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工程中新工艺技术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浅谈机电工程中新工艺技术运用

王启华

文山州隆兴矿业有限公司西畴县曼龙沟金矿 云南 文山 663504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新工艺技术在机电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某机电工程为案例,从新工艺技术的应用角度探讨了机电工程中新工艺技术的作用及其优势。通过对该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新型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机电工程中新工艺技术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降低能耗和保证工程品质方面的优越性。旨在为机电行业人员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充分利用新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工程;新工艺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变频;自清洁技术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工程中的新工艺技术也不断涌现。机电工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它涉及到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多个学科领域。它们可以大幅提高机电产品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实现对机电产品和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并且有助于推动机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机电工程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新工艺技术的引入和运用,可以在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投入[1]。因此,研究机电工程中新工艺技术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某机电工程为案例,旨在通过深入探讨新工艺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运用,为机电行业提供经验和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期望能够推动机电行业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创新,促进机电行业进一步强盛和发展。

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多个系统,例如空调、给排水和消防系统等。在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新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建筑信息模型(BIM)三维建模技术、智能变频技术和自清洁技术分别用于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BIM三维建模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

BIM三维建模技术是一种集成化的信息化技术,通过将各个设计单位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高效协作及管理[2]。在机电工程中,BIM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趋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BIM三维建模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传统的机电工程设计流程需要每个专业从自己的角度单独设计,然后再由总包方进行逻辑拼接。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容易出现漏洞和冲突,造成延误和额外成本。而采用BIM三维建模技术后,所有专业的设计都可以在同一个模型中完成,使各专业间即时沟通、信息共享、冲突检测和解决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以及精准安排和优化物流和进度计划,大幅降低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其次,BIM三维建模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随着项目复杂度的提高,建筑领域的所有参与方都必须更加重视安全、协作和效率。BIM三维建模技术并不仅仅是一个建模工具,而且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及时的检测机电系统的问题,较早发现现场施工存在的风险提前识别和解决,并能及时防患于未然。在本工程中,BIM三维建模技术实现了紧密协作和预警机制,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例如,某大型商业楼宇A空调设计工程中采用了BIM三维建模技术。A空调包含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包含多个分支回路,各环节之间联系复杂。通过BIM三维建模,整合设计单位的数据和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标识出设备、管道、风口、风阀等所有元器件数据信息,方便对项目进行管控和管理,并自动生成协调图、施工图等各种文档。此外,该项目还运用了BIM技术进行幕墙及门窗幕墙综合构筑物的系统性分析,为后期施工提供有力保障。因此,使用BIM三维建模技术使该商业楼宇A空调设计工期缩短、成本降低同时还能保证质量,得到了建设单位的高度赞誉和肯定。

智能变频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能变频技术是近年来机电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工艺技术,它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智能变频技术能够对设备进行精准的监测和控制,使得空调系统能够更加智能、高效、节能,同时也能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达到了提高空调系统性能的目的。

首先,智能变频技术可以使空调系统运行更加智能、高效。传统的空调系统需要以最大运转功率来工作,导致耗能极大,难以达到能源节约的目标。然而,采用智能变频技术后,空调系统可以随着环境情况的变化动态调整控制信号和速度,使冷却剂流量充分利用,并能跟踪风量数据以匹配系统的需求。相比于传统的固定频率控制方式,智能变频技术可以使空调系统性能显著提高,节能50%以上。其次,智能变频技术可以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传统空调系统容易因为长时间的公差累积而导致零组件之间损坏或疲劳,需要大量的维修和更换,而采用智能变频技术后将会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智能变频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动态调整空调工作状态,降低负荷峰值,减少机械泵、散热器等部件的运行时损耗,延长零组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3]。在本工程中,采用智能变频技术的空调系统大大提高了舒适度和效率,经济效益显著。

例如,某高档别墅区采用了智能变频技术来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以及控制精准程度。该项目利用智能变频技术,根据户型面积、人员密度、室内设备的发热量、自然温度等因素,个性化进行节电调测,使得供暖和制冷立体检测控制系统不会出现超额普及的情况,以太阳能为辅,将空调系统的传统功率定位从1.0马力向下转化,使避免误差过大和不同湿度进入房间造成的偏差对空调的温控影响。该方案不仅实现节能效果、节约资源,而且信号的精准计算可以帮助消费者削减人力成本和空间利用率,真正达到了建筑节能与人们生活的智能精准化有机结合。

自清洁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机电工程领域中,自清洁技术是一种新的创新性工艺。它可以应用于给排水系统中,将管道内部的污垢和沉积物自动清理出去,以提升空间的通畅度,并防止管道堵塞、漏水等不良情况的发生。自清洁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流体的运动原理,如水力旋转清槽(HRT)技术,另一种则是采用特定材料表面结构,如纳米水滑石涂层技术。这些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高新材料的使用和精密设计的支撑。

首先,采用自清洁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给排水系统的通畅度。传统给排水系统中,管道内部容易产生各种物质沉积,包括污垢、油脂、细菌等。这些物质往往会导致管道阻塞,影响管道冲洗效果,甚至引发不良反应。而采用自清洁技术后,可以通过水流的剪切作用或表面微观结构的避积减摩作用,自动将污垢和沉积物清理出去,促进畅通。其次,采用自清洁技术还可以有效降低给排水系统的维护成本。传统清洗给排水管道往往需要定期进行手工或化学清洗,如高压水枪、冲洗剂等,而这一过程费用高昂且不环保。而采用自清洁技术后,由于管道内部一直处于干净状态,因此无需定期维修,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在本工程中,自清洁技术既保证了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受干扰,也节省了环卫人员定期打捞管道的成本和时间。

例如,某市政工程项目中,在给排水系统中应用了自清洁技术,使用了HRT技术对给排水处理设施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优化了管道的流动结构设计。在管道运行时,水流带着高速旋转的暴流发生强烈剪切作用,有效地将管壁上的固体污垢除去,轻松解决管道堵塞问题,并且时间长了也不会形成死角和漏洞点,超长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的人力和财力成本。同时,新型管道的广泛推广应用可以帮助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水资源,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及环境污染,实现了城市供排水系统动态调度与智能化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案例表明,机电工程中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提高工程效率,降低能耗并保证工程品质。因此,在未来的机电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更多地应用和探索新型技术以促进机电行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子龙.建筑机电工程中新工艺技术的应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1(02):49-50.

[2]张正苹,沈国云.景电二期大泵改造机电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1(24):104-105.

[3]周攀.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华建设,2019,01(0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