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袁昌锋

江苏中矿瑞康土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问题。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耕地景观格局的测度和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和变化趋势。最后,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包括加强耕地整理和保护、建立多元化的耕地利用模式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耕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景观格局;耕地保护;耕地利用;多元化;整理

引言

耕地保护与利用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景观格局作为耕地保护与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可以为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本文旨在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分析当前耕地保护与利用的问题,探讨耕地景观格局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并提出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策略。这将对耕地保护与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的分析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耕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它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大量的耕地被占用、破坏和污染,使得我国的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同时,耕地利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土地利用方式单一、耕地流转难度大、农业生产方式滞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耕地保护和利用。其中,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景观格局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同类型地物组成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关系。它是反映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耕地景观格局则是指在农业用地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块、地形、植被、水体等要素在空间上的组成形态及其变化规律。

通过对耕地景观格局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和利用也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二、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景观格局特征与变化趋势

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景观格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对象是耕地景观的时空分布、形态结构和空间关系。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耕地景观格局进行测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下面分别从特征和变化趋势两方面对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景观格局进行探讨。

1.特征

(1)形态结构复杂:耕地景观格局的形态结构复杂,包含了大量的异质性地块和异质性地形,其中不同类型的耕地互相穿插分布,形成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耕地景观。

(2)空间分布分散:由于历史和地域因素的影响,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而且不同地区的耕地景观格局也存在差异。

(3)土地利用方式单一: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农业为主,主要是种植业和畜牧业。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存在差异。

(4)土地利用强度不同: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因素不同,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也存在差异。

2.变化趋势

(1)耕地数量减少: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大量的耕地被占用、破坏和污染,使得我国的耕地数量逐渐减少。

(2)耕地结构调整:耕地结构不合理是影响耕地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耕地景观格局的分析和调整,可以实现耕地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

(3)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向多样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4)耕地利用强度提高: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耕地利用强度也会逐渐提高。因此,在耕地保护和利用中,要注意保证耕地利用强度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景观格局特征与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为制定耕地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在耕地保护方面,需要采取措施保障耕地数量,尤其是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耕地;优化和调整耕地结构,实现耕地多功能利用;加强耕地管理和监督,控制非法占用和破坏行为。在耕地利用方面,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耕地利用模式,实现农业、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耕地利用效益;鼓励耕地流转和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交易,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三、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策略探讨

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和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解决。通过对耕地景观格局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和利用策略,以保障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加强耕地整理和保护

耕地整理和保护是保障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措施。在耕地整理方面,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以保证不同类型的耕地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同时,要加强耕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实现耕地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在耕地保护方面,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耕地的监督和管理,控制非法占用和破坏行为。

2.建立多元化的耕地利用模式

为了实现耕地的多功能利用和效益最大化,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耕地利用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可以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在生态方面,可以加强农业生态化建设,实现耕地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在社会方面,可以鼓励耕地流转和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交易,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3.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需要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农业生产方面,可以加强土壤肥力和水分管理,提高耕地生产力;在生态方面,可以加强草地、林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实现耕地生态化建设;在社会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和利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解决。通过加强耕地整理和保护、建立多元化的耕地利用模式、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措施,可以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同时,在实践中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落实,加强社会公众的耕地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耕地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和信息共享,促进学术界和决策界的合作,提高耕地保护和利用的科学化和可操作性。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和利用是解决我国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耕地整理和保护、建立多元化的耕地利用模式、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措施,可以实现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定和落实,提高社会公众的耕地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耕地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语

1杨华山, 陈强, 魏景林. 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研究[J]. 资源科学, 2010, 32(6): 1176-1182.

2董峰. 基于景观格局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4): 431-440.

3范爱农, 徐勇, 李岩. 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J]. 湖南农业科学, 2018, 24(7): 111-116.

4赵艳娜, 杨昌硕, 张秀英. 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25(1): 80-87.

5张维国, 张志强, 唐景春. 基于景观格局的耕地分区保护的生态优化[J]. 生态学报, 2006, 26(5): 1515-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