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区域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河道整治区域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方法

张成龙

身份证号:210281198906077114

摘要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区域性水土流失是阻碍施工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也会影响生态环境平衡。为了防止河道及周边区域因为气候、风沙等自然环境因素所带来侵蚀的可能性,做好区域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工作十分必要。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野外考察、定位检测及环境因子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区域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准确了解整个工程中水土流失状况,并掌握水土流失变化规律。水土保持工作以控制水土侵蚀为首要目的,不仅可以保证施工的顺利推进,还可以科学规划利用水土资源。基于此,对河道整治区域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整治;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方法;水土保持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要大量土地来养活庞大的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长期面临着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这一方面导致我国大量耕地被毁,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河道泥沙淤积和洪涝灾害,恶化了人民的生存环境,加重了面源污染危害。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大批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使我国水土流失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更为显著,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已经呈现出“双下降”的积极态势,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地方经济社会也步入可持续发展正轨。

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具体负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人员,应对存在严重水土流失情况的区域予以密切观察,严格监测。同时以获得的监测数据信息为基础,在分析水土流失情况后,应立即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未得到及时控制而变得越来越严重,从而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首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能够全方位地分析当地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其造成的危害,加深对当地水土流失形成原因的了解,掌握今后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针对水土流失问题,监测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手段,创设健康绿色生态环境,为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当前水土流失实际情况,便于相关工作对水土流失信息有更充分的掌握,并保障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最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以加深对水土流失严重程度的掌握,确保及时获取信息,如水土流失走向、强度、范围和地区等。

2水土流失的成因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两大主要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及交通建设、不合理的开垦草地砍伐森林以及农业耕作等,都会破坏自然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一般包括水力、风力、重力等外部侵蚀营力,具体而言,水力侵蚀是指在降水、地表径流等水体作用下,地表物质遭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力侵蚀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黄河流域中上游,这种水土侵蚀类型极为常见。除此之外,冰雪融水引发的土壤侵蚀也属于水力侵蚀。表层土壤在强大气流冲击下,其中的轻质土粒、沙粒会被搬运、堆积,这就是风力侵蚀。风力越大,气流含土沙量也就越多,风力侵蚀也就越严重。在一些缺乏植被保护,裸露的干旱、松软土壤层,强大风力造成的土壤侵蚀一般会发展成沙尘暴或尘霾,吹走肥沃的土壤表层,降低土壤生产力,同时还会污染大气环境,威胁人体呼吸系统健康。风蚀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地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里一般植被稀疏,再加上人为的环境破坏,更易引发风力土壤侵蚀。

3水土保持方法设计

水土流失监测工作与水土保持工作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相辅相成,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状况要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根据水土流失监测结果,在工程区域主要采取坡面保护、防洪排水及覆土造地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水土流失,对破坏的坡面进行削坡整治,并在治理后的坡面上填土造地,对土地改造后再利用植物防护手段,在建设坡面坡顶设置截水沟进一步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具体措施为:首先分阶段、分层次取土,有利于以后林草种植和植被恢复;其次在完成取土工作后整修坡面,把较陡的坡面修成较缓的坡面,使降雨期间雨水能够流入取土坑;然后用表土将基坑填平,使取土坑里的土壤与雨水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洼地效应,为植被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还要在工程施工前完善截水、排水设施,做好临时防护工作。

4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

4.1提升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的措施

谈到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对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升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能力,而提升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就要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能力建设。首先是要加强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不仅仅要增加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对其机构和人员规模进行优化,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知识结构方面,需要把水土保持的各个领域都做到专精,做到术业有专攻;二是年龄结构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年轻工作人员的培养,老员工带新员工,才会有生机和活力;三是加大经费,经济是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要保障,只有经费到位了,工作才能正常运作;四是设备的支持,人员在得到培养的同时,设备也不能落下,引进新的设备才能进一步的提升整体的监管能力。

4.2健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

首先,准确把控水土保持监测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方向,并将传统水土保持技术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水土保持信息平台,借助水体保持信息化促使水土保持现代化目标顺利实现。其次,秉承先进和实用原则,将全国水利信息网的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各项系统,涉及数据存储、处理、采集、发布、传输等,在完成对各级数据库系统更新升级的同时,加大对服务系统的开发力度,从而使各级不同水土保持业务应用得到满足。另外,还需面向整个社会,构建立足于网络的数据平台,用于提供业务服务,交换共享信息,促进为社会公众服务、预防监督、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科学研究、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能力,循序渐进,构建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共享平台。

结束语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此形势下,我国相关产业均不断拓宽了生产经营规模,以此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相关产业大多以经济效益为重,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基于此情况,我国开始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以此促使生态平衡得到保障,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因为大部分产业在生产建设和加工产品过程中,扰动地表,消耗大量的树木,毁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加重。因此,如果想科学合理地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就一定要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做到了如指掌,并对水土流失程度予以充分掌握。而这些均需要借助科学监测才能实现,如此方可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做出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1]杨晓岩.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应用的研究[J].低碳世界,2022,12(10):43-45.

[2]何兴德.新标准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常见问题剖析[J].大众标准化,2022(20):19-21.

[3]马倩,张发民,王传明,张军政.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技术方法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22(10):56-59.

[4]张勇,李仁华,姚赫,陈洋,王秋霞,魏玉杰.水土保持自动监测设备现状及新设备研发[J].人民长江,2022,53(09):43-48.

[5]王燕,张楠.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问题与优化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22,20(17):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