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提高工程前期报建工作效率的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建设单位提高工程前期报建工作效率的问题探讨

史婧,冯润华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城改事务中心  陕西  710000

摘要:由于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保护制度推行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在我国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的进程也将被进一步推进,随着房屋的施工范围逐渐拓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进程。正是由于如此,对房屋的管理工作也就成为了我国建筑部门最重点的工作任务,而对房屋的前期报建工作效率的管理也就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其管理方式也与对房屋的后期施工管理有着最密切的联系,而对房屋前期报建工作的管理的好坏与否,也会影响工程使用的时间以及对政府投资的效果。本文的重点围绕了建设单位对提高工程项目前期报建工作效率的相关方面进行阐述,简单讲述了项目前期报建工作的主要作用与内容,并对工程项目前期报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建设公司对提升工程项目前期报建工作效率的相关途径,以便于对施工公司的前期报建工作进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报建;报建制度;工作效率

引 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各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及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在城市化进程推动之后,我国对建筑行业的相关事宜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建筑质量和建筑水平方面相当重视,所以,建筑单位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建筑工程中,其报建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可想而知,报建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影响面积较广,因此建筑单位要加强报建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其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工程项目报建的内容

对建筑工程的前期报建项目来说,就其最基本的认识是,对于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就需要把项目建设成为载体,并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对其进行一次性的管理施工,在具体施工时,由于对项目的管理需要投资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而这些投资一般都是通过管理和技术进行的,而在具体进行实施工程时,其实施过程就必须要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实施,其所遵循的基本条件就是,管理的要求和技术的要求,由此才能达到对建筑的总体框架和要求的各方面的具体规定,从而才可以根据所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工程的施工[1]。在工程项目中,其报建工作包含许多工作内容,比如征地、项目确定、工程预算等工作,其都是工程前期报建应该做的工作,而且,报建工作还要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向其递交相关资料,审核通过方可施工。

二、建筑工程前期报建的问题

(一)监督管理的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报建工作的开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监督工作,目前同级监督管理部门对此项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可能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报建过程当中存在较大的纰漏以及腐败问题,如能进一步邀请广大媒体以及人民群众来进行有效的监督,充分把相关作用进行发挥,这对于保障工作的有效推进能够提供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有关政策缺少合理性

有关部门对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报建工作缺乏同等的重视,同时建设单位也没有提前进行有关政策文件研究,尤其是针对细节部分,没有实地调查,没有深入进行细节的了解,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前期报建方面存在所需材料与地区经济发展不符、不切合建设要求等困难,政策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造成报建时间成本大大增加。

(三)前期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前期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可能会被单纯的理解为跑腿,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含量,导致相关流程复杂化,对于建筑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政策没有进行充分学习,造成了“方向性错误”现象的出现。对于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需要对不同阶段进行对应的优化调整,通过不断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把关,使得事项的办理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之下进行有关操作,避免设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同时前期报建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首先要了解项目情况,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在主管部门提出疑问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解答。在现实操作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对于建筑知识和现行政策缺乏充分的了解,所以在报建过程中出现了缓慢、迟滞甚至被拒绝办理等问题。对于缺乏专业报建人才现象需要进一步的补充,避免因为前期工作人才储备不充分而导致报建进度滞后。

(四)缺乏完善的报建制度

工程项目建设开展之初,就需要向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报建,报建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实际报建过程当中,政府在批流程方面制定较为笼统,所以在相关流程方面缺乏可操作性,以至于报建人员在报建手续办理方面,可能会走许多冤枉路,最终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2]。缺乏完善的报建制度,会导致报建工作的开展缓慢,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消耗报建人员有限的精力。建筑单位提升工程前期报建工作效率的相关措施

三、建筑工程前期报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出台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政策

对建筑工程前期进行有效的监管,对主管部门的权利和责任进行合理的划分,并根据地区发展实际,制定条例来保障监管制度的执行。(2)加强建设单位内部的工作安排和监管,主要是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监管人来具体进行报建工作的实际操作,整个环节通过严格监督和管理,能够进一步的解决进度推进慢的问题,避免出现工作效率低现象。(3)对于媒体和公众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社会监督作用,通过引入社会监督,拓宽监督渠道,营造风清气正的客观办事、营商氛围,从而为建筑工程报建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外部支持。

(二)对报建工作的程序进行合理的优化

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报建过程中,做好经验总结,在推进报建工作过程中,相关环节步骤不仅需要一项一项的进行开展,还可以同时进行相关操作[3]。在建设单位报建工作效率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来提高报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建设单位在报建过程中,对于众多文件的审核工作和多个手续可以同时开展,比如说消防文件、绿化文件和环保文件,不仅可以节省手续审批的时间,还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三)与相关政府部门加强沟通

在建设单位报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重视效率,关键是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友好的沟通,通过协调良好关系来达成前期报建进度有效开展的目的[4]。在和政府沟通过程中,需要对报建工作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对工程前期工作制定完善的审批制度,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简政放权来减少审批流程,有助于项目报建工作顺利开展和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提高。

(四)培养优秀的报建工作人员

在报建人员选择方面,安排办事能力较强、工作效率高、懂报建程序的工作人员是关键,通过报建专业的人员来和政府进行友好的沟通,配合上报建人员自身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自身的形象气质,在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推进和发现报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得到方向性的指导后,从而使得在对应报建工作的材料准备上快人一步,能大大节省前期报建工作的时间成本[5]

四、结束语

建设单位报建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相关重点环节重点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好统筹规划,安排专人负责,对及时完成工程前期报建手续、工程尽快实质性开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关部门对于相关政策与时俱进、简政放权调整,也可以为报建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政策性保障,工程项目的前期报建顺利、早日开工、如期竣工,对于建设单位的工期成本以及后续的工程建设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明木. 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效益[J]. 建筑与装饰, 2021.

[2] 方明. 建设单位在EPC项目中采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管理要点[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1.

[3] 夏瑞琦. 试论建设工程项目如何加强前期手续办理服务[J]. 建筑技术研究, 2021, 3(11):97-98.

[4] 林小卿. 基于"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管理系统提升行政审批效能[J]. 四川建材, 2021, 047(011):239-240,247.

[5] 姚迪. 建筑工程施工前期报建工作[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