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

张亮亮

山东坊能新动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 潍坊261200

摘 要:为了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对本专业课程体系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建设,其建设既要符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又要符合专业补充标准,同时课程体系要充分支撑毕业要求。该课程体系经过实施,学生更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专业建设更是得到长足的发展。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的主线工作,是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环节,是搭建课程体系平台的重要依据,更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本文主要对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评价体系

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于2016年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被引入。其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其标准对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各个环节有明确的要求,经过系统设计与实施后,能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这些环节中,课程体系对专业建设是相当重要的,对人才培养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

一、专业现状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够在材料成型、设计与制造的教学及科研工作,金属结构、材料科学与机械科学交叉等相关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运行管理、安全环保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厚基础、宽专业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本专业的支持学科为机械学,但也涉及材料科学。本专业与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众多产业密切相关,如支柱产业中的汽车制造、先进及新能源材料、优势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及特色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等,与产业格局中的千亿产业装备制造直接相关,与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电池等骨干产业链有关。但是,从以往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来看,该专业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差别不大,特色不显著,培养的还是传统制造业人才,与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及新材料等现代产业结合不够紧密。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专升本教育现存的问题

2.1生源特点

对专业对口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一些专业课程在专科期间学过,他们在升本后对专业课的要求会很高。如果专业课的内容与他们学过的专业课内容有所重复或深度不够,会导致学生的期望值降低,在课堂上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听老师讲课。对于非对口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专业课的内容接受起来有较大难度,对教师组织教学内容也会造成压力。

2.2教学模式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对于企业岗位的调研,对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之甚少,习惯于批量式、整体式的培养,而忽略了专业性、针对性的培养。很多高校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能力,究其原因,是在于相对于理论性本科教育,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在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和方案。

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研究

3.1课程体系建设

工程教育倡导成果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三大原则:

一是反向设计。首先根据社会、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能力的反馈确定培养目标,然后由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最后由毕业要求确定课程体系。

二是正向实施。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下,师生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

三是持续改进。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改进课程计划和授课方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经过专业认真分析后,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被重新调整,有些课程被淘汰,有些课程重新进入体系,这样新的课程体系就建成了。

3.2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1)道德修养: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工程素养:系统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3)决策管理:能独立从事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相关的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设备制造的决策和管理。

(4)团队合作: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协作和跨文化背景的交流沟通。

(5)学习创新: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自学能力,能持续跟踪本专业前沿技术,具有工程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3.3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同样涉及学校、学院、专业三个层级。专业层级主要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课程体系,得出课程体系的建议稿;学院层级主要是在课程体系建议稿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进行论证,得出课程体系修订稿;学校层级主要通过专家研讨、教师座谈以及毕业生反馈、问卷调查,再综合专业课程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分析报告,分析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其中,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师的内部评价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行业企业专家建议等外部评价是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的核心。

3.4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1)课程的责任教授和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具体指标点为考核内容是否完整(试题难度、分值、覆盖面等);考核形式是否合理(除考试外,是否采用作业、设计、报告等形式考核学生是否具备该条指标点所列能力);考核结果判定是否严谨(是否存在试卷很难却得分很高的现象)。

(2)确定相应课程目标考核内容,对每门课程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分项成绩、分项权重、总评成绩等。判定考核结果时,需明确说明“合理”或“不合理”。如果“不合理”,则该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数据不能用于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

(3)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再综合学生评教结果,调查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4)综合以上指标的达成情况评价结果,对每个课程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上一轮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尤其是针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较弱的指标点进行教学反思,提出可行的改革方案,进行持续改进。

3.5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根据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是评价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成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工作组,由教学副校长、专业负责人以及专业教师组成,全面负责评价专业毕业要求是否实质达成。

结束语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建立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提出毕业要求达成度“多维”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并用于持续改进,最终形成“评价—反馈—改进—评价”闭环的有效机制,从而准确有效的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优化专业毕业要求,使之对培养目标形成有力支撑,促进开展进一步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6(5):1-5.

[2]王红军.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解析[J].教育现代化,2017(49):162-166.

[3]侯江华,李勇峰,苏建修等.机制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6):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