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制作工艺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电力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制作工艺探讨

秦 ,艳   ,周盛桃  ,胡,蓉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电力机车电气屏柜是电力机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控制线的制作工艺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电力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的制作工艺,探讨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制作工艺的相关问题,对车上屏柜控制线的制作做一个系统化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 电力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制作工序,压接

引言

目前的电力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制作工序中,涉及到的联接类型及压接工具非常之多,本文针对车上电气屏柜控制线的制作做一个系统化的归纳总结,内容为电气屏柜控制线布线、剥线、压接、接插件制作及电缆整理等工艺注意事项。

一、电缆控制线布线

当机车车体进入台位后,车上电气屏柜的控制线电缆需按照如下方法布线:将相应的布线图与工具物料准备齐全。工具与物料主要有:扎带枪、胶皮、橡胶保护条、扎带、黑色胶布等。布线前,先在线槽所有边缘安装好橡胶保护条,避免在布线过程以及机车运行时伤害电缆,线槽底部安装固定螺栓处则需贴黑色胶布进行保护。待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可进行校线,对照布线表检查每一束电缆的长度、型号、一级标签、三级标签、电缆是否破皮等信息。检查完成后,方可布线,布线应整齐美观,并用扎带固定,扎带之间的距离约为300mm。在拐角处的电缆则需用胶皮进行保护,避免损伤电缆。布线完成后,将所有的扎带用扎带枪扎紧。

车内的电缆则根据布线表,清点线束,包括线束长度,线型,每束线的数量根数都要首先确定正确,再做相应的保护。

电气柜内到车下的电缆,亦是按照相同的规则布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电缆应该在电气柜的底部有规律的盘一圈,使电缆留有一定余量。车上到车下的孔也需用专用出线环和胶皮保护并用扎带固定。

当屏柜安装到车体后,所有到电气柜的电缆都应根据布线表,布置到电气柜的相应位置,并根据插头和线缆长度分别用编织网管进行保护。

二、电气屏柜控制线的剥线

 电气屏柜控制线中,电缆剥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正确的电缆剥线工艺可以保证电缆的连接质量和可靠性。首先准备好相应的图纸(接线表、物料清单、工艺卡),工具(斜口钳、棘轮剪线钳、剥线钳、压线钳、热吹风、扎带枪等)和相应的物料。对照物料清单,核实物料情况再对照接线表,将要制作的端子排或是插头的线挑出。

剥线时,选择相应的工具,正确使用剥线钳,对于不同规格导线应使用不同的钳口。剥线前,将电缆多余的长度剪掉,根据布线路径,留出三次接线余量。单芯线剥线时,注意根据线径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档位。剥线长度应参考相应的工艺文件。线芯端部必须平齐,不能损伤线芯。多芯线剥线时,用美工刀或剥线器将外层绝缘层剥去,不可损伤其屏蔽层(如有)与电缆。对于有屏蔽层的多芯线,剥线长度由屏蔽层的处理方式决定。屏蔽层卡到接插件外壳的,保证屏蔽层外翻能卡到外壳即可,剥线长度一般为35~40mm,也可以根据走线的美观,弧度要求,自行设定. 对于屏蔽层接点位的电缆,剥线长度35~40mm即可.而MVB插头,卡到屏蔽卡的电缆,则需保证屏蔽层外翻后能卡到屏蔽卡,剥线长度根据实际弯曲情况来定。

三、电气柜控制线的压接

 电缆压接是电气屏柜控制线制作工艺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压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机车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对于需要压接的电缆,根据图纸及物料清单选择相应的接插件,检查插针、插芯有无损坏,如有损坏不能使用。

压接时必须选择与接线端子正确合适的压接工具,选择正确的压接档位。作业者必须确认压接工具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闭式盲孔压接筒普通插芯(不带绝缘层紧套的插芯)的压接一般步骤和要求如下:

1.剪线后需保证线芯端部平齐,剥线时不能损伤线芯和断股,将剥好的线芯按原来合股的方向适度拧紧,插入接线端子圆筒部位直至底端,可以在接线端子观察孔检查线芯是否插接到位,端头不可以有任何毛刺。

2.压接接线端子后端部,但不能压在观察孔上,为保证压接性能可靠,剥线长度需根据接线端子规格型号来确定,具体长度为端子压接筒长度加上电缆绝缘层与端子端部应留有的间隙长度。这样在压接牢靠后,可保证电缆绝缘层和端子尾部间留有适当间隙,对于车上的控制线,均不可以超过1mm。

闭式通孔压接筒及开式压接筒接线端子的压接一般步骤和要求如下:

1.将按规定要求剥好的线芯按原来合股的方向适度拧紧,插入接线端子压接筒部位,为保证接线端子与配套体良好接触,消除可能的插孔与插针插不到位或接触面不平整引起的问题。需规定电缆绞合导体伸出接线端子压接区域长度在1-2mm以内,端头不可以有任何毛刺。需绝对保证电缆导体与压接筒区域良好接触,确认此区域内电缆按要求剥除了绝缘层、塑料薄膜等其他绝缘材料。保证绝缘紧套与压接筒之间能见到电缆绝缘层和电缆绞合导线。

2.带绝缘紧套的开式压接筒需电缆外径与绝缘紧套配套,电缆绝缘层伸入到绝缘紧套中,但保证电缆绝缘层与压接区域应有间隙,以便观察保证压接区域未接触在电缆绝缘层上而造成虚接想象。

3.带预绝缘护套接线端子需将电缆绝缘层伸入到预绝缘护套内,电缆导体层伸出压接筒1-2mm以内,端头不可以有任何毛刺且同时需保证电缆绝缘层不能伸入到接线端子的压接区域内,需根据接线端子型号规格规定具体剥除电缆绝缘层长度。

当遇到电缆截面和插芯不匹配(比如:1.5mm2、2.5mm2插芯和0.5 mm2、1.0 mm2电缆相互压接时),可能出现压接不紧的情况,必须更换插芯型号或更换电缆,使两者大小匹配。

压接不规范时,需重新更换接线端子进行压接。

1.线芯剥得太长,电缆绝缘层与插芯末端间隙过大,存在短路的隐患,或绝缘紧套没有压接到绝缘层上致使电缆弯曲或振动增加压接连接处的机械应力;

2.线芯剥得太短,从观察孔看不到线芯,电缆导体插入不到位致使压接不可靠,或接线端子与电缆绝缘层没有间隙,可能致使电缆绝缘层进入接线端子压接筒内造成虚接现象,压接不符要求;

3.压接位置不正确,有飞边,存在折断的隐患或压接不可靠;

4.电缆绞合导体未完全进入端子压接筒内,有部分外露,导致线芯可能压接不紧,传导电流减小,存在短路隐患等;

压接后圆管接头尾部和电缆护套之间裸露的线芯需要吹缩热缩套管进行密封。(接插件及附套接头不需吹缩保护用热缩套管),具有热缩性能的线号套管必须进行吹缩(工艺有特殊要求可列外),吹缩时不能正对字体方向,应该在字体反面进行均匀吹缩。

接压完成后,需对照接线表、工序卡,将压好的插芯接入相应的接插件中,接线完成后,需进行自检,重点检查所有插针连接是否可靠,所有插针是否都在一个平面,是否有缩芯现象,插针有无歪斜等现象。

四、整线

连接器及端子排都制作完成之后,应该在相应的连接器上贴上标签并重新整理电缆。将电缆留有适当的余量长度后进行固定,保持走线美观,固线到位。

五、总结

电力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的制作工艺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术活,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文从电缆布线、剥线、压接、接插件制作和电缆整理等方面介绍了电气屏柜控制线的制作工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提醒大家在进行电气屏柜控制线制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电缆、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电气屏柜控制线的连接质量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机车电气化技术标准。《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技术规范》。

[2] 陈静, 王志强, 谢建华. 机车电气屏柜控制线制作工艺的探讨[J]. 机车电传动, 2016(3): 10-12.

作者介绍:

秦艳(1974-),女,江苏常州,中车株机公司,长期从事电力机车制作工作。

周盛桃(1987-),女,湖南娄底,中车株机公司,长期从事电力机车调试工作。

胡蓉(1985-),女,湖南衡山,中车株机公司,长期从事电力机车调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