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刘赛

身份证号:130130199206102437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测绘技术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现代化测绘方法得以投入应用,我国工程测量水平大幅提高。本文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在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即是近年出现的测量技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施工区域的环境以及资源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在现今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具有了较多的应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即需要能够做好技术应用重点的把握控制,不断提升工程建设水平。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1技术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具有的特点有∶第一,用户数据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中,即能够在同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结合采集获得的地理信息数据对工程模型进行制作。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即能够将数据资料导入到模型中,以此更好的建设工程后期建设;第二,空间分析查询。在该功能中,通过分层处理方式的应用,在经过采集获得原属土信息数据后,即能够将其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分析相关信息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空间操作的方式进一步查询相关数据,同时做好深入的分析工作;第三,系统监理。根据具体工程建设的测量目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即能够根据工程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与矿物资源信息情况对相关的专题信息系统进行建立,以此保证在工程建设当中,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第四,二次开发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包含了图像处理、数据处理、数据提取以及信息模块变量提取模块。通过信息模块变量提取模块的应用,即可以通过软件系统将函数进行输入,进一步分析工程相关数据。在构成二次开发函数资料库后,地理信息系统则将具有强大的输出功能,对工程测量运营成本起到有效地降低效果。

1.2技术数据源

对于GIS技术数据源来说,即是在地理数据库建立中所需的数据来源,包括有遥感技术生成图像、统计数据、地理地图。多媒体统计数据以及实施勘查数据等∶第一,地理地图。包括有地形地貌、植被、水体与覆盖情况;第二,遥感技术。在遥感技术应用中,即根据电磁波理论,通过不同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反射、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应用,在完成信息收集后,对其进行处理成像,是一种对各类景物进行识别、探测的技术,也是目前具有全面功能特点的综合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在收集获得信息后实现相关特征的记录。在信息收集渠道方面,即通过飞行器以及人造卫星等设备帮助相关部门进行数据的识别与判断。对于任何物体来说,都具有对应的光谱特性,即对光谱具有的不同反射、吸收以及折射特性。在遥感技术应用中,则可以通过不同光谱的利用对物体进行判断,根据颜色情况实现对地形地貌的区分,包括有海洋与森林绿地等,也因此成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数据来源;第三,统计数据。包括有国家基本信息、组织机构统计数据等,都是GIS技术应用的重要数据源;第四,实地勘察数据。在野外在获取信息后,则可以将其输入到计算机当中进行记录与存储,进而转换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当中。在该过程中,在实地勘察当中获取的数据即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数据获取

在工程测量工作实际开展中,工作热源即需要能够选择图形尺寸、纹理以及颜色等变量,在屏幕上选择图形显示,包括有图像的分图层显示以及分区显示。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说,其是通过数据符合的应用对数据信息进行组成。对此,在实际技术应用中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数据符号的优化工作,以此实现数据可视化效果的提升。

2.2分层处理

在该环节中,其特点即是能够对系统当中数据进行分层隔离处理,通过对不同内容、数据的隔离,帮助工程在具体建设中能够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快速的掌握,以此实现工程施工准确性的提升。

2.3可视化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空间图形信息三维立体情况进行模拟,对空间状态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传输效率也具有有效的提升效果,使地图动画具有更为自然以及真实的特征,便于工作人员做好数据的分析判断处理。

2.4辅助决策

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当中,也能够在工程测量当中提供数据分析、挖掘以及处理相关功能,以便在工程具体测量中,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查询、获取以及分析处理,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工程决策,为业务管理、工程实施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信息支持,以此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技术发展趋势

在未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中,其主要趋势有∶第一,智能机器人。在现今工程测量工作进行中,也需要进行较多的野外测绘工作。通过GPS、RS以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即能够在代替人工的方式对指定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在采集获得数据后,将其自动的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当中进行分析与处理。在该过程中,不仅能够对具体工程测量工作当中的危险系数进行有效地降低,保障人员安全,且对于工程测量效率来说也具有十分积极地提升效果;第二,GIS知识库系统。在GIS知识库系统建立的应用下,即能够有效整合同工程相关领域数据,包括有人体科学、气候信息以及水文信息等,在以此对工程测量准确性、科学性进行提升的基础上便于人员进行工作决策;第三,“3R”测量系统。在整合 RS、GPS 以及 RTX 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对新的地理信息测量系统进行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测量工程数据。在此过程中,GPS技术在应用中能够有效地监测地面,有效的测绘环境恶劣区域,对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提升。RS技术方面,即通过光学理论、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采集数据信息,具有较广的覆盖面积,在获取的数据信息方面也具有精准与全面的特点。RTX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则能够对比参照坐标点,通过卫星对基准值与流动站进行监测,及时更新相关的数据信息。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可以说,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今的多个领域中具有应用价值,包括有电力通讯、城市规划以及交通道路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未来工程测量工作进行中,即需要能够做好该技术的应用重点控制,不断提升工程测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海波.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9(1):195-196.

[2]刘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