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剖析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

王晓斌

   452223198501060034

摘要: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建设,需要城市具有较强的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灾害防范的能力,海绵城市理论对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城市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环境的相互影响作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通过科学合理城市建筑设计来提升城市环境的承载能力,加速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引言: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形成完善的城市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对生态环境形成一定的保护,促进城市发展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提升。因此,必须对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一、海绵城市理论的概述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整座城市拥有海绵的特点,即具有灵活的吸水、释水的弹性。其主要优势集中在渗水、排水、蓄水、滞水、净水、用水这六个方面,其中渗、排是利用渗透性较强的基础设施,例如透水铺装、渗渠等将部分雨水成功渗入地下,不仅能够排出地面多余的雨水,避免雨水堆积,还可以丰富城市在地下的水资源,进而达到延缓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目的。蓄、滞是指在雨水泛滥的季节,通过地面设施,例如蓄水池对部分雨水进行积蓄,由于蓄水池与雨水花园等设施的建造滞留了部分雨水,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降水峰值流量,降低了城市排水管道在雨季面临的瞬时压力。同时,人们可以利用雨季贮存的雨水维护城市绿化、道路浇洒,达到节约城市用水的目的。净、用则是利用净水设施将自然降雨净化为生活用水,被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具有多种用途,例如可以用于生活冲厕、洗车等业务,缓解城市用水压力。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应用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解决实际发展中遇到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根据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过度依赖甚至照搬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要求,综合分析城市经济发展、地理生态环境特征、地域文化特征等,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明确创新设计的核心和目标,确保海绵城市的概念能够与城市自身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现在海绵城市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在雨水处理和收集方面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不同环境特征下城市的适用条件也不同,因此规划设计一定要严格落实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要求,确保设计方案更加的科学、合理,防止由于适用性差导致发生资源浪费。

2、生态安全原则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生态保护是其中重要的设计原则。因此,低影响开发、自排水系统成为海绵城市理念在改造城市中的首选,目的是解决雨季排水困难引起的城市内涝及旱季供水不足导致缺水等问题。另外,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保证海绵城市建设中管网等基本工程设施与传统市政设施相配套,确保相应工程措施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相衔接。同时,还要严格控制雨水与自来水分流、雨污分流,避免水污染,保证市政生活用水安全,尽可能净化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安全问题。

3、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的各个城市具有不同特点,海绵城市建设中也应考虑每个城市的具体需求和城市特点,根据城市人文、地理、经济、水环境保护情况以及当地城市内涝防治具体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城市进行个性化规划设计,合理地开发建设海绵城市。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雨水花园、植物沟、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下沉式绿地和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在植被物种选择上,应选择耐淹植物,避免因较长时间泡水而影响其生长,同时绿地设计时要注意物种搭配,选择适合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群组,从而达到更加稳定的绿色基础设计,利于水体净化和蓄存功能。

三、海绵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1、渗水铺装

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将渗水铺装方法引入到建筑设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水平,雨水能够顺利的被导入地下,提高了城市的蓄水能力,保证了城市地下水的储量,其次是可以有效的预防城市地面积水的问题,保证城市的交通,防止大量的水资源蒸发浪费,同时由于提升了地面对雨水的吸收能力,因此能够保证地面的湿度,能够有效的减少扬尘的产生,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效的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水平,渗水铺装工作以渗水砖、透水混凝土和其他生态铺装材料为主:渗水砖具备了渗水性强、防腐蚀能力强、耐久性好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铺装人行道、盲道、路堤等位置上,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相关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美观度,在改善城市生态的同时,提升城市的形象。

2、水系湿地规划建设

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水系湿地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起到净化城市环境作用,在城市环境保护、气候调节及生态平衡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首先,应当将限建区与禁建区划定,可通过强制手段划分绿线与蓝线,对于这些天然海绵体而言,其具备十分良好的抗洪能力,并且具备较好海绵吞吐能力。其次,对自然生态进行修复,可通过淤泥疏浚、生态砌岸以及水植物培育等相关方式使绿色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然而在重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加强管理,使自然湿地及人工水系湿地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实现更好蓄水、补水及净水,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更好建设海绵城市,对生态环境进行较好保护,使旱涝灾害得以减少。此外,构建生态走廊,这对海绵城市较好发展十分有利,比如河流、水渠以及植物等,并且在利用生态走廊的基础上可使较多生态板块之间加强联系,使系统性生态海绵体得以形成,另一方面而言,也可使生态环境中的必备网络及通道得以形成,使雨水收集及利用更加方便。

3、城市排水要点

在城市洪涝、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的防治过程中,排水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规划好城市的排水系统,是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主要途径。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除了城市吸水和储存水源能力的提升,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规划、完善的排水系统建设,形成强大的城市地下管道管网。在城市路面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可渗水材料,通过科学划分城市分区,构建科学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的整体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发生概率。

4、净水规划要点

净水主要是借助污水与河道治理、土壤和湿地净化等方式,进行雨水净化的工序流程。人工湿地在进行雨水净化管理环节中可以细化为两道工序,包括初级净化池和次级净化池,其中前者主要是针对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加以净化处理,而次级净化池则是将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或是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进行持续净化控制。经过上述工序流程处理的雨水,水质明显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施工人员完全可以考虑降其向下游排水池中加以排入,不然就是结合人工方式,如水泵等将二次净化的雨水吸纳到山地的贮水池之中,其间水泵还承担着一类重要使命,就是进行初级和次级净化池、次级净化池和清水池之间的循环净化控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不仅涉及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城市自然、气候和地质环境,从地表径流、降水和城市建设、渗水、涵养水源等方面开展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维护城市生态健康,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产环境、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还能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霞.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1):191-192.

[2]赵斯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