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实施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道德与法治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实施的实践研究

陈建玲

新疆昌吉市第八小学  831100

摘要: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养成,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越发显现,并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应跟随教育理念发展的步伐,秉承培育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提高道德素养的教学原则,创设实践体验,以完成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优化设置。本文是针对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创新实践体验;优化策略研究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所提出的一个亮点理论,为学校教育的生活化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可切实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小学生及时整合学习感悟,切实生成成长智慧。而且,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具有体验类、活动式的教学特色,十分关注学生的成长感悟。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小学生正处于认知飞速发展的成长阶段,但是却普遍存在理解能力低下、认知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且年龄越小,这一思维特征便愈加明显。这就意味着小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时很难通过空泛、抽象的德育概念去优化自己的道德意识,而是应该多体验、多实践,才能切实生成相应的德育感悟。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积极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切实突出本学科的思想教育效果,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体验活动中产生优良的思想意识、道德理念与行为规范,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1开展深度教研,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与生活情景相联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在教室中进行的基本的学习取向。通过构建生动的情景,指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探索,以探讨和讨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会在思想和情绪层面上对有关的焦点进行认同,了解班级中的对应的学习内容,有利于他们积极地参加。在创设的过程中,学生深入地探究相关的知识,能够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得到正确的发展,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比如:根据“本地习俗”的有关内容,老师创造一个情景,让同学把自己对故乡的习俗,用情景化的形式加以说明。由此,在情景剧实现了提高教育趣味的同时,又将与道德与法治的认识相融合。以“深度”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践中,通过创造各种形式的生活情景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用情景形式来演绎家乡的风俗。通过将课堂和教学相结合,可以消除对西方的盲目崇拜,使他们养成发扬古风的良好风尚,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2结合社会热门话题,提升学生思维境界

增强学生实践体验,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另一有效教学途径,是通过结合当下热门社会话题,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非是一个脱离实际的课程内容。而是一个可以切实严延伸到生活之中的知识,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提升和品质形成起到良好的帮助,应为学生所重视并加强学习。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从社会热门话题着手,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社会案例,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对美化社会环境,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约束自身。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国民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提高,社会上相继传出一些具有正向能量的典型事迹,为当代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温暖。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勇于冲向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或是为了保家卫国、守卫边疆,而置自身安危而不顾的英勇战士;或是在发生火灾时,为了保障居民安全,勇于冲入火场的消防人员。其不仅是一种优秀道德与法治意识的有效展现,更是一种思维意境的提升,能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帮助,并促使学生加强反思,提高道德与法治思维境界。

3丰富生生互动,确保学生的主体体验

常规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存在单向互动的教学特点,很少会突出小学生的人生经历与自我感悟,所以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无法切实优化小学生的精神世界。然而,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发展需求,所以如何突出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主体性也就成为一个十分基本的教学任务,需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积极体验,使其多尝试、多动手。对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切实优化生生互动,以便及时丰富小学生的活动感悟,使其在同伴的启发、监督与帮助下总结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由此形成完善的人文意识。如此,则可保证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权益,使其共享德育资源,产生良好的德育认知。

4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助力学生知行合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教师可充分开发学生之间存在的群体效应,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任务探讨。如此,不仅能够有效彰显出群体效应对学生思维成长的提升作用,还能充分激发出学生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以更强的内驱力来完成任务探索。并规范自身行为,使学生的言行举止契合道德与法治内容,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学生,以深度迎合素质教育理念。

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基本的了解,并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为不同小组分配不同的合作任务。而学生在完成合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索,实现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促使学生更加纠正自身行为。从而做到知行合一,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行动中,以此有效彰显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品质提升的促进效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德育感悟与成长心得,便于小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积极丰富学科实践,以跨学科、多交叉理念与其他教师形成合作关系,切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全面进步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彭蕾.创设生活体验,促进知行合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型课堂教学探究[J].天津教育,2021(29):22-23.

[2]冯晓惠.基于知行合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机制探索[J].读与写:下旬,2021(11):0178-0178.

[3]李康兵.生活优化心灵,促学生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0(2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