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市场开发的投标经营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市场开发的投标经营策略

慈红谭

371423198803250036

摘要:在建设工程投标的过程中,涉及内容比较多,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工程的投标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企业投标工作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今我国针对建设工程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建设工程的市场开发要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完成,使投标经营活动变得更加规范。因此,企业在开展投标工作以前,以建筑项目为核心,积极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创建动态化的信息管理体系,确保所有的投标书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取得新项目的建设施工权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市场开发的投标经营策略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市场开发投标经营策略

引言

作为一种高效的工程承发包形式,投招标制度处于国内外推广应用,近年来我国持续性加强对该制度的优化和完善,该项工作的实施为广大业主选择资质优秀的承包商提供较佳的平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当下实践证明,投标活动中仍存在个别不正当竞争的现象,达到谋取中标的目的,应充分分析投标活动中常发生的不正当竞争现象,以此为核心提出相应的策略,积极预防此类行为,保证投招标工作高效化实施,维护公平、公正的秩序。基于此,本文探究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市场开发的投标经营策略。

1投标的特点

(1)竞争性。在建设工程投标过程中,竞争性为其自然属性,是活动的主要目的。在此过程中,通过投标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可以在保障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使建设工期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招标人投资效益的目的。(2)原则性。在实施投标活动中,原则性主要包含诚实信用、公正、公平以及公开四方面原则。①诚实信用原则。在实施投标时,投标人和招标人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禁弄虚作假的情况,保障社会公共、第三方和双方的利益。②公正原则。在投标时,招标人应公正平等地看待各投标人,严禁带有倾向性。与此同时,行政管理部门、招标代理机构以及招标人应做到秉公处理,严禁掺带私有感情,行政管理部门应以法律为依据,对投标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查,评标以及开标时应进行公证,严禁非法影响和干预投标过程和结果,保障投标的公正性。③公平原则。在投标时,各投标人应享有同等机会、各地域平等,严禁非法限制潜在投标人。与此同时,在评标过程中,应采取统一的评标标准和办法、资格审查条件对其进行评定,保障其公平性。④公开原则。在投标,应做到公开中标结果、招标程序及信息等,保障其招标透明度,严禁出现隐瞒信息的行为,使投标活动公开性进一步提高。(3)法制性。在实施投标过程中,法制性是其本质属性,与投标实施顺利性息息相关。在投标时,一方面,各相关单位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各投标活动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建设工程投标时应以合同制为基础,通常合同中应包含投标人以及招标人的义务和权利,其各条款是受法律保护和约束的。

2建设项目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招标公告形式不统一,内容不规范

1.不同媒介发布的同一项目招标公告存在发布用语和发布形式不一致现象,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潜在投标人获取招标信息确性、时效性。2.标书费是资格预审或招标文件成本费用的通俗说法。建设工程项目投标工作中,有些项目以招标标的类别、标段(标包)金额大小为依据设置标书费的收费标准,收费金额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甚至出现单个项目收取的标书费高达十几万的情况。3.工信部27号令规定的集中招标对提高招标效率、节省投标成本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明确实施地域和份额约束了招标人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自主权,符合公平原则,也避免了腐败的滋生。然而,实操中依然存在实施地域划分的深度不够、中标人未完全按合同履约、额调整不清晰等情况。

2.2评标、定标等流程不规范

1.某些项目未严格遵守评标专家随机抽取的规定,使用代理机构组建的评标专家子库进行随机抽取,人为缩小抽取范围,有针对性地选择专家。某些项目抽取到评标专家后但未联系,记录的弃选原因与实际情况不符。2.部分评标专家未严格遵照招标文件载明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导致出现“应否未否、不应否而否”的情形。3.某些项目在收到评标报告3日内未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或公示时间不足3日。

3投标经营原则

第一,可行性原则。投标企业要全面考虑企业自身的硬件资质,比如现有工程量、技术优势、业务长项以及技术水平等,保证自身能够满足招标要求,着手准备投标资料。第二,可靠性原则。对投标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项目审批手续、施工条件和经济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到了如指掌,防止在中标以后,因为外界因素的制约而出现突发情况。比如违反合同要求、未能按时支付以及无法施工等,给企业的信誉和声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第三,营利性原则。所有企业的终极目标都是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不同阶段所追求的目标也会不同,起步阶段以短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成长阶段以提升企业影响力为目标,合理使用新技术,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新形势下建设工程市场开发的投标经营策略

4.1增强综合监督部门的专业水平

招标投标综合监督部门首先要配齐配强稳定、专业的招标投标监督人员,进一步做好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廉洁从政教育。同时,可以考虑引入并依托一至三个法律和专业高端综合咨询机构,或吸收社会法律法规、招标采购、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领域的高级专家,组建招标投标监督咨询委员会,接受招标投标综合监督部门委托,提供高端专业智囊咨询服务,主要为招标投标综合监督部门起草制度文件提供咨询和审查服务,并为招标投标综合监督部门接受和处理招标投标过程中的投诉、复议、申诉、举报等纠纷争议以及违法事件提供公正专业的研究鉴定和评估咨询,进一步增强招标投标管理的专业性、公正性。

4.2加强治理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法工作

我国自推行应用投标制度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处于工程投标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立法工作部分内容缺乏完善,需加速立法脚步,及时做好修订和更新,积极填充立法中空白。一方面,积极解决法律冲突矛盾。解决法律冲突的核心方法包含两个,一是解决冲突的基本原则;二是进行法律法规的清理,针对与上位法并未保持统一的法规全面清理,需修改的及时修订,以免为后续执行存留漏洞。另一方面,积极补充立法空白。应强化对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肃清各类关乎国计民生的工程投标中,选取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应积极做好惩处,并实现漏洞倒退分析,明晰产生问题的本质原因,以此为核心及时填充立法空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工程项目在开展投标经营活动时,企业要对投标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物力和人力投入充足。建设工程投标活动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积极开展投标组织策划工作,认真编写投标书,科学测算企业的经济收益与成本投入,从而使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合理。

参考文献

[1]陈文超.建设工程市场开发的投标经营策略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1):85-87.

[2]王飞虎.浅谈建设工程市场开发的投标经营策略[J].施工技术,2018,44(S1):710-713.

[3]张梦思.建设工程项目投标策略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

[4]董治.建设工程投标规范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卢新亮.建设工程招标中的投标企业信用风险评价[D].浙江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