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探究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周师

460033199606283214

摘要:在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公路路网的建养管理目标需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路网整体性建设的需求,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农村公路规划理论、规划知识和规划方法,综合评估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条件,并确定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因此,明确当前形势下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革思路和对策建议,对于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健康快速地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将以农村公路为研究对象,探讨建设和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路向

引言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于,建设技术标准和建养资金的缺乏,以及管养体系和管养水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交通需求日益增加,而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小,养护投入少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实现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养护、管理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1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价值

1.1优化乡村道路和物流网络的建设,以提升农村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利性

为了贯彻“四好农村路”的指示精神,加强跨区域农村公路路网建设,推进农村路网升级改造,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农村产业,加强民俗文化、风景旅游、生态资源等多种经济形态之间的联系,优化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构建“点带面”、“一网数用”、“建+养”融合的农村公路路网和物流网格,从而有效促进城乡关系互联互通,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和综合物流服务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2提高农村重要道路的通行效能

为改革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实施“七公开”工作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督,推行“公路建设与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明确公路建养管理主体职责,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路建养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的价值。一、加强政策宣传,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1.3推动农村公路智能化管理和养护服务的发展

为引领农村全面建设“四好农村路”,加强农村公路资金保障,深化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建立完善的建设体系和管理机制,以确保其价值明确。

目前,针对农村公路的建养管理过程,需要进一步明确公共财政资金在该过程中的投入标准和比例,并将建养管理机构的运营经费和人工支出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中。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成本的管控,建立完善的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在推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积极推广“互联网+智慧管养”模式,以满足农村公路管理的需求。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监控覆盖面,开发专用APP平台,推动大、智、物、移、云等信息化技术,与农村公路管养服务深度融合,促进农村公路数智化管养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2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路向

2.1对农村道路网络进行科学规划

优化国家公路路网结构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推进农村公路路网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公路网布局不尽合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科学规划农村公路路网的建养管理,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建设管理内容,明确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通行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同时以农村公路的建养管理和运输统筹发展为主干线,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技术等级,科学有效地配置公路等级划分对应的建设规范和结构,避免盲目建设等现实性问题,确保农村公路的建养管理能够获得实际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还存在诸多不足与缺陷,尤其是在新时代下,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出行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农村地区道路条件更加复杂多样。在持续释放“四好农村路”指示精神的过程中,为确保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的高质量完善,需要在明确农村公路路网建养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和规模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城乡一体化”的体制结构,并在科学匹配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对管养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

2.2加大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投入,以推动其深度拓展

公共财政预算的投入力度取决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完善的农村公路建养管理体制,导致财政资金未能及时足额到位,难以满足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的需求。因此,在完善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维护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当适度提高公共财政预算的资金注入力度。为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能够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各级政府的整体领导决策下,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公共财政预算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工作,以确保农村公路建养管理筹资结构的稳定性和资金实化方案的可行性,从而为农村公路建养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2.3对公路管养机构进行合理完善,以确保其高效运转

为完善农村公路管养机构,需要在构建“三级阶梯运行管理”框架系统的基础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公路管养机制,以实现农村公路交通的公共服务职能均等发展机遇,从而在公路路况和路域环境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治理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条件限制,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了确保“三级阶梯运行管理”框架系统的有效运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农村公路建养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管养规划,并积极开展科学指导服务等具体工作。从当前来看,我国各地普遍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村公路管养路段或养护单位,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公路管养制度。作为农村公路管养的主体,各级政府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共同肩负着对农村公路进行管养的责任。当前,我国各地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农村公路管养管理体系,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为了解决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存在的缺陷,必须利用公路管养机构完善的重要契机,对管养运行机制进行革新,重塑公路管养职能队伍,并通过规模化管养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公路管养机构的市场化运作。

结束语

在“四好农村路”的背景下,农村公路路网的建设与养护一直是发展该领域的主要任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基层路政队伍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当审慎分析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在不断完善现有体制的基础上,明确主体责任,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力度,不断优化专业资源,以确保公路建养管理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迎迎.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四好农村路”标准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交通建设与管理,2022(03):104-107.

[2]解子生,赵继柏.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J].云南水力发电,2020(07):146-149.

[3]赵海峰.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