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浅谈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刘华民

中国共产党安国市委员会党校 071200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见证,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深入分析,思考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提出强化资源整合,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宣传工作等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保护开发;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的呈现载体,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永恒印记,值得我们永远珍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并强调“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我们必须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培根铸魂作用,让中华文化勃发出新的生机。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含义

红色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由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这一文化的形成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中蕴藏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丰沛的革命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内涵。红色文化的发展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其将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不断实现丰富、创新和发展。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见证,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总和。

红色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产物,这种产物可以称之为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可以分成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型。物质类的具体可以表现为红色遗址旧址、红色文物、红色人物以及红色文学文艺作品。如故居旧址、纪念场馆、纲领纲要、标语口号、歌曲、电影等。其中,红色名人在红色文化资源中起了一个融会贯通的作用,无论是红色遗址旧址、红色文物还是红色文学文艺作品,或多或少都与红色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非物质为主要存在形式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红色文化精神。红色文化精神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二、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重要价值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研究,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书记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红色文化资源就是这一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的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奋斗进取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实践创新精神、家国天下情怀等得以升华,表现在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红色精神中,绽放出中国特有的精神风采,诠释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和历史贡献,深刻映证着党执政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并且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可以给予不良思想以反击,增强党和人民的自豪感。

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

1.强化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库

我国红色名人层出不穷,名人印迹遍布全国各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因此,首要是摸清我国总体红色名人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根据红色名人挖掘出与之相关的印迹如红色名人故居、走过的路线、驻扎过的地方、吃过的食物、留过的影、讲过的故事等,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登记,再对名人印迹进行筛选、评估,最后建立数据库并上传信息。在调查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专门的名人资源数据库,包括人物的生平介绍、名人印迹的类型、分布地区、开发利用程度等,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将建立起来的红色资源数据库在各省市的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场所进行投放,以供不同群体进行检索学习。

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多方筹集资金

目前,关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国家可以专门制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法”、“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有针对性的红色文化法律法规,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添加、完善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规定,让其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各地政府也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色,制定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政策,对其加以重视,明确管理和保护职责。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和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强化目标考核,确保红色资源的保护工作能真正落实到位。各级领导部门要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开设专门红色资源保护经费并保证落实到位。

由于革命年代的需要,大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出于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中下的偏远地区和山区,与外界沟通与联系有一定困难,没能寻求外界的资助。大力扶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政府财政拨款是主要经费来源,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财政投入红色文化资源的自觉性仍然较为欠缺,各省各地区不平衡,差距悬殊。国家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寻求民间组织、企业、商界人员或者慈善组织等筹集资金,通过融资等渠道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经济来源和支持,增加开发的活力与成效。在资金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产业链,进行长远的系统的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并且有很强的可塑性,将其融入到旅游娱乐、影视作品、文学艺术的等行业中,形成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产业链,能够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开辟更为宽广的道路。

3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宣传工作

红色名人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可以称之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代言人”,形成以红色名人为中心的区域性红色旅游品牌,也有助于扩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在新的文化体制下,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兴办市场运作的红色文化企业,打造红色文化产品,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搭建展现“红色文化”内涵的平台是提高红色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在红色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的今时今日,许多省份都争相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包括江西、陕西、贵州、湖南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已经略显成熟的地区,已经逐渐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重点开发对象,建设了红色旅游精品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呈现多元化,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也逐渐多元化,在各种文化的交融和冲击下,人们的红色文化意识渐渐淡薄,人们心中的红色基因、革命情怀也面临着消退。因此,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尤为重要,亟不可待。

在国家层面,可以设立“红色文化日”、“红色文化节”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唤起人们心中对红色文化的激情和感触。通过新闻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呼吁人们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强调红色文化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利用新媒体、自媒体,设立红色文化资源网站,红色文化资源微信公众号,开发设计符合时代特点,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文化资源软件,构建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文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发挥网络的优势,有效宣传。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保护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整合资源,创新开发利用形式,逐步建立起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最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让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以期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