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中绿色施工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市政工程中绿色施工管理探析

刘波

国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为保持市政工程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竞争空间, 达到新的突破和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全 过程控制、共同发展、保护环境的原则,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需增强绿色施工管理意识,将绿色施工管理融入市政工程中,注重节能减排,通过节约用地管理、节能技术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创新,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能源节约和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利国利民。

关键词: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探析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在市政工程中融入绿色施工理念, 应用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可以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在具体的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企业环保节能意识薄弱、管理人员缺乏绿色施工理念、 一线施工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节能技术不完善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仍存在以下 3 方面的问题。

1. 1 土地资源浪费

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且不可再生,我国虽领土广袤博大,但人口众多,同时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缺少合理规划,使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 在市政工程中,由于设计人员缺乏节约用地理论知识,对节约用地的认识不足,施工人员土地资源保护意识薄弱,存在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不科学现象,浪费问题日益严重,市政工程建设用地紧张。 占用耕地和超规模的土地利用开发现象时有发生,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随意占用临时用地,且 未能严格管理,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 2 能源利用率低

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下,水、电、建筑材料等能源的 消耗较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尤其 在周期长、规模大和类型多的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能源浪费问题严重。 而部分施工企业在开展市政工程施工时注重经济效益,缺乏节能意识,材料保管不当,使用不符合 要求的材料,导致后续返工,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增加了成本的同时产生了建筑垃圾,污染周边环境,占用土地空间。 另外,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施工过程大量消耗水电资源,降低了能源的利用率。 如清洗设备和材料用水,混凝土搅拌用水,生活用水等,缺乏对此类废水和污水的回收、分类和处理再利用,同时废水的随意排放也污染土地和河流,降低人们生活用水的质量。 因此,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融入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对降低能源消耗有重要作用,可缓解能源紧张问题,促进市政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1. 3 环境保护不足

由于环境、场地或材料的原因,加上设计和施工人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市政工程中会产生扬尘污染,建筑材料挥发有害气体,机械设备产生尾气,随意排放废气,降 低了空气质量。 另外,施工现场一些大型施工设备的使用未采取隔音措施,产生噪声。 建筑弃土、废水乱排等,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土地和水源,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健康,同时降低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为实现降低市政工程施工成本、保证建筑质量、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响应节能减排号 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以下方向和原则。

2. 1 节约用地管理

在市政工程中,强调土地资源利用的实效性,统一土地资源使用标准,规划土地使用功 能,优先使用荒地且避免浪费。在市政工程设计时应尽量少占用土地,利用价值低的土地,保护临时用地,市政用地与城市绿化用地空间叠合,同时注重对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施工总平面图布置,解决市政工程建设用地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2. 2 节能技术创新

在市政工程中应贯彻节能思想, 将能源节约渗透到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 设计人员遵循环保原则,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绿色施工及节能减排是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前提和保障,可以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现代化施工技术,同时不断创新,以适应我国市政工程的发展,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监测。 结合季节性特征,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对能源消耗进行合理把控。 在节水方面可以对雨水、回水进行收集、净化后再利用,利用生产废水喷洒便道,控制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等措施;在节电方面可以选择节能高效的照明设备,合理控制照明时长等措施;节材方 面,本着“就地取材”的理念,节约运输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型施工,研究开发新材料, 用性能好且环保适宜的新材料代替传统建筑材料,实现科学合理的材料使用。 广泛应用新型高质量水泥、新型墙体材料、高性能混凝土、中空或低辐射多功能玻璃等绿色建筑材料,真正做到节约能源和固废利用,保护人体健康和生存环境。 同时,要重视绿色能源的利用,对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充分利用, 从而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研究应用降低噪声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备, 设置隔间带, 严格控制噪声大的施工环节的时间段,减少噪声,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以及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2. 3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创新

应用“互联网 +”,制定科学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合理运用绿色施工管理机制,使施工企业保持较高的活力。 从市政工程建设的源头出发,提倡绿色环保设计理念,设计节能环保的施工技术。 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科学规划,增强一线施工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这是实施绿色施工的前提条件。 优化施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细化执行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同时在实际施工中实时监测控制指标,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随时监督和整改,使绿色施 工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对绿色施工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总结问题和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同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施工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发挥绿色施工管理在市政工程中的作用,使企业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工程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5个目标达到均衡。

2.3.1 成本管理

从市政工程的设计到施工阶段, 工作人员要兼顾经济效益、质量效益和环境效益。 制订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设置合理的项目管理机构,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建立成本控制体系,从资金、材料、水电、设备和人员方面进行支出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2.3.2 进度管理

市政工程中有效的进度管理可以避免出现成本增加和质量不佳等问题。 在具体实施中,需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发挥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加强合同管理,将进度管理的具体内容体现在合同中,发挥合同的法律效力。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和流程, 全面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订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案,施工过程中按时对比计划,如有偏差及时分析纠正。

2.3.3 质量管理

对市政工程中的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把控, 包括设计人员水平、一线施工人员水平、监督管理、施工工艺、材料质量、设备质量以及环境要素。 通过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对材料的采购管理和检查,以及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精细化质量管理 制度,增强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对质量问题科学应对,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市政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施工管理问题也随之出现,阻碍了市政工程的进步与发展。 而创新施工管理机制,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工程管理,是实现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十分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米秋东. 浅谈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1):16.

[2]徐长靖,徐云鹏,刘枚,傅道春,王春青. 市政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效果综合评价[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9,27(03):80-86.

[3]石朝辉. 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6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