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建筑施工管理途径分析

田政

130621199402221813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也在急剧扩大,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倾向于建筑工程质量上面。当前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得以完善的重要保障。但是从施工管理质量上可以看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仍然处于薄弱阶段,影响到施工进度及其施工质量。本文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途径上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途径

建筑工程规模得力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壮大。施工单位在各项施工项目中已经收获了很多施工方面的经验,但是对于施工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这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较为欠缺,且不能同新时期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有效贯通、与时俱进,从而导致施工管理效果差强人意。

1当前国内建筑施工管理主要面临的问题

1.1欠缺强有力的施工现场管理力度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各地施工现场中,材料乱堆乱放的现象十分严重,基于在建筑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品种较多,加之材料管理不规范严谨,导致在具体施工中经常出现部分材料丢失及浪费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及施工效率;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造成一部分机械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及老化的现象,这也是因为对机械维护保养力度不够及操作不当导致的,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开支急剧加大。

1.2施工管理中对于安全问题的忽视

不少建筑企业从经济效益出发,为降低施工成本,对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其一,施工管理模式脱轨。由于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缺乏监理方及建设单位的有效管制与监督,导致工程项目被分包及转包出去,各个施工环节上的管理模式没有衔接,发生管理脱节的现象,导致一些十分关键的施工安全性文件在现场实际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因工程建设指令不能在第一时间得以有效传达,继而难以掌控;其二,由于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不够重视,片面的追赶施工进度及降低施工成本,因而对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有所忽视,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检查不仔细、走过场,没有在施工现场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另外,针对一些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安全措施与相应技术出现不规范问题。例如:不规范的施工用电、简陋的搭建脚手架、施工电梯安装和拆除操作不规范以及不合理的井字塔构建等。

2新时期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构建健全的施工管理监督体系

完善的施工管理监督机制构建是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开展有序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施工单位在开展具体施工管理时,可实施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管。具体的内容如下:其一,在施工管理内部将工程项目建设法规体系进行积极构建,以此来推动施工管理层面变得更具宏观性,同时也为施工管理得以高效运行打下坚实基础;其二,将现场施工人员准入制度进行积极构建,没有持上岗证的施工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且针对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进行严格的培训、考核及监督,只有通过三级以上施工操作安全检验标准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其三,积极开展施工阶段中的质量监督管理环节。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对施工现场材料构配件、施工设备使用性能、施工作业技术交底、及施工环境质量等方面予以详细监督检查。例如: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防护设施、水电供应情况、施工场地空间等;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型号、规格及进场时间等进行详细监督,以及施工中涉及到的轨道式龙门吊机、架梁吊机等设备在具体使用期间是否严格的履行审查批准环节通过后再予以使用;监督管理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将老化及损坏的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

2.2材料管理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材料管理占据的比重较大,且占有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成本造价的五成以上,因而材料管理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的材料管理流程如下:首先,将建筑施工阶段中所需的各项材料采购进行科学规划,材料的型号、数量、商家品牌及材质进行明确,并积极完成各项验收工作。例如:将所购进来的施工水泥、钢筋等材料详细检查其附带的质量检测报告和质量合格证书等手续是否齐全,若是各项质量验证手续不齐全的施工材料不得进驻场地。施工单位应该委派专人来进行材料的分发,由专业人士进行看管,就材料具体投入情况应该结合工程规模及施工进度来制定出相应的使用计划,避免施工中出现大量的浪费现象。

2.3施工管理工作应该协调统一,积极完善技术化管理举措

在实际现场施工管理中结合具体施工情况来运用不同的管理技巧及方法,切实的从施工技术及人员调配上进行有效解决。施工技术协调工作作为施工管理环节中关键性内容,在实际开展中可防止施工各部门出现工作上的重复,有利于施工中最大限度的依据设计图纸内容来有效进行,同时还能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技术上的失误所造成的施工组织协调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具体来讲,图纸会签工作涵盖的施工内容较多,程序较为复杂,且涉及到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及交流所开展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就技术问题在图纸会签工作中做好相应的组织协调,就出现的技术上的分歧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妥善处理;现场施工协调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项重要环节便是技术交底工作,设计师的主要设计意图必须要让施工单位及各个班组充分领会,由此可以将技术交叉协调中出现的问题在各项施工环节的有效管理中相继减少。例如:将施工思路进行充分明确,挖方标高自身轴线标高要进行严格控制,并做好相应的复核检查,这是施工准备阶段中所要完成的管理内容,根据质量标准实施准确测量;详细记录好测量定位数值及验槽工作,并在各项施工环节中的质量做好检测及验收工作,在验收隐蔽工程期间做好详细记录,并严格遵照施工技术规范来进行施工管理。

2.4提升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控制力度

从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类问题中可以看出,建筑施工单位自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上的漏洞是主要问题的症结,施工单位相关领导没有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环节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及安全生产质量的预控能力。基于此,施工单位应将所投入使用的施工技术予以强化,增强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操作意识,并对施工中的重要工序及关键技术使用情况委派专人进行监管,由此全面系统优化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除此之外,还需积极构建一套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方案论证制度。结合现有施工情况,针对当下的模板工程、土方开挖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吊工程以及拆除爆破工程等带有危险系数较大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批时,必须交由专业的总监理工程师以及企业相关负责人来予以共同完成,施工单位还需组建专家组就施工中涉及到的地下暗挖工程、深基坑以及大型模板工程展开专业论证。要在具体动工前,需对安全技术按照技术级别进行交底工作,并委派专人到施工现场就安全生产细节进行严格把关与监督。

3结束语

总之,若想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管理效果,施工单位需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施工管理理念,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各项环节进行不断强化,提升各道施工工序的管理质量,减少施工中的各项损耗,由此来全面推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化与效率化。

参考文献

[1]卢刚.试分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途径[J].江西建材,2015(10):263.

[2]主国飞.试分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途径[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51.

[3]段俊超.试分析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途径[J].商品与质量,2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