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照明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建筑电气工程照明设计分析

周亚飞1王绥学2

1身份证号码320724198605096050

2身份证号码460102198208231212

摘要:改革后,受我国高速发展的影响,经济水平得到提升。近年来,在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下,公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众提供舒适、高效、节能的居住场所受到建筑企业的广泛关注。在为住户提供良好居住环境的同时,还需保证住户用电的安全及可靠,所以如何合理设计电气设计方案,确保供配电及照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建筑企业需要考虑的热点问题。基于此,探讨电气供配电、照明系统的设计措施,着重论述供配电及照明系统的设计要求及方案,为电气系统科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引言

在科技改革发展中,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好,展现出智能化与信息化的特点。智能化设备在电气方面的应用较为普遍,通过使用智能化电气设备,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智能照明系统是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为建筑电气的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原则

1.1绿色照明原则

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绿色节能是最基础的原则。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全面考虑相关的政策法规,根据相关要求保证系统结构的完善性,使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照明效果,并尽可能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若设备能耗较小,系统运行会更加顺利,还可以减少碳排量。

1.2经济实用原则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具有复杂性,照明设备数量较多,如果没有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会增加工程造价,从而导致系统运行过程中能耗过高,大众要支付更多成本。应用经济实用原则可以更好地优化系统结构,同时,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可以减少照明系统能耗,让系统运行更加合理,从而满足用户的需要。

2照明系统的设计

2.1照明光源的确定

照明光源分为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前者以白炽灯、卤钨灯为主,后者以节能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等。荧光灯中的镇流器可限制日光灯电流大小,同时可在一瞬间产生高压。镇流器分为电子镇流器和数字镇流器两类,前者由多种电子元件组成,具有功率适中、体积小、损耗小的特点,既可以在直接电源工作过程中处于工频,还可让灯具工作中维持在适中频率。相对荧光灯而言,其管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直管型,也就是双端荧光灯,功率在4W到125W之间。第二类为彩色直管型,常见瓦数为20W、30W、40W。第三种类单端紧凑节能性,这种荧光灯具有抗打击能力强的特点。

2.2照明场所设计

大部分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在建筑内部设有诸多照明系统,导致建筑电气设计更加困难,增加设计成本。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结合不同位置的照明需求,实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将设计成本控制在标准范畴内。智能照明和普通照明之间有着较大差别,在建筑电气中应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改善照明效果,节约施工成本。在建筑中,应结合不同场所的实际情况完成照明系统的合理设计。例如,大厅、会堂等位置在照明方面有着严格要求,在照明系统中引进智能化技术,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在建筑内的楼梯、客房等位置,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选用普通照明系统也能使照明效果达到最佳。

2.3控制设备的优化

在电气照明设计中,为提高灯具线路的可靠性,必须对灯具线路与插座线路进行合理划分。电源插座线路的装置种类较多,且灯具线路也存在恒定负载,因此,将二者进行区分不仅可以保证线路稳定,还可以增加灯具的使用寿命。在划分灯具线路与插座线路时,还要设置高分段能力的空气开关,这类开关可以全面防护线路,如果出现漏电等情况,会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使照明线路更加安全,进而实现节省电力的目的。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要积极根据有关法规,选择适合的照明方式。例如,在大型超市中可以选择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在地下停车场可以对停车位和车道进行分区照明。

2.4照明灯具的选择

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需对灯具进行合理选择,灯具选择中需考虑功能、效率、经济及能耗。首先,选择照明灯具时需保证灯具的功能性,如果一味追求节能可能让其功能不满足使用要求。不同雷幸福灯具均需要发挥出自己的功能,让照明系统设计的有关电气参数达到设定要求。其次,照明设备的搭配需科学合理,让其保持最大的效率,提高灯具使用率。如果照明设备搭配不合理很可能导致电能被浪费。对此,照明系统设计时需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在灯具调试过程中需合理布局,发挥灯具的照明效果。其三,灯具选择需具备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市面上节能效果最佳的灯具成本较高,不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不能为了节能而超出预算,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到节能与经济性的权衡。最后,节能作为建筑照明系统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课题,在选择灯具时需在预算允许的前提下选择节能型灯具,利用好室内的自然光线,最大限度减少电能损耗。

2.5终端层设计

终端层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分析路端单灯控制器,确保和终端层核心控制器充分连接,形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网络节点通信控制系统主要通过ZigBee通信协议来运行,用于检测与控制路灯的运行情况,并控制灯具的有效开关和功率,即在每个单灯测控器中设有ZigBee网络协议,形成物物联通的网络格局。例如,在建筑景观中安装物联网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形成区域相互独立的照明智能化网络。在终端层设计中,应认真进行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晶振模块设计,防范系统成本因素,综合考虑使用物联网工艺配合时钟输出(ClockOut,CLKO)作为MCU的外部时钟源,制订经济、高效的MCU时钟供给方案。此外,在终端层中需要设计射频模块,展现物联网技术价值,通过该模块扩大测控器网络的通信距离,同步设计了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收发开关的芯片(IntegratedCircuitChip,IC)功能。

2.6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和照度

选择合适的照度和照明方式也同样重要,照度过低会影响室内人员的视力,照明方式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在满足照度设计标准的情况下,为了节省更多的电力,通常会选择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及混合照明三种照明形式。若其中一种光源不能达到显色性要求,可借助混合照明的方式改善显色性。除此之外,使用自然光也可以营造舒适的环境。利用室内受光面的自然反射现象,能够增加省光效率。例如,白色墙壁的自然反射系数达 2/3,可以达到节电的?效果。照度标准是严格按照照明依据和设计要求制定的,是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果照度不合理,很有可能影响业主和建筑人员的视力,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在选择照度时需要和建筑项目相结合,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基础上节省?资源。

结语

电气供配电及照明系统是影响建筑运行状态的核心因素,为提高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确保建筑内部商业区、住宅区等的稳定运行,需确定电气设计关键点,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本研究从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论述了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方案,有效降低了建筑电气出现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为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鹏.低压直流配电设备在地铁照明系统中的设计及应用[J].电工技术,2022,21:143-145.

[2]陈超.10号线照明系统BAS控制方式分析与改进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