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研究

彭辰晨

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71

摘要:保密工作是国有企业做好科研生产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企业保密工作就是保障安全与发展,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国有企业更加重视保密工作,全国人大修订后颁布的保密法为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的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进一步指明了保密工作方向。保密不仅是国有企业不能触及的红线,也是开展科研生产任务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保密工作在新时期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时期国有企业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开展国有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主要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保密管理;保密制度;保密技术

前言

在企业改革、科技发展的现代,工作信息量的加大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都给国有企业的保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国有企业内部有严重的泄密事件发生,将会对国有企业的财产和安全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要结合新时期的新特点,把握时代性、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保密规章制度,积极开展保密教育,把好四个防范关口,强化保密管理意识,加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

1结合新时期特点,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从当前国际形势来看,世界的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态势,各国之间的国力竞争愈加激烈,保密与窃密之间的斗争非常尖锐。当前一些敌对势力运用各种手段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进行窃密活动,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各个领域的保密与窃密都进入了高科技比拼的时代。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生命线、指挥线、中枢线,如何保障这条国家安全利益生命线的正常运行,使这条指挥线能够发挥作用,直接关系着我党的事业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各国之间的科技、贸易交流与合作,以及政治、军事、综合国力的较量与保密工作的联系非常紧密。保密工作是否做好是国家重大事务与决策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建设正常进行、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保密工作能够保障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保障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科技成果,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2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保密规章制度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保密工作者要积极面对新时期的新变化,掌握国有企业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新特点,改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扩大工作范围。国有企业要努力建立健全保密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完善各项工作的规章制度与措施。

2.1建立健全保密组织机构

企业领导要把新时期的保密工作放在一个政治与战略的高度上加以重视,国家要健全国有企业管理层面的内部控制,按照企业内部的规范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刻剖析企业的管理流程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保密领导组织机构。国有企业应该以党委为核心,建立起国有企业单位的保密委员会。党委的主要领导或相关工作的分管领导作为保密工作的负责人,要积极组织、指挥或协调国有企业各项保密工作的有序展开。企业领导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保密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和保障。保密机构应该设有专职的保密工作人员,监督、协助、指导各部门做好保密工作;在财力上企业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购买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开展保密培训教育工作,为保密工作的宣传给予支持和保障;硬件上的支持包括提供保密工作所需的设备、设施,如保密工作中所需的计算机、碎纸机、移动存储设备、无限屏蔽装置等,保证保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2.2完善企业保密制度与措施

要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的保密工作,国有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密制度体系,规范保密工作的执行。首先国企要确立保密工作的重点岗位和主要部门,如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门、档案管理、董事秘书处、技术中心、人事部门等,国有企业要针对这些要害部门加强防范,增强政治与经济的敏感度,重点做好保密工作。其次,依据国家《保密法》以及各级政府对保密工作的规定,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企业秘密、工作秘密的定密以及标密工作,对要害部门制定出有效的保密管理制度,比如《保密组织制度》、《科学技术保密制度》、《会议保密制度》、《计算机信息保密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使国有企业的保密工作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国企要针对重点涉密管理人员和要害部门、岗位,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保密防范措施,切实做好保密工作,层层落实工作,做到责任细化,落实到个人。重点涉密单位和涉密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国有企业要加强保密工作的监督体制,对涉嫌泄密、违反规定的相关人员,国有企业要依据损失大小和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3积极开展保密教育,把好四个防范关口

3.1积极开展保密工作的三个教育

首先国有企业要对领导干部进行保密教育。企业保密队伍的建设应该纳入到企业的人才发展规划当中,国有企业要把一些专业能力强、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企业人才发展充实到保密干部队伍中,优化保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对于一些兼职的保密干部,国有企业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国企可以通过订阅保密工作相关的学习刊物、下发资料等形式帮助员工自学。国有企业要加强有关保密法律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是对涉密人员岗前、在岗以及离岗、出国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国有企业可以根据涉密人员的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特点,对不同层次的涉密人员进行保密制度、保密形势、保密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国有企业还要进行全员保密宣传教育。国企可以利用网络、宣传栏、多媒体、挂图以及开展有奖保密知识问答等形式开展保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比如,国有企业保密工作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保密法制宣传的公益广告或动画故事,在食堂、会议室等公共场合循环播放,强化员工的保密意识。还可以利用公共平台播放或推荐员工收看一些关于保密方面的影视剧作以及有关保密宣传教育的微电影,如前段时间播出的《国家机密》、《光阴的故事》等都是普及保密知识,了解违反保密规定的严重后果、提高保密意识的很好的方法。国有企业还可以以“增强保密意识、贯彻保密法规、共筑安全防线”为题,组织演讲、竞赛、主题月活动等,强化保密法规的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2严格把好保密工作的四个关口

国有企业要把好保密干部工作人员的选拔关。国企要科学、严谨的制定一套对保密工作人员的审查程序,明确涉密工作人员选拔的具体条件与选拔范围。有关涉密岗位的工作人员上岗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符合保密工作要求的才允许上岗,并签订相关的保密协议。国企要把好人员选择第一关,从源头上保障企业安全。其次,在涉密人员流动上要严格把关,国企不仅要对涉密人员“限制流动”,还要限制知密程度和知密范围,深入分析重点岗位涉密人员的岗位和个人发展的特点,制定出涉密人员管理办法,对涉密人员的正常流动进行规范管理。国企还要对涉密人员定期的进行考察和教育,发现不符合保密要求的人员国企要及时调离岗位。国企要对涉密人员的流动情况及时备案,确保对涉密人员进行有效监控。另外国有企业还要做好泄密失密的防范措施,加大对重点要害部门保密设施的投入。要安装监控摄像头、配备碎纸机和保险柜,做好重点保密部门的防火防盗措施,保证保密资料的安全。国有企业还要对要害部门计算机配备安全管理系统和安全优盘,在会议室安装信号屏蔽系统,从技术上把好失密防范关。最后,还要严格把好保密工作的监督考核关。国企保密部门要对日常保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调研抽查、月末检查、半年督查、年终审查,加强对机关重点部门的检查和审核,同时要把抽查结果作为单位部门的一项考核内容。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国企要按照有关标准给以奖励;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涉密单位或个人,国有企业要根据规定给予相应的批评和处分,保证各项保密措施能够有效落实。

4加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4.1加强对涉密载体、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

对国有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文字、图形、符号、声音等记载企业机密的各种介质,国有企业要做好规范管理。国有企业要对企业的重要技术资料、科研成果以及各种重要信息与档案材料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按照保密程序和相关制度、措施办理业务。在对外宣传或公布企业科研技术和企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财务信息时,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按照审批程序办事。关键性的保密数据要用符号代替,防止泄密发生。国有企业要吸取网络泄密事件的教训,一定要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不使用网络处理敏感涉密文件,限定机密文件的阅读范围,坚持人工传阅,阅后及时归档,文件在规定时间内要归还机要处,保证机要文件的保密性。

4.2加强计算机系统保密管理

企业在加强硬件设备投入的同时还要强化软件建设,国有企业要对相关要害部门保密技术手段实行现代化管理。首先国企要对涉密部门的计算机网络以及相关的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强化管理,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要对涉密计算机及其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技术防范,禁止使用连接互联网的非涉密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其次,保密部门要注重涉密网络的安全防范。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也给企业的安全带来的新的危机与难题。网络安全工作是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要从整体上加以防范、严格控制涉密网络的安全,严格检测、排查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隐患,及时配置重要的网络保密设备,认真探究涉密网络的技术问题,确保企业涉密网络的安全使用。

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国有企业的保密工作在管理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国企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注重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保密组织机构和各项制度措施,认真把好各个保密关口,加强涉密人员以及企业全员的保密法制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国有企业要加强网络的安全使用,保障国有企业能够安全、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维.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企业保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6(17):138.

[2]吴改芬.关于企业保密工作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5(6):292.

[3]杨继红.关于国有企业保密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2016(6):258-259.

[4]李建平,杜红印.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保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湘潮(下半月)(理论),2015(9):34+42.