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0
/ 2

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管理分析

葛军

510521199102220275

摘要:目前,业界关于各类土木工程主体工程部分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角度较多,都强调了工程施工组织协调及质量控制机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如今建筑工程结构规模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影响主体施工的因素越来越多,文章基于现代主体工程施工现状,提出应当基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理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管理;措施

1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1.1模板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模板施工是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模板工程施工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模板质量问题。模板质量会对混凝土施工产生极大影响,如果模板质量不合格,会直接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房屋建筑工程对模板工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也会对模板强度、硬度进行检查,模板质量主要会受到模板结构设计方案的影响,如果设计水平较低,模板结构存在较大问题,就会降低模板质量。安装模板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忽视设计图纸,没有严格按照图纸的规定进行安装,导致模板不够固定,出现轴线位移等问题。二是模板工程中的支模问题和拆模问题,在支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起拱情况和模板的强度,但是在实际支模时,起拱和强度往往不会满足相关要求。支模工作会对拆模工作产生影响,如果支模方式不够合理,就会增加拆模的难度。

1.2设备管理应用水平

现代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中会用到各种类型的机电设备,设备的合理应用是提升施工效率和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但不规范的设备管理也会影响施工质量。首先,部分项目主体施工选取的设备工具种类、型号不合理,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其次,设备操作方式不规范,尤其是多种设备协同作业的情况下,设备布局及使用方式缺乏合理性,将会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中,导管在模板中的位置不合理,或是振捣设备振捣方式不规范,都可能导致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受到影响。最后,在建筑主体施工中,如果没有做好设备工具的养护管理,可能导致设备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或是频繁出现故障,无法有效发挥其在主体施工中的作用,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1.3工程施工管理不健全

现如今,工程施工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对有关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的落实不到位,是建筑主体工程施工通病的重大表现,也是制约主体工程建筑的主要因素。同时,伴随国内建筑工程市场化运营,在开展主体施工前,施工机构一般会将综合建筑工程划分成众多小项目承包给工程建设机构。

这些机构的施工管理水准与施工技术有待提升,在实际主体工程施工管理中,管理机制与要求不能呈现出原有效果。

例如,部分施工机构在实际施工中,鉴于福建巨铸集团有限公司与漳州骏卓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同,对资源配置与工程建设进度中的实际落实情况,均会使其两者之间出现重大冲突,给主体工程施工质量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造成重大影响。

2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管理策略

2.1模板工程管理要点

模板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主要内容,也是主体结构工程管理的重点,对模板工程进行管理时,要严格检查模板的质量,在审核过程中,重点关注模板的稳定性,根据预期承载要求进行检查,同时还要考虑模板的强度情况,确保模板的强度符合相关规定。管理模板工程时,需要重视模板的尺寸,只有保证尺寸的精准性,才能使各个模板紧密衔接,令接缝部位更加严密,满足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要求,提高模板工程和整个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模板工程会直接影响其他工程的质量和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为了保证模板工程的质量,需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管理人员要经常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掌握模板工程的施工进度,了解模板工程面临的问题。为了保障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提醒模板施工人员,让施工人员按照规范标准和安全规定进行施工。对混凝土模板进行管理时,要重点管理混凝土模板的制作安装过程,及时发现混凝土模板的质量安全隐患,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对木楞胶合板模板、木模板、支撑、对拉螺丝、管卡进行检查,在工程中应用Φ48*3.5钢管扣件支撑,应用Φ12钢筋车丝和M12粗制螺帽。搭建排架时,需要确定排架支撑间距,通常,梁下间距不得高于800mm,板下间距不得高于1000mm,排架步距应当控制在1.6~1.8m之间。在浇筑和振捣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同样要关注模板的情况,避免出现漏浆等问题,在现场检查中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拆掉模板,在拆模过程中,注意底膜的拆除过程,管理人员要按照检测报告判断是否可以拆除,通过模板工程的严格监管消除质量安全问题,保障模板施工和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

2.2设备工具管理

在加强材料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针对施工方案,对主体工程施工用到的设备、工具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结合设备租赁合同,对所有参与施工的设备、工具进行标准化管理,基于施工计划和技术交底内容,对设备操作方式、管理要求进行明确。其次,在主体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要求相关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确保设备工具操作使用方式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避免因违规操作或风险操作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另外,针对主体施工现场用到的设备工具,按照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工具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故障率,提升性能。

2.3健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控力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施工人员通过施工管理能确保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的规范性。不但有效规范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还能健全主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服务,为中骏雍景府建筑主体工程通病防治提供重要基础,抓好通病预防工作。

2.4混凝土工程管理要点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要明确该工程的影响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控制。混凝土材料会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而影响整个主体结构的质量,管理人员要重点管理混凝土材料,在材料管理中注意各个材料的配比,特别要注意水泥、沙、石和水的比例,配置完成后,对混凝土试样的性能进行检验,只有混凝土试样的质量性能符合规定,才能按照该配比进行配制,对配制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配比标准进行操作。管理人员要加强事前监管,了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流程和各环节的施工要点,明确管理的重点内容,除了要关注混凝土配比,还要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监管。为了使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更加规范,需要对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施工方案足够合理、科学。正式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还要检查现场的预埋工程,避免预埋工作存在问题。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还要对混凝土运输过程进行管理,合理设置运输方案,确定运输路线,控制好运输时间,避免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受到影响。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期间,管理人员要注意混凝土的施工缝隙,注意施工人员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需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维护和保养,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和混凝土质量要求制定养护方案,通过全过程管理提高主体结构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

结论

工程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应当做好主体结构的管理工作,对主体结构的各个部位进行严格监管,切实保障模板工程质量、混凝土工程质量和钢筋工程质量,以此来提高整个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红忠.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4785.

[2]程志西.浅析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新型工业化,2020,10(09):133-134.

[3]沈辰.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控制[J].建筑与装饰,2020(16):66.

[4]施文祥.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方法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