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投标中常见的废标原因及应对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浅析投标中常见的废标原因及应对方法

吴尧尧

中石化江苏油建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投标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根据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所规定的条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招标人递盘的行为。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企业经历过废标情形,遭受了损失。在投标活动中,保证标书质量、避免废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废标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废标的规避办法,从而实现建筑行业投标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投标;招标文件;废标;条款

1 废标原因分析

笔者从近十年从业经验来看,造成投标废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1.1招标文件编制水平不高

由于很多招标代理机构对招标项目不是很熟悉,往往局限于本行业本专业,通常借用成熟的招标文件范本,往往忽视招标项目因为实施时间、实施地点不同造成的差异,进而影响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由于招标文件部分条款理解的差异性,投标人在投标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琢磨,去猜测,结果导致废标。

1.2招标文件中的废标条款过多过严

有些招标人为了防止纠纷的产生、保护本地投标单位,在招标文件中苛刻的规定了大量的废标条款。有的地方招标文件的废标条款竞有十数项之多,造成评标过程中出现大量废标的不正常现象。有些招标文件中人为的设置投标陷阱,人为制造废标,同时把投标文件中存在的,本来应该按照非重大偏差处理的投标偏差也规定为废标条款。

1.3投标水平参差不齐

按照我国目前的建筑业发展水平,从形式上看是公司投标,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分公司、项目经理在投标。由于这些分公司、项目经理在经营方面都是相互独立核算的,投标信息和资源在一个公司内部很难得到共享,从而造成投标水平的参差不齐,怪象频出。再者,公司职能分工过细,造成经营部门负责与招标人联系沟通,参加答疑;造价部门负责编制投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技术部分负责编制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财务部门负责办理投标保证金等。由于各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统筹、协调和衔接,这样多部门分工合作的投标文件漏洞百出,很难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极易造成废标。

1.4各地招标投标规则存在差异

由于地域保护的存在,为了照顾本地公司,各级招投标监管部门印发了大量的“红头文件”,实际上规定了当地的招投标规则,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招投标“惯例”。尽管招标投标法规是统一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由于上述原因,各地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地方招标,强制规定,开标时项目经理必须携带自己的身份证亲自到会,参与答辩,否则其投标文件按废标处理。

1.5评标委员会滥用自由裁量权

按照《招标投标法》,投标人不存在与评标委员会成员直接沟通、解释澄清的机会。由于评标委员会人员的素质水平、经验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评标委员会的临时性,产生的随机性以及评标活动的复杂性等原因,使得评标过程成为招标人和投标人关注的重点。在评标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止评标委员会滥用“自由裁量权”尤为值得关注。从经验中来看,评标委员会最大的自由裁量权在于对废标的判定上。正是由于评标委员会部分评委滥用自由裁量权导致废标的大量出现。

2 投标人如何应对废标

为提高标书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废标,笔者认为投标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提高。

2.1学习地方红头文件,了解当地投标惯例

当地招投标管理有关部门颁布的“红头文件”,各投标人应认真学习,避免无形障碍,避免不必要的废标,提高投标成功率。投标人应认真研读招标文件关于投标报价、取费标准、可竞争费用、不可竞争费用、标书密封、递交等的各项规定。投标人在认真学习研究这些规定文件的同时,应下沉地方市场,了解当地的通俗做法;同时还要适当关注这些规定的变动更新。

2.2熟悉招标文件,有问必提

经过长期的积累,招标文件编制的越来越规范,内容面面俱到,投标人必须认真阅读招标文件,提示提出异议,不能因为惯性思维而草率地认为招标文件都是大同小异。按照现有规定,从招标文件开始发出到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要有20日历天,投标人在拿到招标文件后必须抓紧时间,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及时提出异议。

2.3建立奖惩制度,多流程审核、把关

投标文件编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多专业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任务,但分工合作的工作方式也会带来汇总问题,谁也不愿意汇总,由于软件系统的问题,容易出现格式性问题,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扯皮,责任不清。所以建议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权责利明确。专人负责综合、统筹,商务编制完成后、技术编制完成后,必须有专人统稿,后续多流程审核把关,将内容重复、错误的部分更正过来。另外,投标单位很有必要建立奖惩制度,每次投标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既要“论功行赏”,又要对出现问题“拖后腿”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经济处罚,体现“奖罚分明”的原则。

2.4认真对待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

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文件是对已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补充和修改,若二者有不一致的地方,则应以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文件为准。招标文件的澄清都非常官方,内容解析不连续,上下文不连贯,理解起来比较费劲,很多投标人对它重视程度不足。科学的做法就是将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文件与招标文件装订在一起,在招标文件中将有关的澄清、补充、修改以醒目的方式逐条标出,防止投标人员疏忽大意,顾此失彼。另一方面,有的投标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电话咨询招标人,并按照其答复进行编制标书,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必须以书面方式为准,口头答复无效,一旦由于招标人的口头答复而造成投标人废标,则招标人概不负责,投标人只好自吞苦果。

2.5重视投标保证金

因为投标保证金被废标的情况比比皆是。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可以是银行出具的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投标人必须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并不得有任何瑕疵。投标人应高度重视投标保证金的缴纳规范化,安排专人负责。但是投标过程中,投标人的财务人员或银行在填写支票、汇票时经常出错,如漏写收款人名称、不写金额、填错出票日期、印鉴不清或不齐等,由于这些低级错误而导致投标保证金无效的案例不胜枚举。

2.6做好投标预案

投标活动是一项要求比较严肃的活动,想要做到成无一失,就必须及时做好投标预案,明确响应的公司职能部门和人员。省外投标人由于对开标地点的交通状况了解不足,因此类疏忽大意而导致在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之后才到达开标现场,只能遗憾出局。投标人必须充分预留机动时间,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

2.7重视评标过程中的质询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要求投标人作出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一般来说,除算术计算错误修正外,评标委员会向投标人提出质询的问题都属于投标文件中的偏差或者错误,并且大都是关系到是否废标的重大问题,一般问题评标委员会是不会问的。所以投标人的授权代表在回答时要谨慎,要及时与本公司投标人员沟通,认真对照招标文件,特别是其中的废标条款,要想一想评标委员会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如何回答对自己最为有利,不至于掉到陷阱中去。

3 结论

总之,废标问题必须引起投标人的高度重视。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的专业素质,规范招标投标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另一方面,投标人也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个问题,不断汲取已有的经验教训,提高本公司投标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在竞争中磨练提高自己的投标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松伟.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如何处置[J].中国招标,2022(04):53-54.

[2]姚伟.警惕取消投标保证金的后遗症[J].审计与理财,2021(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