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药学监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药学监护

袁悦

荆门市中心医院,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药学监护实施前的重症监护室患者500例为甲组,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药学监护实施后的重症监护室患者500例,分析不同组患者发生多种耐药菌感染及医院感染率的情况。结果:研究显示,乙组患者在实施临床药学监护后,该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以及医院感染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方式,对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以及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均有积极临床效果。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药学监护

引言:

在重症监护室中,病人通常会面临着病情危重、治疗时间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次数较多等问题,这些病人很容易被耐药菌侵入并发生感染,其中,多种耐药菌株的比例是最大的,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多个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死亡率比较高。所以有必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细菌的抗药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本文通过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详细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药学监护实施前的重症监护室患者500例为甲组,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患者年龄在5-86(54.85±3.66)岁,患者患病类型为创伤、心肺复苏、脏器功能衰竭、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休克的人数分别为59例、159例、85例、35例、100例、62例;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药学监护实施后的重症监护室患者500例,该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61:239,患者年龄在3-80(51.25±5.69)岁,患者患病类型为创伤、心肺复苏、脏器功能衰竭、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休克的人数分别为70例、149例、56例、48例、96例、81例;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且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甲组患者在开展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实施常规监护;在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后进行监测,发现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菌属次之,并且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有上升的趋势。观察组采用了临床药学监测,具体内容如下:①临床药师应当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相关指征有充分的了解:抗菌药物滥用的最大的原因是用药的针对性不够,所以应当对药剂师进行强化训练, ICU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标准,做好消毒工作,并及时送检病原。用药监护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医院的耐药菌种的检测和 ICU感染的流行菌种的种类来进行,并且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和病人的临床特点来进行抗生素的选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医院环境以及医护人员手部的消毒工作;②运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如果药物长时间不能进入到人体细菌感染的位置,很容易引起炎症的恶化,所以要依据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来提高抗菌剂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能力。此外,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用量,防止长期滥用抗生素,提高抗生素的针对性,减少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③实施筛查制度:年龄大的 ICU病人和合并多种并发症的病人都具有较强的肾抵抗能力和较差的排泄功能,如果使用传统的抗生素,很容易造成血液浓度过高的现象,从而加剧对肾功能的损害,所以要注意使用的安全,对抗生素的使用要进行科学的选择。④要加强与医师的交流,强化学习能力,积累临床用药经验;在治疗后对其进行ICU监测发现,临床上以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和克雷伯菌属为主,但所占比例较小,并有较低的差异,并且出现了多重耐药菌的现象,呈下降趋势。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在这一次的观察和研究中,笔者使用了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临床药学监护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二、结果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乙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显著低于甲组患者,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

甲组

500

60(12.00)

32(6.40)

乙组

500

20(4.00)

8(1.60)

T

-

2.065

9.551

P

-

0.021

0.006

三、结论

ICU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域,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鲍曼不动杆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菌,它具有很强的活力,因为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进行了起到茶馆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等,导致了对呼吸道黏膜的破坏,使得这些细菌可以趁虚而入[1]。另外,因为病人身体虚弱,不能及时将痰液排出,所以痰在肺里积累,给细菌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场所;再加上身体抵抗力的降低,使病菌的感染概率大大提高。光谱抗菌药对重症患者具有较强的疗效,但其过量的应用也会引起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2]。加强抗生素的应用,是防止院内感染和多药耐药细菌蔓延的关键。强化药学监测是对抗菌药物使用行为进行规范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关研究表明可,药学监护的方式可以对药师的用药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比重。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伴发的感染会明显增加病死率。所以,对 ICU病人的病原菌进行有效的防治,对于病人的病情发展和病情转归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用药规律和用药指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个性化用药,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药师的用药技能,综合考虑各组织的抗药性、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制订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提升用药的合理性,从而达到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的目的[3]。本次研究的结果中显示,乙组患者发生多种耐药菌感染率和医院感染率都显著低于甲组患者,这与徐宁等人的发现一致,说明在 ICU中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能够显著地减少其感染的现象。

综上所述,药学监护能有效地减少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并能显著地降低院内感染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宁,陶瑞,李嘉嘉.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特别健康2021年23期,96页,202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学中心开放项目.

[2]文英花.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21,021(002):345-346.

[3]兰君.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2(11):3.

作者简介:袁悦,女,199108,湖北荆门,大学本科,药学,荆门市中心医院,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