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庞 ,勇

                      茂名市第十中学 525000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去完成某项目标或成果的自信程度。当我们确信自己能够做到某件事情并勇于突破自己的时候,便获得了成功的机会。这种“确信”的力量,就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遇到挫折时,往往没有自信心,不努力便会放弃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不再指望自己成功可见,提升自我效能感对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阳光学习心态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榜样引领,树立远大理想追求

榜样就像是一盏明灯,在我们为前路如何行走感到彷徨时,指引方向,激励前行。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在班内的读书角,我会放几本名人传记,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年春节,我会让往界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激发学生对高校的向往;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后,让尖子生作学习经验介绍,树立身边的学习典型,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想要成长为参天大树,一定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练就过硬本领,敢于直面困难,有挑战自我精神。

二、科学设计,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两种水平:一种是依靠学生自己学习并能够掌握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发展水平,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独自学习有困难而需要教师(或其他人)帮助才能掌握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第二发展水平,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我们的教学要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要加速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理解与掌握。几点有效的做法是:

1.分层教学,指导学生立适当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设定明确的目标,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其更加明确自身情况,了解自身需要,及其奋斗目标。在学生朝着目标奋进的同时,会体验到喜悦,幸福,从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树立目标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为不同的学生树立不同的目标,因人而异;(2)目标设置要系统化,全面化,既有近期目标,又有远期目标。(3)目标设置要具体话,要又可操作行;(4)要时学生足部学会自我设定目标,并不断进行调整。

  1.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一个好的情境引入,不光具有课堂教学上的可操作性,而且要能够从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认知心理学上说,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机制进行。内在动机的激发主要考虑学生的自身需要,比如人的认识和理解的需要、个人的偏爱、生活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和成功的需要、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等。而学习外在的动机的激发主要通过外在环境的因素进行,比如教师的表扬、惩罚、榜样的作用、教师的期待、竞赛等。在设计情境引入时,可以结合动机的内、外部激发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在讲授高中数学椭圆概念时,课前,让学生收集椭圆形物件,让学生对椭圆有初步印象;上课时,让学生在木板上,按课本介绍的方法画出椭圆,让学生感知椭圆的几何特征:椭圆上的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再让学生依据椭圆的几何特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按等量关系列式、化简、美化处理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兴趣大增,有效地让学生从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迁移发展,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犹如真的大科学家一样,做实验,研究生活现象,得出数学结论,这对知识的迁移是有益的。

  1. 提供恰当垫脚石,协助学生顺利建构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说过“我所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成为一个模式,以用于解决其他相关的问题。”科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已知与末知之间架设桥梁,在简单与复杂之间架设桥梁,把教学内容编成一个个、一组组彼此关联的问题,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延续、补充、分解、提示,使每一个问题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个问题形成有一定层次结构的知识链。例如,我在讲授组合公式=时,我先让学生思考:从1,2,3,4,5这5个数中每次取出3个不同的数,①可以组成多少个组合?(②在这些组合里,有多少个是包含数1的?(③在这些组合里,有多少个是不包含数1的?(④从上面问题结果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我们再把这问题推广:从n+1个元素,中每次取出m个不同的数;①可以组成多少个组合?)②在这些组合里有多少个是包含的?)③在这些组合里,有多少个是不包含 的?)④从上面问题结果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通过问题串搭建脚手架,由简单到复杂,学生更易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互学互鉴,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安全和鼓励性的学习气氛,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教师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受人关注的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使学生获得自己进步的积极反馈;让学生之间互相鼓励,共同进步。通过建立和谐、安全和鼓励性的学习气氛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消除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尽量使生理和情绪状态处于稳定水平,从而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展露个性和才华。

四、正确归因,走出习得性无助误区

很多学生经历很多考试,发现自己虽然很努力,但名次仍然靠后,认为自己“真的不行”,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正确归因是走出习得性无助误区的良方。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失败归因到努力因素而不是能力问题,不要把所有导致不幸的原因都揽到自己身上,要学会正确的认知挫折和失败,找到一个可以改变的方向。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容易完成的事情开始,获得小成就,增强控制感。教师或家长在给予奖励时,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的缺乏外部支持,增强个体的成功期望,提高自尊心,增加行为的坚持性。

【参考文献】

[1]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J],2003,6

[2]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3]许新赞·班杜拉的自我效能与学生的全面发展[J]教学研究,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