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优质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效果

黄,霞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采用优质护理的试验组,每组均为60人。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和重症肌无力危象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干预后,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到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明显的提升。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肌无力;效果

引言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年龄介于20-40岁和40-60岁之间。这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身抗体入侵了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从而影响了神经肌肉的正常运动和传导。由于其反复发作,病程漫长,难以治愈,病人长期卧床,直接导致了感染、误吸和压疮的发生。因此,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目的:探讨高质量护理对重症肌无力病人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之间,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采用优质护理的试验组,每组均为60人。其中,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0:40,年龄在20-6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试验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8:42,年龄在20-6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有针对性的护理,如疾病的针对性护理和口腔、饮食和皮肤的基本护理。

试验组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优质护理,在加强基本护理的同时,对专科护理措施进行细化和规范化。主要包括:(1)病人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过程中,要遵照医生的嘱咐,严格用药,并注意有没有出现异常的症状或者是不良反应。(2)如果病人是清醒的,但是因为气管切开等原因不能说话,要仔细地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鼓励病人用非言语的方法来沟通,并为病人准备一块白板。及时为病人换衣,提高病人的舒适性,细心回答病人的问题,鼓励病人主动接受治疗。(3)应用免疫抑制剂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副作用,做好血液、生化检测,了解病人各器官的功能,严格控制病人的探视量,严格执行病房的无菌性操作,加强病房的紫外线消毒。(4)对有呼吸功能的病人,要注意管道的管理,避免导管的滑落,并征得病人的同意,在病人的同意下,应用束缚带。(5)根据病人患病时间较长的特点,对病人及其家人采取温和的、鼓励的方式,了解病人的个人需求,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个人需要,消除病人的负面情绪。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肺部感染和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例(%)

组别

肺部感染

重症肌无力危象

合计

试验组

2(3.33)

0

2(3.33)

对照组

10(16.67)

4(6.66)

14(23.33)

X2

5.926

4.138

10.385

P

0.015

0.042

0.001

2.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分,(x-±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生理

心理

社会

生理

心理

社会

试验组

11.95±3.15

7.64±1.26

14.52±3.95

6.94±2.12

4.64±0.95

9.64±1.95

对照组

12.02±3.12

7.52±1.28

14.66±3.98

9.45±2.58

5.95±1.26

12.75±2.62

t

3.265

2.657

2.994

12.352

10.265

11.559

P

0.095

0.115

0.103

0.026

0.031

0.027

3讨论

重症肌无力是因为病人的神经-肌肉传导系统出现了异常,从而导致了肌肉收缩无力。病人在发病初期会有疲倦感,需要经过一定的休息才能得到缓解。研究发现,20至40岁之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此病,而40至60岁之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此病。该病的发病机理是由于病人的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影响了病人体内的正常“秩序”,这种紊乱与感染、药物、环境等因素相关。然而,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肌肉无力的危象,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但是,当前临床上以传统的护理为主,缺乏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和不良事件的预防。所以,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的关键。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睡眠和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心理因素是危象的一个重要诱因,许多患者会产生精神障碍,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在对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能否根据病人的切身感受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这是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也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 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在各个方面的生活质量得分都比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因此,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要求以患者为中心,履行与之相对应的护理责任,在保障基本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与系统性。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到重症肌无力病人的护理中,可以将患者的肌肉无力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运用护理经验和技术,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的护理服务。在优质护理模式下,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意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还要具备了换位思考的意识和专科护理的技巧,护士可以更好地赢得病人的信赖和信赖,无论是在进行护理工作的效率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可以更好地防控不良事件发生。在此基础上,从生理、心理及社会三个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提高 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在对重症肌无力病人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科学地运用优质护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从而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晓.优质综合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干预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1,22(10):1567-1569+1572.DOI:10.16440/J.CNKI.1674-8166.2021.10.34.

[2]吴茜.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192.DOI:10.15912/j.cnki.gocm.2019.22.153.

[3]单晔.基于微信平台对重症肌无力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5):72.

[4]刘秀娟.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效果分析[J].甘肃医药,2018,37(06):566-568.DOI:10.15975/j.cnki.gsyy.2018.06.039.

[5]刘拯秀.为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