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安装的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电气工程安装的技术探讨

熊桃

513822198811030184

  摘 要: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民用建筑的安全与使用功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必须对建筑电气安装质量给与足够重视。本文先对电气工程安装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控制措施,以使工程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

  关键词:电气工程;安装;技术措施

  1 电气工程安装概述

  电气工程安装是一项工序复杂、系统繁多的安装项目,它从整个项目的安装开始到最后的验收都是要积极配合安装工程的。一个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将影响到其他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电气工程安装主要非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强电系统主要是分为高低压配电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这三种。高低压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高低压部分全部电气安装工程,例如:高压线路、变压器、配电屏开关;低压配电屏、低压配电屏上端线路等;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等;照明系统主要包括一般生活照明、办公照明、应急事故照明等等。弱电系统主要是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监察系统、门禁系统、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消防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等等。

  电气安装施工的过程有敷设各种线管、线槽、桥架、电线、电缆以及安装各类支架制作;还有电气设备的开箱检查及安装;各种类型的配电盘、开关面板等等的安装;另外,还有防雷工程和接地工程的电气测量、测试、调试、综合调试等等。

  2 电气安装工程技术措施

  2.1 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时,应首先要弄清楚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装饰厚度,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区别的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排列整齐。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挫平,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无毛刺,并封堵严密。

  (1)钢管暗配: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外均应做密封处理;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管与盒在焊接连接时,应一管一孔顺直插入与管相吻合的敲落孔内,伸进长度最好为3~5mm,应在管与盒的外壁相接触处焊接,焊接的累计长度不宜小于管外周长的1/3。管口须要安装护套。

  (2)PVC 电线管暗配:PVC 电线管耐腐蚀,但易变形老化,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线管暗敷时,以最近的线路进行敷设,且尽量减少弯头的数量,以便管内穿线时减少阻力;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而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线管的弯曲半径也应符合规定,当线管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 倍;当线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它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暗敷于砌体内的PVC 电线管,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10作抹面保护,其厚度不小于15mm;所有进盒的电线管,必须采用锁扣连接,也应做到一管一孔,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保证完好无损。PVC电线管不宜露天敷设。

  2.2 管内穿线

  (1)清扫管路。在管内穿入导线前,应进行一次扫管,清除管内残留的积水及杂物。一般可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擦净。特别是对于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为减少导线与管壁的摩擦,应随后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

  (2)穿引线。穿引线也是检察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引线一并穿好。穿引线受阻时,应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把引线拉出。

  (3)导线在管内严禁有接头和扭结,也不得将导线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如有接头必须在箱、盒内,导线在盒、箱内应预留长度。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0mm,在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周长的1/2,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 米。共用导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穿过。

  (4)穿入管内的导线应分色分相。L1 相为黄色,L2 相为绿色,L3 相为红色,(中性线)为蓝色,PE 保护线为黄/绿双色。穿线时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L1、L2、L3 相之间作适当调配,确保各相之间负荷平衡。

  2.3 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要认真检查电缆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电缆的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必要时还要行超潮湿判断。直埋电缆还应经过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电缆封端应严密,并根据要求做绝缘试验,6KW 以上的电缆应做交流耐压和直流泄漏试验;1KW 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测试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 兆欧并做好记录。

  (3)敷设时不应进行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及时装设标志牌,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分位标志或牢固的标志。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应按由上而下配置,电缆和控制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二层。

  (4)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时,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应有防止尘土和外来污物的措施。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看电缆绝缘状况是否良好,有无受潮;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密封材料不得失效。 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和绝缘,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绝缘层,力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金属护套及绝缘层均应良好接地,接地线采用铜绞线,其截面不宜小于10cm2。

  (5)预制分支电缆安装,先将吊钩安装在吊挂横梁上;在将吊挂横梁安装在预定位置;然后在电缆井或电缆通道中。按主电缆截面≤300mm 的每2m 间距,≥400mm 每1.5m 间距的要求,将支架固定在建筑物上。经检查无误后开始起吊预制分支电缆;起吊到预定位置后将吊头挂于挂钩之上;按设计图纸上各分支电缆的走和要求理顺方向,迅速用缆夹将主电缆紧固到支架上;按设计图纸要求,将各分支电缆和主电缆进行线端接到已就位的各自配电柜上。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预制分支电缆的重量均匀分布在支架上,尽量减少建筑主体吊挂横梁部位和电缆吊头的承重时间。缆夹尽可能的将主电缆夹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预制分

  支电缆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支架上。在主电缆截面过小时,可采用在主电缆包绝缘材料后夹紧。

  2.4 配电箱、柜安装

  配电箱、柜安装应在土建地面施工完后进行,墙柱上明装箱也应在土建施工完后进行而暗装配电箱、接线箱应在土建抹灰装饰前,根据抹灰厚度进行。配电箱、柜安装位置应准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盖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清晰,接线整齐,并绑扎成束。配电箱、接线箱、分线箱如有引出管而需开孔时,必须使用开孔器,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2.5 防雷接地

  按一般要求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情况下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做良好的接地或接零,变压器中性点、外壳、开关及操作机构的金属底座、电缆、电缆头金属外皮、电缆保护管及所有金属支架,都必须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防雷接地应由专人负责,结构主筋绑扎时应焊接跨接线,均压环与主筋引下线也应焊接跨接线;建筑物门窗如需接地时,在焊接引下线时,预留接地端子,并与门窗相连接;专用接地采用铜线时,则需用铜套管压接,与接地体用端子连接。

  结束语

  在施工中,电气安装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是一个电气技术人员应有的技能,除了了解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外,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施工方法和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自己技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