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1
/ 2

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邓凯

(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99)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特殊类型之一,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生物学特征具有独特性,并且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情况堪忧、死亡率较高,会对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命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超声技术一方面因为其本身的价格优惠、检查方式简便、安全性高、结果出具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另一方面患者对于超声检查的熟悉度较高,对于超声检查的接受度、信任度、耐受度较高,所以在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篇文章主要是从二维超声、彩色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光散射图像的检查特征这几个方面出发,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进行详细阐述,以期能够提高临床上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一、三阴性乳腺癌的概念、病理特点

(1)概念

三阴性乳腺癌特殊乳腺癌的一种,“三阴”指的是其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均为阴性。其在乳腺癌中占比达到了10%~15%,并且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更高的早期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但关于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并不多见。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种侵袭性病程,发生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并且患者在50岁之前的发病概率较大,肿瘤平均长径呀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2)病理特点

多数三阴性乳腺癌为浸润性导管癌,其肿瘤组织学分级较高,以Ⅲ级浸润性导管癌占多数。三阴性乳腺癌的主要病理特点为:浸润性导管癌分级较高且不含特殊类型、病灶部位具有较为光滑的边缘,在肿瘤中心可以发现其部分纤维区呈现瘢痕样,同时可以观察到病灶周围的淋巴细胞被浸润。

二、三阴性乳腺癌的二维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诊断是指利用二维超声对病人病灶部位的大小、形态等情况进行检查,以此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发展情况。

大小:三阴性乳腺癌的肿块较大,检测结果中2cm以上肿块的数量较多。这是因为在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时并无明显特征,而肿块生长速度较快,因此被发现时肿块已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育,因此体积较大。

形态:三阴性乳腺癌的形态一般比较规则,其中一项重要的图像鉴别特征就是微小分叶状。有研究指出三阴性乳腺癌可呈现为较规则的椭圆形肿块,也有检测机构研究指出:肿块的形态多为细小分叶状不规则形态,少部分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所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对病人病灶部位是否出现微小分叶状肿块特别注意。

边缘征象:无毛刺征是三阴性乳腺癌肿块的边缘特征,少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才存在边缘光滑的表征。

边界:三阴性乳腺癌拥有较为清晰的肿块边界,可以与周围的正常生理组织进行区分。这是因为三阴性乳腺癌为恶性肿瘤,由于病情不断发展,肿瘤不断生长蔓延,而因为肿瘤组织是含有部分纤维成分的,因此肿瘤细胞会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并且与周围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产生的反射波更为强烈,所以三阴性乳腺癌拥有清晰的边界。

晕环:病人发病时多呈现出高回声晕、低回声肿块。

内部回声:三阴性乳腺癌的内部回声多为低回声,这与乳腺部位的乳腺腺体和脂肪是不同的。

微钙化:微钙化是指病灶部位有簇装分布的直径在0.2~0.5mm之间的点状强回声。

三、三阴性乳腺癌的彩超诊断

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能够促进血管生成,病人患上三阴性乳腺癌后,虽然其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呈阴性,不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的表现水平还是相对较高的,所以在检查时会发现肿块的微血管比较丰富。而根据Alder血流分级标准,可以将三阴性乳腺癌肿块内的血流状态分为4级:没有发现血流信号为0级;少量血流,发现1~2处点状血流信号为1级;中等血流,发现3~4处点状血流信号或1条清晰的血管同时血管长度与肿块半径相近为2级;丰富血流,发现4处以上点状血流信号或2条清晰的血管为3级。有研究显示三阴性乳腺癌的肿块的血流状态以2、3级为主。而血流越丰富,说明肿块内的微血管越丰富,这就说明病人的肿瘤的恶变程度越深。

四、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诊断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肿块内微小血管,超声造影诊断能够对此进行较为清晰的显示:三阴性乳腺癌肿块造影后大多表现为高增强,只有极少数肿块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在进行造影后,肿块内部可以发现充盈缺损血管以及穿支血管,血管形态大多呈分支型,还有一部分呈现点状,只有极少部分呈现环形,未见单支型。因此可以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并且判断准确性较高。超声造影可以在肿瘤良恶性的初步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避免对恶性肿瘤造成漏检或是误检。

五、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弹性成像诊断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组织硬度,可以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进行检测,其目的是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具体方法为:根据组织弹性硬度的不同进行编码后,根据检测结果中的不同色彩(绿色代表较软组织,红色代表较硬组织,蓝色代表中间硬度的组织)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组织硬度进行评分。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肿块弹性成像评分在4~5分之间,结果显示三阴性乳腺癌与肿块弹性成像评分、剪切波速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其可以作为辅助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依据之一。超声弹性成像标准:1分—病灶区红绿蓝相间;2分—病灶区域以蓝色为主;3分—病灶区大部分呈蓝色,少部分呈红色;4分—病灶区大部分区域呈红色;5分—病灶区包括周围组织均呈红色。

六、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光散射成像诊断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肿块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氧饱和度和正常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使用超声光散射成像技进行计算,以此来对三阴性乳腺癌肿块的大小、边缘形态、形状、生长方向、后方回声等超声特征以及光学特征进行确定与判断。超声光散射成像标准为: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超声BI—RADS评估分级,即:l级表示没有发现异常,结果为阴性:2级表示肿瘤符合良性特征,肿瘤没有恶变倾向,结果为为良性;3级表示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需要在半年内进行定期检查,结果为可疑良性;4级表示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需要通过取样活检来进行确定,结果为可疑恶性;5级表示是病灶部位是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非常大,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结果为高度可疑恶性。在这之中,对于4级,需要按怀疑恶性程度,将其再细分为4A级、4B级、4C级。结合BI—RADS分级诊断结果,发现结果为1~3级说明肿块为良性肿块的可能性较大,而结果为4~5级则说明肿块为恶性肿块的可能性较大。研究结果显示,若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为恶性时,其超声光散射成像结果为:总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血氧饱和度较低,其结果与良性病灶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可以对肿块的代谢情况进行反应,可以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较准确的鉴定。但是,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也拥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检查费用高、检查花费时间长,因此超声光散射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少。

七、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中超声的应用

在目前,临床上并没有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特效靶向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化学疗法进行治疗。新辅助化疗是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这是一种在手术治疗前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的全身性辅助化疗方式,这种化疗的目的是使患者体内的肿瘤体积减小,使患者能够利用手术方式将肿瘤切除,最终达到抑制病灶转移、提高远期疗效、探知药物敏感性的目的,以此来改善患者预后与后续治疗。有研究显示,在使用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酸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后,利用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化疗化疗效果进行评估,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因此利用超声检测可以对化疗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所以超声检查可以对患者的临床化疗效果进行评估,侧面反应化疗有效性,能够在医师调整化疗方案中发挥辅助性作用。

八、总结

超声是一种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利用超声可以有效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概率,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也在不断进行丰富与发展,成像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相信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临床上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