减少柴油消耗,但超临界机组没有汽包,不能设置炉底加热系统,我们创新团队提出利用临机汽源加热本机二号高加给水的方式提高水温也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该系统改造成功投入后可以将锅炉水冷壁壁温由常温提升至180℃以上,达到机组冷态冲洗结束再点火升温升压,每次启动节约柴油25吨左右,每年节约柴油200吨以上,几年来为企业节约成本价值上千万元。该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项目三:一次风机失速纠偏逻辑设置。这个项目的创新点在保证设备安全,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机失速对锅炉燃烧影响很大,很容易引起熄火跳机,茶园电厂投产后半月就发生了一次风机失速引发熄火跳机,后来这个现象发生频繁,运行人员必须要在几秒钟内快速完成一系列操作才能稳定机组运行,创新工作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根据运行人员操作情况,自主研发了一套一次风机失速纠偏逻辑控制程序,当风机发生失速后控制逻辑自动启动,可在2秒钟内完成这一系列操作,稳定机组运行,再由运行人员进行善后恢复。这一创新工作实施后茶园电厂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风机失速熄火的情况,这项工作只是技术投入,没有其他任何费用产生,却能为企业节约成本价值上百万元。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项目四:一种高效的清堵工具。火电厂为降低经营成本,都在不同程度掺烧劣质煤,掺烧劣质煤带来的后果就是卸煤沟、输煤系统堵塞严重,为此要经常开展清堵工作,人工清堵费事费力,同时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极大,为此创新小组利用压缩空气加拉法尔喷嘴进行清堵改进,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气流将板结的煤切割清除,这样工作人员就不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在卸煤沟、落煤管外就可以完成清堵工作,高效又安全,这个创新项目投入成本是五千元左右,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大大规避了人员操作的安全风险,其价值不可估量。该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5 结束语

火电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很多技术确实已经做到极致,按照原有的思路和方法,几乎很难再有提升的空间。可是,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为我们打开了思路,灵活创新的运用成熟的技术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今是创新的时代,只有勇于超越、敢于突破,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以意识创新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才能建立一支永葆活力的创新队伍。

作者简介:

何禹(1996),助理工程师,从事新闻宣传及企业文化工作

胡建琼(1976),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三级单位高级技能师,从事电厂化学专业技术管理及全厂科技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