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血液肿瘤临床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儿科血液肿瘤临床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吴凯莉,张春伟(通讯作者)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为了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需求,护理学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创新,想要以此培养出更多的护理学人才。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将其不同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儿科血液肿瘤临床护理教学中,真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护理知识,提高自身护理能力。本文对多种教学法的带教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旨在以此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各种护理技巧,同时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关键词:儿科;血液肿瘤;临床护理;带教;教学法

引言:护理学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理论性,让学生深入到医院中进行临床实习是学生快速消化知识的重要环节。如今医学上不仅看重学生的护理能力,而且更加重视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帮助护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带教教师所面对的最重要问题。对于儿科血液肿瘤相应疾病而言,护理人员更需要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种需求,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及素养,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一、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帮助学生扩展知识体系,更好地面对护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调整并努力。或者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制定教学目标,进而帮助学生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在学生步入到临床学习之后,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了解儿科血液肿瘤疾病的相应护理规范,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护理常规。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学习。一般来讲在学习3周之后便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测,以此找到学生学习中的缺陷并让其加以弥补。目标教学本身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其所制定的教学内容会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带教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学生在有了目标之后能够更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学中,朝着自己的目标所努力。此外该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获取到更多知识,也能够防止教学不完整等状况的出现。在今后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目标教学法的操作,以此提高带教质量,真正提高学生护理能力。

二、操作技能实训同步教学法

操作技能实训指的是带教教师需要将相应的护理动作进行分解,之后对所有动作进行细节展示与示范讲解。在完成教学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模仿练习,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操作技巧,潜移默化地掌握相应能力。该方式较为典型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当下护理带教中的一类教学范式。一般来讲实习学生刚刚步入到儿科,对于血液肿瘤疾病护理的能力有所不足,对于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常规操作及仪器等较为陌生。在这一状况下引导学生根据动作示范掌握操作技巧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方式,该方式下学生也能够对其中的注意事项有所了解,进而充分掌握操作技巧。此外只有当学生充分掌握操作技巧能够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够让其上岗。

三、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PBL便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桥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该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以学生本身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基本形式,引导学生对某一个护理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近些年来PBL教学模式逐渐被推广出去。为了适应当下的教学改革,儿科血液肿瘤教师也慢慢将这一方式引入到教学中。一般来讲静脉输液等是儿科血液肿瘤科中一项较为基本的护理操作。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例如若是在静脉输液中操作不规范会引发什么问题等等。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学习讨论,能够更主动地投入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般处于指导地位,在学生遇到瓶颈或者是分析错误时为学生加以指导。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时可以观察教师在临床护理中的操作,以此找到问题答案。在一步步回答问题时,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输液的规范性,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不规范操作下的危害。在具体实践中能够发现,PBL这一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他们能够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更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也有助于自身更好地提升。不过这一教学法对于带教教师的能力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多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引入案例讨论教学法

作为刚刚步入到医院开始实习的学生而言,并不能够充分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入到实践中,所以带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知识加以结合,基于此可以利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开展教学。案例讨论教学法指的是将案例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学习,以此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该方式注重教学启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吸收,而是更主动地去认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方式往往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选编案例,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一般儿科血液肿瘤科所收治的小儿病情发展较为迅速,且面对的病情变化较多。教师可以选取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将患者基本信息告知学生,在这一基础下让学生对其讨论研究。例如某个10岁女孩在静脉穿刺之后并未将止血带取下,在输完液体之后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状况,护理人员此时才发现止血带没有取下,取下之后没有对患者进行任何处理。在6个小时之后患者右前臂出现肿胀状况,手背发紫,最终患者死于心肾衰竭。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案例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分析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后续的状况。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加以结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科血液肿瘤科内向来所面对的患者较为特殊,家属本身会更加急切。护理人员只有真正掌握护理技巧,提高护理素养才能够真正融入到工作中,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便需要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带教教师在对其教导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性,真正步入到学习中习得更多知识及操作技巧,为其今后步入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祁巧莉,李小玲.病床分管责任制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作用体现[J].中国卫生产业,2020,(18):159-160+163.

[2]金雪花.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新问题及新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49):180-181.

[3]阳咏芳,殷玲玲.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25):162-163.

[4]白秀珍.小组合作式教学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47):210+212.

[5]陈秋蓉,杜琴.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多种教学法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3):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