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探讨

岳春美,金云川,王东梅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药物注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某医院眼科收治的240例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命体征情况、手术时间、手术配合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手术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要点;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手术配合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玻璃体内注射(IVI)手术始于1911年,最初是向眼内注射气体以修复视网膜脱离,并逐渐演变为将各种药物注射到玻璃体中的方法。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患者需要IVI治疗[1]。IVI可以让药物有效绕过血眼屏障,直接作用于视网膜、脉络膜和玻璃体液等眼内组织,增加眼内局部药物浓度,使药物在眼内的治疗效果最大化,减少全身副作用,是治疗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最有效的方法[2]。研究表明,在与手术失败的临床风险相关的因素中,患者因素是最危险的因素。IVI使用局部麻醉,能否顺利完成手术,避免术后并发症,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与患者的病情及其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内药物注射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配合程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202年1月~6月在某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腔内玻璃体注射手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手术适应证明确,病例资料完整;②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意识清晰,无交流障碍;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功能脏器疾病者;②患者昏迷或意识不清; ③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男56例,女64例;年龄:≥55岁75例,<55岁45例;婚姻状况:未婚5例,已婚111例,离异1例,丧偶3例;职业:农民45例,工人3例,退休31例,职员17例,自由职业22例,学生2例;患眼:左眼64例,右眼56例;手术次数:≥3次23例,<3次134例。研究组男58例,女62例;年龄:≥55岁77例,<55岁43例;婚姻状况:未婚4例,已婚114例,离异0例,丧偶2例;职业:农民48例,工人8例,退休32例,职员15例,自由职业15例,学生2例;患眼:左眼58例,右眼62例;手术次数:≥3次12例,<3次7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健康教育,鼓励患者配合手术管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会再次核实患者身份和患眼侧,检查患者术前准备是否齐全,各项化验结果是否正常,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协助患者通过病床,将其置于舒适的体位。连接心电监护仪,准备手术工具,并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1)术前

①手术室护士需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是否多次手术等情况,制订护理干预措施。②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并以图片、视频等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介绍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手术流程、药物知识、术中配合注意事项等内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③指导并训练患者固视,与患者分享既往成功案例,讲解不良心理状态对手术的影响、患者积极配合对手术成功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术中

①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手术室温湿度,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维持在30%~60%。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询问患者感受,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覆盖棉被,做好保温护理。②连接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将患者双上肢固定于身体两侧,指导患者摆正头位,使眼球处于水平位。③严格执行三方核查,再次确认患眼侧别,备好手术所需器械、敷料,规范消毒铺单。应用聚维酮碘行结膜囊消毒,并用无菌溶液彻底冲洗。双人核查药品名称和规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准确配制。实施手术时,嘱患者眼球固视鼻上侧,颞下距角膜缘3.00~4.00mm进针。

(3)术后

为患者术眼涂少许典必殊眼膏并以无菌敷料覆盖,协助患者移至转运轮椅上,避免头部用力转动、突然坐起等。嘱患者放松心态,注意休息,勿用力闭眼、咳嗽,保持术眼睛清洁干燥,防止术后感染,护送患者安返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量表包含20个条目,标准分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②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情况: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采用动态心电监护仪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以术后数值更趋近日常平均值为标准,认为生命体征优[收缩压125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70mmHg、心率70次/分]。③比较两组手术配合度及手术时间。④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定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得分≥90分为满意,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为(58.41±4.13)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8.98±5.50)分;干预前,对照组SAS评分为(58.88±4.95)分,干预后,对照组SAS评分为(53.07±4.40)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生命体征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手术配合度、手术时间、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生命体征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

对照组

120

134.55±16.80

77.09±9.10

72.80±4.78

观察组

120

128.42±8.98

70.95±6.60

71.38±3.99

t值

-

-3.531

-5.981

-2.515

P值

-

0.002

0.001

0.014

表2 两组手术配合度、手术时间、满意度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配合度(分)

手术时间(min)

总满意度(分)

对照组

120

86.89±12.96

8.33±2.77

90.73±3.27

观察组

120

93.97±10.76

6.86±2.12

97.39±3.02

t值

-

4.612

-4.230

16.48

P值

-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文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这与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配合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是影响手术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医师团队协作,而忽略了患者因素对手术时间的影响,尤其是在局部麻醉手术期间。作为手术团队的一员,患者积极的态度和信念、积极的配合和对手术关键时刻的自我控制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计划地对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活动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减少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

[1]邹弋华,费萍,赵培泉.玻璃体腔注射后眼内炎预防现状及临床研究进展[J].眼科学报,2020,35(3):198-203.

[2]司霞,孙楚枫,陈月,等.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Meta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0,38(9):773-780.

作者简介:岳春美(1982-10-15),女,汉族,云南曲靖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眼科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