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规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电力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规范研究

王亚平

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市,014010

摘要:配电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连接各大客户和各大客户之间的纽带,随着城市电网的改革,需要将高电压的电压输送到电网的负载中心,达到降低电压的目的。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技术问题时常出现,因此,从施工和其他方面引起的各种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在电力项目建设中,应加强对项目的安全控制。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1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根据我国“十四五”期间严控煤炭消费和“十五五”期间减少煤炭消费的战略部署,从电力行业起,逐步设定与减排指标密切相关的分级总量调控指标。按照“双碳制”的要求,到2050年,非石油工业的发电量将达到90%以上,而煤的比重将低于50%,应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各种非石油资源,如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等,建立一种多元化、洁净的能源系统。

1.1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综合性

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包含的内容和范围很广,在设计图纸、采购材料、现场施工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在施工时不仅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控制,通过全面的施工和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技术。

1.2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长期性

通常,电力项目建设耗时长,从选地、构思、设计、修改、施工至投产,整个建设周期长达1~3年,有可能会延长施工周期,需要消耗较多的资金,同时,在施工中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直至完工,因此,应做好前期的投资和准备工作,避免拉长战线、增加施工成本等财务损失。

2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存在的不足

2.1 技术管理人员水平差别大

技术管理人员水平差别大,整体素质不高,是电力工程技术的重要制约因素。电力工程人员具有流动性特点,且施工水平差距大。开展配电工作时,工程人员多依赖施工经验,相应影响技术管理成效,使电力工程的不良问题多。

2.2 配电网过电压问题

配电网络在电力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起到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作用。采用配电网络时,应考虑配电网络的所处位置,在恶劣条件下,若配电网络的爬距离不够,将导致电力系统长期运转,并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坏。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源装置处于大气过电压或内部过电压的条件下长时间工作,将导致配电网络及隔离装置发生失效。其过电电压幅度通常是平时的4倍,给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2.3 部门间协调不力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中,一般会有专门的技术工程公司派专业的人员来提升技术水平,技术公司需要以电力工程的实际建设内容作为核心,和其他的工程单位比如说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之间相互配合,以达到共同施工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中,往往缺少不同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技术单位没有发挥出其最大价值,这样就导致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缺少精准性和专业性,进而影响了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2.4 其他相关施工技术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配电变容载比。供电可靠性受变电站中变压器数量与容量的影响,基于此,相关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变压器容量、台数等,采取因地制宜原则,有效控制配变容载比。为将配网故障停电范围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提升配网转供电力,要合理应用联络开关。通过应用联络开关,可以在检修维护工作中合理设置停电区间,从而解决单端电源供电不稳定、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此外,可以将配网划分为不同区域,明确不同区域的供电范围,为施工人员创造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

3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应对措施

3.1 提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

在电力项目中,工人们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技能,并将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还要进行专业的技术训练,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各建筑单位对技术人员的职责和职责要执行到位,应合理选择和调配人才,充分发挥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 制定和落实施工技术方案

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前,应当了解电力工程现场情况,深入现场考察调研,保证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施工操作提供指导作用,促进顺利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时,应当注重工程造价问题,优化安排施工工序,减少不良损失。优化技术方案设计,深入分析施工安全问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额外损失。

针对电力工程施工,应当在停电状态下开展操作,规范施工着装与配件,确保施工人员与高压电处于绝缘状态。注重比较分析技术方案,优化不足与缺陷,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注重落实施工技术措施与要点,减少电力工程施工中的不足,确保现场顺利施工。

3.3 改良更新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也乘着这股东风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就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建造出高质量的电力工程。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改良的重要性,企业高层领导以及工程负责人要转变思想,融入现代化高端科技的大潮,逐步适应形势发展,要及时淘汰落后的施工工艺、施工工具设备等,引进新型设备、工艺等来优化工程施工,利用先进的工艺来改良施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电力企业需要给予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更多的重视,企业的高层领导以及相关的负责人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转变思想观念,利用好现代化技术,逐渐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对于一些已经落伍的施工工艺要及时摒弃,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使用更加先进的工艺来进一步优化施工流程,从而提升电力工作整体施工水平。

3.4 强化流程管理

落实电力工程施工流程管理工作,可以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要做好流程制度改革工作,并完善工作方法。通常情况下,在完成电力工程项目招标工作后,需要将具体结果反馈给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在施工前期详细收录经营部存档的图纸信息、招标信息等。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核算工作,经过预算中心审查并审查合格后,企业财务部门才能收取预付款。在与施工部门签订协议后,将预付款及时支付给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要对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检验,检验通过后才能开展施工工作,这对于提高电力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施工各环节的安全,电力企业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进行安全宣传活动,使所有施工人员都具备较强安全意识,在未来开展工作时,能够将安全放在首位。在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有关部门必须正确认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经费,制订科学、安全的防范措施。安全监管人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工作方案,在全方位落实不同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做好电力工程管理流程优化工作。电力企业要组建专业素质较强的工作队伍,队伍中的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拥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认真、严谨对待各环节工作,高质量地落实各环节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力工程需要具备较强安全性与可靠性。电力工程是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落实电力工程施工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用电需求,推动我国社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为使电力工程施工工作顺利进行,提升施工质量,在落实具体施工工作时,施工人员需要合理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雷晓红.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4):28-29.

[2]吴源昌.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19,26(08):244-245.

[3]杨彩霞.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