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的病因及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慢性湿疹的病因及护理研究进展

杨静霞 ,朱佳虹

无锡市中医医院214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习惯发生一定的改变,导致慢性湿疹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长趋势。目前,湿疹在皮肤科门诊的诊疗中居于首位,成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湿疹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湿疹的流行范围广泛,不分季节,不分人体任何部位,因而,湿疹的治疗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生活各个方面进行预防,如此才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深入研究湿疹的病因,掌握湿疹的护理技巧,对于预防湿疹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价值。本文对近年来学者在湿疹病因及护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湿疹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慢性湿疹;病因;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湿疹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湿疹属于皮肤疾病,一般情况下发生与变态反应有着密切关系[1]。本病为过敏性炎性反应,发病后常伴有剧烈瘙痒的临床症状。由于该病经久难愈,反复发作很容易形成慢性发作,无论是任何年龄,不同肤色都可成为本病发生的目标对象。研究发现,湿疹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遗传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患有湿疹患者而言,需要积极寻找有效防治措施,以确保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慢性湿疹的病因

慢性湿疹的病因通常分为内在、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内在因素包括遗传、精神、个体等,外在因素包括食物、环境。

(一)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

决定一个人是否为过敏体质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遗传,而研究证明大部分慢性湿疹患者便是过敏体质。研究显示,父母双方若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子女患特异性湿疹的几率高达70%若只有一方患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子女患病几率达到50%[2]

2.精神因素

湿疹的发生和患者情绪是否产生波动性变化呈密切相关,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焦躁不安、失眠、劳累等状态下,就会导致湿疹瘙痒加剧,因此,稳定的情绪调节有利于降低湿疹发作。

3.个体因素

若患者身体素质差,存在营养不良或是机体新陈代谢存在障碍,也会造成湿疹反复发作。

4.内分泌因素

若患者长期处于内分泌失调状态,将导致激素发生紊乱,从而导致湿疹反复发作。若女性患者处于经期状态,湿疹可呈周期性加重。

5.慢性感染性疾病

若患者存在扁桃炎、胆囊炎等慢性感染性疾病,将导致湿疹反复不愈。

(二)外在因素

1.食物

研究表明,约有33%的变应性疾病由食物引起,例如鱼、虾等食物含有异体蛋白,对此过敏患者将导致湿疹发作。芒果、榴莲等水果和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同样会引起患者过敏[3]

2.环境

若患者长期居住在室内,个体环境对湿疹影响较大。其人造织物、工业废物、人造建筑构材、螨虫及装饰材料等都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生活环境中的日光、花粉、化学物质作为过敏源也可引起患者湿疹发作。对于宠物皮毛及其排泄物同样是重要的过敏源。若患者长时间使用化妆品或长时间在不良因素环境生活,免疫力下降的同时诱发慢性湿疹。

二、慢性湿疹的护理

慢性湿疹的护理在于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护理、饮食和休息护理以及瘙痒护理。

(一)生活护理

由于慢性湿疹患者皮肤较为敏感,需避免穿着各种纤维材料以此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建议患者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勤更换。患者在进行洗漱时其水温不宜过高且洗澡频次不宜过多,其原因是水温过高、次数频繁、使用碱性肥皂均会导致患者皮肤干燥从而加重瘙痒。可适当引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以此提高免疫力,但值得注意是外出时需避免阳光直射皮肤。

(二)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湿疹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失眠、消极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若患者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之中,将加剧慢性湿疹的发作。因此,为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患者家属及其护理人员需耐心对待,加强沟通交流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

(三)健康护理

由于部分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慢性湿疹的正确认知,护理人员需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方式讲解慢性湿疹相关病因、治疗方法,以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对于用药方法、时间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护理人员需提前耐心告知患者,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过敏患者需提前采用辅助检查排除过敏源,只有找出病因才能对症护理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长期接触过敏源的严重性并嘱咐患者避免接触。

(四)饮食和休息护理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或者食用过敏食物均会导致慢性湿疹发作,所以患者饮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建立饮食处方卡,主食选用大米、小麦等,鸡肉、牛奶、瘦肉是蛋白质的首选,蔬菜可多食用冬瓜、白菜等,不宜食用油炸食物,水果建议食用柚子、菠萝等[5]。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易过敏和引起瘙痒的食物水果需额外标注,旨在时刻提醒自己。患者除饮食规律外,还需劳逸结合,禁烟禁酒。

(五)瘙痒护理

慢性湿疹患者主要症状便是瘙痒难耐,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禁用手抓止痒,其原因在于用力搔抓会抓破皮肤从而发生感染,建议患者通过生理盐水擦拭或者外涂止痒软膏,也可通过下棋、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不良饮食习惯和作息紊乱的影响,慢性湿疹发病率屡创新高精神、遗传个体、内分泌、慢性感染性疾病、食物、环境等因素均会导致慢性湿疹的发生,再加之发病机制复杂,致使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不佳。因此,一旦患者发现自身出现对称性红斑、丘疹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也需远离过敏源和易致敏物品,慢性湿疹的护理在于找准病因,并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唯有如此,有效防范慢性湿疹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立伟,李玉坤,李强,范逸品,于大猛.湿疹源流、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的古代文献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2(02):1-3.

[2]谢憬.健康教育路径对湿疹患者护理效果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分析[J].现代养生,2022,22(24):2136-2139.

[3]于思琪.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湿疹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1):13-16.DOI:10.15912/j.cnki.gocm.2022.11.038.

[4]周一彤,赵艳霞.挖掘中医古籍文献再次探讨湿疹的病因病机[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05):514-516.

[5]刘爱民.冬季湿疹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03):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