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照射特定穴位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4

激光照射特定穴位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赵保东, 王佳莺

山西省中医院康复科  

【摘要】 目的 观察激光照射内关、安眠、申脉、照海治疗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卒中后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激光治疗,照射部位为双侧内关穴、双侧安眠穴、双侧申脉穴、双侧照海穴。对照组给予假激光照射。于治疗前、后4周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发现观察组PSQI各项指标均较入选时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无显著变化(P>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又又又又又又又又评分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激光照射特定穴位治疗可显著改善卒中后失眠证患者睡眠质量及情绪障碍,该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卒中后失眠;激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脑卒中患者度过急性期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缺失症,以失眠最为常见[1]。脑卒中后失眠不仅诱发引起患者神经生理功能失调,还会影响机体日常功能,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及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速度,加重躯体负担,影响脑卒中后康复进程[2]。随着卒中发病率的升高,卒中后失眠的发病率亦呈明显上升趋势[3]

卒中后失眠是以频繁而又持续的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并且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发病率为10%-15%。不健康的睡眠模式与及睡眠障碍在卒中后群体中较为常见。发病原因与头部受到器质性损伤有关。安眠类药物虽有短期疗效,但往往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不同程度依赖性及认知损害的问题。因此,探寻一种有效、安全、无副作用、无成瘾性的睡眠干预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规则的睡眠—觉醒模式及较差质量的睡眠不仅增加疲劳程度,而且对机体内分泌、免疫功能及新陈代谢状态也有不利影响[4]。目前对失眠的治疗主要停留在人工合成的镇静药、催眠药阶段,由于这些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和戒断反应。卒中后患者生理机能处于低下状态,镇静安神药对患者认知情况也会产生不良影响[5]。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具有局限性,因而寻求非药物治疗失眠症,特别是卒中后失眠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课题[6]

激光照射是一种无痛无创的治疗技术,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7]。应用低能量激光治疗失眠逐步得到临床重视,其治疗作用机制亦有所探讨[8]。本研究旨在观察激光照射特定穴位对卒中后失眠症患者睡眠、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为治疗该类患者提供新的思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山西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严格遵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山西省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经统计学比较,发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病程(月)

激光组

36

23

13

58.31±10.07

2.13±0.82

对照组

36

20

16

58.27±10.56

1.99±0.85

1.2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的诊断标准[9]。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与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不寐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2016年第三版)制定“不寐”的诊断标准[10]。较轻的表现为入睡时间延长,或寐而易醒,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症状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不眠;常伴有头晕头昏、神疲乏力、白天困倦和烦躁不安等症状;常因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和病后体质虚弱而发病,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指标。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失眠的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12](2018年第8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制定“失眠”的诊断标准。具有以下症状: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经常容易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日常睡眠晨醒后精神不足,且在有充分的睡眠机会且环境适宜时,仍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的主诉中包含以下1种或多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障碍症状:全身不适感或疲乏不清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和日常社交功能损害;情绪易激动;白天思睡或困倦;缺乏对事物的兴趣,做事精力减退;头晕头昏,紧张或其他与睡眠不足有关的躯体症状;日常生活或工作过程中发生错误行为的频率增加;具有过度关注失眠结果的倾向。

1.3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10。符合上述的西医及中医的诊断标准,且失眠继发于中风;②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总分>7分,患者意识清醒,语言流利,无智能障碍,能读懂量表并配合治疗;③纳入试验者,须为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相关文件;④年龄40~80岁,性别不限;⑤中风病处于恢复期,即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并且病程3个月以内者;⑥因中风后失眠而继发轻中度焦虑抑郁者,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评分在区间[8,35]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评分在区间[7,28]。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②两周内使用任何其他治疗失眠症的药物,或接受影响睡眠的其他疗法者;③既往有精神障碍疾病病史的患者;④重度意识障碍及严重心脑肾功能不全患者;⑤中风次数≥3次的患者;⑥患重大原发性疾病者(艾滋病、造血功能异常、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和恶性肿瘤等);⑦皮肤对光过敏的患者;⑧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⑨其他疾病引起继发性失眠患者;⑩酗酒者或精神药物依赖者;妊娠计划妊娠或处于哺乳期的患者;既往脑部手术史或癫痫病史;颅内有金属异物患者。

1.5剔除、脱落标准

   ①纳入患者中存在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纳入后对治疗内容不能配合者;③试验中突发其他影响观察结果的状况,应停止临床试验者;④出现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以观察者判断为准,不宜继续参加试验者;⑤患者或其家属在观察试验中不愿意继续治疗,向医生要求退出者。

2、治疗方法

操作治疗前,医者与患者取下手机、戒指、磁卡等金属物品,佩戴护目镜,医者用乙醇清洁治疗接触头,打开锁开关,进行参数设置。

将 山西益恩益生产的弱激光耦合治疗仪 ,放至患者身旁。接通电源,用干毛巾遮盖住患者双眼或嘱患者闭上双眼。将激光纤维束垂直对准穴位,并用胶布固定激光光纤定位贴,启动开关进行照射,照射结束后关掉开关,切断电源 。治疗输出激光的波长为 635nm、589nm、532nm、447nm、810nm,功率5~60mW。每天治疗一次,每次治疗20分钟,每周治疗五天,连续治疗四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假激光刺激治疗。激光照射部位同观察组。

3、评价方法

于治疗前、治疗四周后,由两位不知晓分组情况的主治医师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具体评定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睡眠质量评定,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量表,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及一般人睡眠质量评估,分值范围0—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抑郁情绪评定: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该量表主要对患者焦虑、躯体化、体重、认知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日夜变化等7类因子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如评分<7分表示正常,7分—17分表示轻度抑郁,17分到24分表示中度抑郁,>24分表示重度抑郁

焦虑情绪评定: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该量表评定内容包括焦虑心境、紧张、害怕、不同系统症状、认知等方面。满分56分,0—7分为无焦虑,8—14分表示可疑焦虑,15—21分表示存在焦虑,22分—29分表示中度焦虑,>30分表示重度焦虑

失眠严重程度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评定,总分32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失眠程度越严重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3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PSQI减分率制定。临床痊愈:患者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小时,睡眠状态深沉,醒后睡眠充分,PSQI减分率>75%。显效,患者睡眠状况显著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睡眠深度增加,PSQI减分率大于=50%而小于75%。有效,患者失眠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三小时,PSQI减分率大于等于25%而小于50%;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显著改善,甚至失眠加重,PSQI减分率小于25%

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所得计量数据以(x±s)表示。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入选时2组患者PSQI各项指标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发现观察组PSQI各项指标评分均较入选时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其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无显著变化,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PSQI总评分

Z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6

14.28±3.49

9.50±4.58

-4.576

0.000

对照组

36

14.33±3.52

6.58±4.07

-4.637

0.000

Z

-0.345

-3.567

P

0.765

0.000

4.2治疗前后2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及HAMA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MD总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HDMD总评分

Z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6

24.26±9.39

14.50±9.38

-4.496

0.000

对照组

36

24.33±9.52

14.58±9.17

-4.539

0.000

Z

-0.243

-3.597

P

0.715

0.000

表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MA总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HDMA总评分

Z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6

19.98±6.49

12.59±7.68

-4.834

0.000

对照组

36

19.39±7.12

11.23±5.08

-4.737

0.000

Z

-0.168

-3.967

P

0.798

0.000

5、讨论

激光生物效应:激光治疗机的光媒为泵浦激光,波长635nm、447nm、532nm、589nm、810nm,正处于人体组织窗口,易透过皮肤进入组织深处,可以有效穿透软组织2~7cm,激光以光量子的形式被 组织吸收后,转变为生物能,增加了组织的生物活性,促进了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了病变组织修复[13]。 此外,激光尚具有对组织的电磁生物效应、激光累积等生物效应,具有降低神经兴奋性的功效,可快速消炎止痛。弱激光耦合治疗仪是一种很有个性的医疗设备,具有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等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其PSQI各项指标评分均较入选时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并且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表明激光照射穴位能提高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卒中后失眠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经过治疗四周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均基本消失。上述结果不仅与激光照射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关,同时与激光照射的抗抑郁作用密切相关。

根据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等范围。其病因很多,有思虑劳倦,内伤心脾,或惊恐房劳,耗伤肾阴,或素体虚弱,心虚胆怯,或情绪抑郁,肝阳扰动,或饮食不节,脾胃不和,本病虽然病因众多,但

最终均阴盛阳衰,阴阳失交,导致心神不安而难以入眠,故治疗当以养心安神为主。激光照射穴位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修复损伤细胞,唤醒睡眠细胞,促进人体生化酶的增量,使人体自身生化反应更完全。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功效.激光照射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神经、调节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消除炎症物质等生物学效应.当激光照射穴位时,对皮肤的穿透性较好,可达穴位深处。部分激光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使局部温度升高,即向周围扩散。从而起效.激光照射穴位避免了疼痛及器械交叉使用产生的感染等问题,且,激光照射易于操作,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医者乐于使用。

参考文献:

【1】田娜颖,吴硕琳,王春雪,等.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18;53(9):979-82.

【2】张鹏, 李雁鹏, 吴惠涓, 等.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 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5):324-335.

【3】Jing R,Feng K.Efficacy of Intradermal Acupuncture for Insomnia:a Meta-analysis[J].Sleep Medicine,2021,85:66-74.

【4】Smith L.Enzyme dissolution of the nucleus pulpous in hu-man[J].J Am Med Assoc,1964,187:137-140.

【5】Silvani Alessandro.Sleep disorders,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A translational perspective[J].Autonomic neuroscience : basic & clinical,2019,218:31-42.

【6】Sibel Mandıroğlu,Cigdem Ozdilekcan.Impact of Acupuncture on Chronic Insomnia: A Report of Two Cases with Polysomnographic Evaluation[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tudies,2017,10(2):135-138.

作者简介:赵保东 男 汉 本科 主任医师 山西省中医院

研究方向:擅长治疗眩晕、中风、面瘫、耳鸣,以及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狭窄斑块、颈椎病等引起的头晕、头痛、失眠等疾病。

王佳莺 女 汉 研究生 主治医师 山西省中医院 研究方向:擅长治疗中风、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小儿脑瘫、偏瘫、周围神经损伤等所致的身体或神经功能的缺陷,以及头痛、三叉神经痛等慢性疾病,以及姿态形体矫正,如青少年驼背、X型腿、O型腿矫正、小儿斜颈的中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