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进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进展分析

王瑄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以睡眠时出现的严重低氧血症为典型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常伴随着呼吸中断、低氧血症、睡眠结构改变、日间困倦、认知障碍等,该疾病常引发交通事故、工伤、离婚等社会问题。临床上该疾病多以手术治疗,然而,适当的护理可以有效地辅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本次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进展开展综述。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护理;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常见的、多发病,6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1]。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许多心脑血管病的独立风险因子,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在治疗期间联合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1.行为护理干预

1.1 控制体重

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病的主要风险因子,多数患者伴有肥胖者,其发病机制与肥胖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控制体重可使上呼吸道的堵塞、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减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食物减肥,二是通过运动减肥。在日常生活中,减肥主要是通过超低卡路里的食物来进行,通常情况下,减肥达到10%左右,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的低通气指数。运动包含有氧运动、骑车、登山、健身等,也能起到减肥的作用。

1.2 体位护理

所谓的体位疗法,就是采用一定的睡眠姿势来缓解上呼吸道的堵塞。在睡眠状态下,仰卧位比侧卧位更容易出现窒息,这与上气道的神经调控能力降低、肌放松、腭、舌等重力后对气道造成压力有关。通过体位护理指导可有效缓解症状。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枕头,比如三角枕、颈枕等,帮助患者维持气道的畅通,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呼吸暂停和打鼾的情况。

2.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睡眠时会出现打鼾、睡眠结构紊乱、缺氧、记忆力减退、白天嗜睡、头昏、乏力等症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尤其明显。然而,精神紧张和自卑都会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一定的损害,可以通过认知干预、行为支持以及获得家人和社会的合作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实现身体和精神的恢复。术前需要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2]。术前,采用一对一心理护理的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疾病宣教、治疗成功案例的方式,为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引导,并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及时地矫正,逐步提高患者的遵从性。护士为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与意义,手术的安全性,术后的不适与并发症,以及如何处理,争取患者的谅解与合作。

2.1.2 常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等多系统损伤。患者往往会出现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血液黏稠度升高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在晚上睡觉时突然死亡。除此之外,还会导致一些内分泌方面的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发育迟缓、性功能障碍等。故应注意对伴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术前需要对血压、脉搏、心率、血糖等进行严密的监测,以便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处理,并配合各项术前的各项检查,以便医师调整治疗方案[3]。此外,术前指导患者禁烟酒,做好保暖工作。

2.2 术中护理

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特别是对于重度患者来说,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事故,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诸如上气道梗阻、大出血等严重的状况,甚至可能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而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并且要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1—2个静脉通道的建立,同时要做好急诊气管切开的准备。护士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要时刻关注患者及血氧饱和度,同时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关注患者的口鼻、伤口的渗出状况,避免出现误吸现象。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监测

在手术结束之后,尤其是在24小时之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还要注意局部水肿的程度,防止出现窒息的现象,一旦出现了异常,要第一时间向医生汇报。

2.3.2 呼吸道护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应该采取半卧位、侧卧位或仰卧位,以便能将患者的口部分泌物和渗出的血液尽快排出,避免发生误吸。在为患者术后3天提供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治疗,缓解局部的红肿。

2.3.3口腔护理

手术后,患者的伤口会出现严重的渗血、肿胀等症状,加之患者的口腔自身的自我净化功能下降,很容易引起厌氧菌的出现,所以手术后要注意口腔的卫生,防止感染。从手术第1天起,用呋喃西林漱口液或甲硝唑漱口液,清理口腔。

2.3.4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能够预防创面出血和感染。手术后,患者因咽部肿大及吞咽痛而不愿意进食。如果在切口没有流血的情况下,护士应该在手术后6小时开始鼓励患者吃一些冷的流食。在术后3天之内,患者可以吃一些温凉的无渣全流食。后续可以慢慢吃一些半流食、软食,但是不能吃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多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

2.3.5 疼痛护理

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手术后会有比较强烈的痛苦,最痛苦时间段为术后24小时之内。术后2天后疼痛会有所缓解。需要为患者提供疼痛护理,术后为指导患者在口腔中含漱冷饮,或采用冷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神经末梢的敏感度,也可以促进血管收缩,改善局部肿痛[4]。对于严重的患者,可以用地西泮等止痛药来缓解痛苦。

2.3.6 出血护理

手术6小时后,创面会有少许的渗血,所以要让患者保持镇定,尽量把血液吐出来,以免将血液吞咽,否则会导致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会加重出血问题。手术后的出血有两种类型,一是原发,二是继发。在手术后24小时之内发生的流血就是原发性流血,假如流血的数量很多,就要考虑到手术止血不完全,所以要马上告知医生,让医生对其进行治疗。术后3—7天后会出现继发出血,这是由于创面伪膜脱落,应该指导避免食用热的和辛辣的食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原因比较复杂的慢性疾病,护士在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长期治疗的管理以及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等各方面,都应当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通过强化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徐丽雅,张智,陆昊. 过渡期护理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在老年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20):1581-1587.

[2] 彭财妹,吴华,何泉金. 启发式护理管理下细节化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0):1980-1982.

[3] 周静. 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3,36(3):138-140.

[4] 赵祝芬,魏艳娟,李友仙,等. 综合护理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45-4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