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梁杏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制造企业的材料成本控制对于节约资金、提高效益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想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应该善于利用成本控制措施,加强材料的采购与管理。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考虑到材料从采购到消耗的不同阶段工作内容,做好各阶段的材料价格分析动态管理造价,应该重视内部环境的建设与优化,通过组织架构、管理技术等条件的应用,对材料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将材料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关键词: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措施

  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消耗大量材料,材料成本的控制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资金,也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应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措施对材料进行管控,可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能够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制造企业的材料成本控制需要客观分析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考虑市场价格变动,对材料的保管、利用等各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计划,在合理控制材料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一、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的意义

  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让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其发展进步。制造企业的材料资源是其生产经营中最为关键且核心的资源,也是成本消耗较高的资源类型,企业想要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应该做好材料成本的科学规划。制造企业的材料价格会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动,材料在保管中也会发生相应的损耗,而企业在利用材料时利用率也会影响其成本[1]。为此,制造企业应该加强材料成本控制,综合分析材料成本的各项影响因素,规划采购价格、物料保管、材料利用等方面的内容,防止资源浪费,节约资金成本。

二、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措施

1、材料采购阶段控制措施

  制造企业应该重视材料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做好采购制度规划、科学选择供应商,建立材料价格档案与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标准。制造企业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制度,企业需要考虑材料采购全流程的工作规划,对参与采购的各部门工作权责加以明确,通过严格、缜密的制度约束各部门工作,杜绝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用制度管控采购过程,有效约束材料采购行为。制造企业需要对材料采购申请、授权、物料采购的全套流程进行规范,并以制度方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关系,对采购审批流层与工作标准进行说明,要求采购人员按照采购制度要求完成工作[2]。采购阶段还需要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供应商准入机制的方式进行供应商优选,对供应商的联系方式、厂家地址、交货条款、交货期限等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建立准确的供应商档案,在材料采购阶段货比三家,加强对材料的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此外,制造企业的材料采购还需要建立健全价格档案与评价体系,采购部门应该对制造企业的常用材料价格变动进行统计并建档,观察市场价格变动,对历史价格变化情况以及预测价格变动趋势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动态价格管理方式,在低价位采购物料。另外,制造企业需要制定材料采购标准价格,根据企业的经济情况以及市场条件变化,制定合理的采购标准,要求采购人员在材料采购时严格控制成本,采购价格不得超过采购价格标准,提升材料采购中成本控制质量[3]

2、材料保管阶段控制措施

  制造企业需要做好材料保管阶段的成本控制,健全材料验收机制,定期盘点材料基本情况,加强材料仓库管理,减少材料在保管阶段的损耗。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材料种类与数量都比较多,材料保管阶段的成本控制极为必要。制造企业应该加强材料准入机制的应用,强化材料的验收管理,对材料品种、规格、数量等进行详细检查和统计,验收材料质量合格后方可入厂,确保材料采购与生产规划一致,避免残次品影响制造生产[4]。材料入库需要按照相应规定办理入库手续,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入库过程以及入库后材料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加强材料的管理。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盘点检查,由财务部门、物料保管部门进行配合,按时组织物料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并且及时发现材料短缺或盘盈等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提高规范化管理的质量。材料在仓库内日常保管时,需要严格按照不同类别材料的保管要求进行控制,制造企业应该指派专门物料保管部门对材料进行科学分类、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接触生产物料,并根据物料的价值、重要程度等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分级别进行管理。材料管理需要做好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并严格管控材料的领发与处置,确保材料得到妥善保管,杜绝保管阶段的成本损耗。

3、物资消耗阶段控制措施

  制造企业需要做好材料物资消耗阶段的成本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材料计划审批管理、领用管理、业绩考核等工作,确保材料得到有效利用,减少成本消耗。制造企业需要重视材料物资消耗对成本的影响,应该尽可能发挥材料的利用价值,减少材料消耗,科学的控制成本。在材料使用时应该加强材料审批管理,通过良好的事前控制对材料进行管控,确保材料消耗能够按照计划指标完成。制造企业在开展生产任务前,需要对成本控制要求、定额管理内容进行规范,严格按照相关定额标准使用材料,确保材料领取严格按照审批流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消耗。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规范材料领用的流程,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日常工作监督,对材料取用现场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现场是否按照工作规定领用材料,检查收发存帐、记录等是否规范,确保材料消耗阶段的管理有效性

[5]。在材料消耗阶段应该建立物料以旧换新制度、材料管理业绩考核制度等内容,对各种非一次性消耗材料的使用进行有效管控,让工作人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材料价值,减少材料损失,降低成本消耗。此外,在物资消耗阶段应该做好材料使用情况的记录,通过阶段性消耗的分析,总结后续材料管理的工作经验,为材料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4、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建设

  制造企业做好材料成本控制需要重视其内部环境的建设,对企业材料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人员能力、信息管理系统等进行优化,提升材料成本的管理质量。制造企业的材料管理组织结构是否科学影响着其管理质量,企业应该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对材料成本控制的重视,对采购部门、物料保管部门、财务部门等工作责任进行划分,明确其权利与职责,确保材料成本得到科学管控。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市场经济模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促进材料成本管理规范化。另外,也应该积极应用信息化物料管理平台,对材料成本价格变动、材料库存数量等进行分析,确保材料成本科学控制。

结束语:

  制造企业可以通过管理方式的创新和优化,有效控制材料成本,达到节约资金、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制造企业要有效控制材料成本,需要考虑材料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运作过程,从材料采购、材料保管、物资消耗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构建优质的管理体系,让企业能够更加科学的制定材料计划,控制价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让企业实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星星.中小型制造企业如何做好生产成本控制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1(21):169-170.

[2]赵爱华.中小型制造企业M公司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8(10):48+53.

[3]由振洁.机械制造企业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体系研究[J].纳税,2018,12(21):212.

[4]武花勇.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J].安徽科技,2015,25(12):33-35.

[5]王迎辉.浅谈传统制造企业材料成本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2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