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高效电机推广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双碳”目标下高效电机推广及应用

耿树德

东百特电机电器有限公司  山东省  龙口市  265700

摘要:电机作为我国用电量最大的终端用电设备,广泛应用于泵、风机、压缩机、传动机械等,其耗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以上。现阶段市场上主流高效电机的效率等级为IE3,相比普通电机能效可提升超过3%。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推进电机、风机、泵、压缩机等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提效,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提升工业、建筑终端、农村用能、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大力推动高效电机设备的生产和应用,是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双碳目标下高效电机的推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双碳目标;高效电机;推广;应用

1我国高效电机推广仍面临一些挑战

高效电机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将IE3等级作为电动机能效限定值时间短(从2021年6月1日开始),IE3等级以上高效电机市场占有率偏低。同时,加大高效电机在国内的应用,推广高效电机仍面临诸多挑战。

1.1购买者对高效电机购买积极性不高

选用高效电机对于购买者有长远的好处,但需购买者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给电机购买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同时,部分购买者缺乏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的认识,关注资金的一次性投入,而不考虑使用过程中的成本,还对高效电机的质量可靠性、性能稳定性存在担忧,所以不愿意购买售价较高的高效电机。

1.2电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电机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中型电机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小型电机市场集中度较低。截至2020年,我国有约2700家电机制造企业,其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而这些中小企业偏重于中小型电机生产且研发能力薄弱,导致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此外,普通电机价格低带来部分终端购买者首选购买普通电机,导致部分电机制造商仍在生产普通电机,2020年我国工业高效电机产量仅占工业电机总产量的31.8%左右。

1.3普通电机的存量多、供应商多

我国在役电机中普通电机占比90%左右,普通电机价格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且供应商群体庞大,为高效电机的推广带来巨大障碍。我国自2012年开始实施GB18613-2012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逐步淘汰低效电机产品的库存。相关部门要求各行业尤其是高能耗产业必须陆续停止低效电机的使用,但这类电机产品如未达到报废标准仍可以继续使用。

1.4高效电机推广政策体系及电机监测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电机的能效标准已颁布并实施,但缺乏配套政策和监管机制禁止电机制造商生产普通电机。相关部门发布了高效电机相关产品、设备的推荐目录,但缺少强制实施的办法,仅能通过工业节能监察强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淘汰低效电机。供需两侧政策体系不健全,给高效电机推广带来了阻碍。同时,支持推广高效电机的财税政策、信贷政策不够健全,多数电机购买者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比较困难。

2推广高效电机的政策建议

2.1充分发挥标准的约束作用

标准是电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国家发布了如GB18613-2020等电机相关强制性或推荐性的国家/行业标准,但缺乏配套的法规手段遏制电机生产企业生产低于能效限定值的电机产品、敦促企业退役低效电机。2017年至2020年累计淘汰1.7亿千瓦低效电机,但其中仅有3100万千瓦为高效电机替代低效电机。急需开展标准的宣贯,加强标准的实施力度,监督标准使用情况,及时处理和纠正不执行标准的行为,加强对电机生产企业的监管,加大对违规电机企业的处罚力度,令生产企业不愿生产低效电机、电机购买者采购不到低效电机。

2.2实施低效电机淘汰行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每年开展节能监察工作,对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提升进行专项监察,根据《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1至4批)识别低效电机及风机、空压机、泵等以电机作为驱动装置的淘汰类设备产品。但此项监察工作主要针对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难以覆盖全部行业、全部企业。后续建议实施低效电机淘汰行动,分地域、分批次、分时段淘汰低效电机,明确每种低效电机型号的淘汰时间周期、配套激励及处罚措施敦促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淘汰。同时,还需兼顾企业实际运行情况。鉴于单个大型企业自身的电机用量大且资金雄厚,而单个中小型企业电机用量少且资金较为紧张,应区别确定淘汰周期,适当缩减大型企业低效电机淘汰周期。

2.3完善电机生产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电机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不具备制造高效电机的技术能力,需摸清国内电机制造企业的具体情况,并通过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财政激励政策,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监督并敦促其在规定时间内升级改造为高效电机生产线,监督电机生产企业改造转型期间不得制造低效电机。对低效电机原材料的流通进行监管,防止电机制造企业采购低效电机原材料。同时,加大对市场上在售电机的抽检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对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生产企业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

2.4加强高效电机的示范推广宣传

鼓励电机生产企业与高效电机用户共建节能效果示范基地,供消费者实地了解电机运行、节能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开电机节能数据,使其对高效电机节能成效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建立高效电机推广平台,展示电机生产企业资质及产品规格、性能等相关信息,宣传并解读高效电机相关政策信息,畅通电机生产企业与电机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也让生产企业与消费者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组织高效电机宣传培训,提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电机消费者对高效电机的认识,同时为其答疑解惑。壮大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2.5推行低效电机再制造

大规模淘汰低效电机,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浪费。将低效电机再制造为高效电机,在提升电机能效的同时,也回收了部分资源,有助于推动电机产业链循环绿色低碳发展;相较于高效电机新品的制造,能减少50%的成本、60%的能耗、70%的材料。制定并细化再制造电机的规则和标准,明确进行再制造的电机类型、功率等,并发布一批具备电机再制造能力的示范企业,通过示范引领带动电机再制造产业发展。

2.6政府采购带动高效

电机产业发展2020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3.697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0.2%和3.6%。通过政府绿色采购,引导电机生产企业积极供给高效电机、采购者购买高效电机。研究制定高效电机、采用高效电机的泵和风机等节能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将高效电机及采用高效电机的节能技术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并与电机节能的相关标准、产品目录等有机结合,扩大政府绿色采购的范围和规模。通过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实施,促进高效电机等节能技术产品生产能力、维保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

2.7加大供需两侧信贷、税收优惠等支持力度

购买高效电机、提升电机生产企业技术能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需要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通过信贷优惠,支持低效电机生产线改造为高效电机生产线,减轻电机购买者资金投入压力。对高效电机生产企业、高效电机使用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根据使用企业电机的能效等级实施差异化电价,能效等级越高电价越优惠。

3结语

高效电机推广需要电机制造商、电机购买者、支持政策等多方面协调推进。特别是营造电机制造商主动生产高效电机、电机购买者主动选择高效电机的社会环境,对高效电机推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左林岳.高效电机节能系统推广与建议[J].上海节能,2022(11):1419-1422.

[2]马小路.高效电机及电机系统推广效果分析[J].电气传动,2022,52(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