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探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李静敏

130627198209133225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工程施工管理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我国的工程管理体制存在不少弊端,有些工程项目管理在许多方面都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必须创新,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跟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管理;质量;问题

1.前言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建筑产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投入手段,对于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工程按照工程项目的客观规律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施工生产活动建设投资效益等起着巨大的保证作用,也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管理不慎,工程的质量便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工程的质量低劣,会给公司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更重要的是,工程的使用功能会有所降低,使用寿命也必将会缩短,并且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过多的返修与改造,使业主遭受过多的损失,同时也会给公司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正因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确保质量水平。

2、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管理问题

管理不慎从而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归纳如下:

2.1违背规定程序

项目前期,管理层没有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没有做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的情况下,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设计;施工时,现场人员不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施工时任意修改设计,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运转等若干现象,致使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显然管理人员没有做好规范意识这方面的工作。

2.2地质勘察原因

未能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的地质资料和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操作不当,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甚大;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检查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施工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地沉降与失稳,致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2.3设计与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错误,计算荷载取值太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伸缩缝设置不当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如某挡土墙工程由于设计计算时未明确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时又未对现场情况进行核实,加上施工人员在开挖基础时未及时将现场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因此,尽管上部结构设计、施工质量良好,但因基础设计不合理,以至于使用荷载尚未达到设计值的一半,挡土墙便出现滑移与倒塌。

3、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3.1必须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明确重点,落实责任

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关系到工程管理是否顺畅、责任是否明确、运作是否有效,是加强工程管理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一些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把生存发展的空间定位于水利、市政等工程建筑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企业做强,把工程干好,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将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之协调运作,更显重要。

3.2要建立和完善以项目部为主体的施工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要求项目部必须对施工方案的制定、生产要素的配置、重难点工程的监控负责所属工程项目部主要负责施工方案的落实,设计变更、现场日常管理和沟通内外关系;公司工程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重难点工程的突破和监控保障,营造外部环境,注意处理好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公司主要负责政策措施的制定、高难技术的咨询服务、重点难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工程管理部门特别是调度,要随时了解掌握现场情况,通畅信息反馈处理渠道,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3.3要选好项目班子成员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现场管理者队伍十分重要。具体到现场或项目部,首要的是选好项目班子成员,只有这样,项目运作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高层管理人员的任用一定要慎重。项目经理必须要有责任心,要有类似工程管理经验,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自律意识。不任用私心重的人、能力差的人、没有责任心的人。

3.4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是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质量控制人员通过质量检查或旁站监控,来确保工序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因此,质量控制人员要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其重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严格按方案施工。对每个方案的实施都应通过方案提出、讨论编制审核修改审批交底实施几个步骤进行。施工中有了完备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行的施工方案,以及操作性强的技术交底,就能保证全部工程整体部署有条不紊,施工现场整洁规矩,机械配备合理,人员编制有序,施工流水不乱,分部工程方案科学合理。

(2)实行三检制和检查验收制度、执行过程质量执行程序。为了能够使三检制充分发挥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坚持检查上道工序、保障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做到一环扣一环,环环不放松,以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3)成品保护质量检查。由于各工种交叉频繁,对于成品和半成品,容易出现二次污染、损坏和丢失,以致影响工程进展,增加额外费用。制定成品(半成品)保护的主要措施,并设专人负责成品的保护工作。

4、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4.1要有效进行预先控制

在施工展开之前,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好,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现场准备等问题,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反复优化,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工组织要求配齐生产要素。只要方案搞好了,要素配齐了,项目就能做好。做不好,不是项目经理能力差,就是他缺乏责任心。现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就是编归编,合理不合理报业主审查,项目部不大过问;还有就是编归编,干归干,编干脱节,没有发挥预先控制的作用,以致影响进度,生产要素配置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4.2要搞好责任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加强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成本控制的水平如何有直接关系。因此,每一个项目的上马,都要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书,并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以确保实施。落实这项工作关键在于预算的准确性;责任成本指标要量化到岗位、个人和单机单车;将项目部人员的工资奖金与成本执行的情况挂钩;有一个负责任的监管有力的分管机构。

结束语: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变得十分的复杂。我们必须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工程自身的实际条件,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方燕英.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动态控制.科技致富向导,2018.12

[2]王莉新.房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华章,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