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研促进教联体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有关教研促进教联体建设的思考

王明利

湖北省利川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445400

摘要:伴随新一轮教育改革工作的发展,单一的教研工作已无法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同时,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更是为教联体的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只有区域教研工作联合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水平为区域内的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作用。文章主要结合教育现代化背景研究教联体建设意义,并总结几点策略,希望能切实提高教联体建设效果。

关键词:教研;教联体;建设;策略;意义

引言: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原有教研体系和制度发生了一定变化。在教学工作进行时,教研工作发挥重大作用,只有不断完善教研内容和形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研效果。所以,区域教研工作进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实现教育教学长足发展目标,就需要将单一教研朝向综合教研方向发展,构建教研联合体,进而做好教研创新工作,打造联合教研新形态,为当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教研促进教联体建设意义

教联体将一定区域中的几所学校作为有机整体,有计划地组织本区域中不同学校教师开展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教研活动,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目的,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并促进本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今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联体建设与实践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平台,可以更好地从教科研角度来推动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同时,教联体在区域、学校、学科三个层次上进行总体规划,在学校间进行“取长补短”,在城乡间进行“强弱帮扶”,探索出最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高效教研联盟模式,健全合作机制,促进城乡教师同步进步,推动城乡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共赢的效果[1]

二、教研促进教联体建设策略

(一)实施跨学段联合教研促进教联体建设

教联体的跨学段联合教研要进一步明确各个阶段教育职能,合理安排各个阶段育人目标,做到有序过渡。同时,避免某一学科客观存在的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现象,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并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展开有效的跨学段、跨区域教研工作[2]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各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差别较大。例如,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和各级教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开展的联合教研,更多以课题或项目研究的形式展开,主要关注学校课程和文化建设、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和学生综合评价等宏观层面的内容,与国家相关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或新教育理论相呼应,着重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管理决策服务。其中,高校、科研单位与中小学共同申请的科研项目数目持续增多,而中小学学段之间的联合教研则着重于对不同学段学生在学习心理和认知准备、学科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衔接的研究,旨在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当指出,同学科跨学段教研,能帮助不同学段的教师对对方学段与本学科核心知识的课标要求、教材呈现等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使教研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二)通过丰富多元教研形式促进教联体建设

1.教联体讲座形式

讲座对教学与研究的交流有极大作用,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邀请一些专业之人或者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并与教联体成员分享教育经验。此种讲座,可以让教联体成员理论知识得到快速更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由于教育专家和教育先行者对教育理念和实践要素的掌握更加精准,多听其经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联体教研质量[3]

2.网上教研究形式

在在线教研时,需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到网络平台,在平台中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通过网络教研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教师的外出培训次数,确保了网络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对网络教学的研究并非对传统教学的全部替代,只是对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传统教研方法是“面对面”的感情交流、现场气氛,而网上教研活动具有即时、便捷特点,两者相辅相成,使教联体教学研究工作更具科学性、有效性。

(三)建立教联体保障体系

若想让教联体的教学研究工作健康、稳定的发展,完善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教联体各成员应协商制订一套教学科研工作守则,其内容包括教联体工作主题——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教联体成员一定要按时参加小组研究,而且要确保成员出勤率,每次准备好的课前教学研究资料都要提前上交,而且要及时、完整、规范地上交。其次,教联体成员要积极承担教研任务,每学期至少开一次教研会议,参加教研竞赛,并于学期末总结、总结和交流。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还应该进一步构建一个基于学校教学实践,把教联体中教师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重视教学过程研究的教研文化,优化各种教研共同体的运作,并倡导教师坚持日常的、扎实的教学研究。最后,坚持教联体发展理念,对教联体工作内容与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提升教联体教学科研效能,为教联体后期教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育部门应继续营造以学校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注重教学过程研究的教研文化建设工作,对各类教研共同体的运行形式和过程进行优化,并提倡教师继续坚持日常的、扎实的教学研究。同时,教联体需坚守信念,不断进行研究工作,提升教联体凝聚力,坚持把学生成长作为根本工作目标,持续提高教育效率,为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积累基础,在现代教育事业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司学娟.跨区域联合教研的路径探索[J].中小学校长,2023(03):39-41.

[2]徐贵亮,朱成东,王伟.课程改革视域下的联合教研:背景、路径及实践方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9):108-115.

[3]张志成.中高职贯通模式下教师教研活动的联合开展[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3):9-11.
作者简介:
王明利,1974年5月,湖北利川,苗族,本科学历,副高级职称,数学教研员,4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